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3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旭菁 《环境》2006,(7):92-93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方面的侵权和诉讼纠纷不断增多。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环境侵权更需要立法加以保障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而传统的救济方法难以达到这一目的。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这种新型制度。本文拟从环境公益诉讼这一概念出发,着重讨论其诉讼主体范围以及制度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影视拍摄破坏环境看我国环评制度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组被指景区环境事件凸显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失。文章在考察国外和我国环评制度的演变,分析我国影视拍摄活动破坏环境所折射出的环评法缺失的基础上,指出完善环评制度应纳入法规、政策环评,补充对社会人文活动的环评,明确法律责任,以及确立真实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建立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八年前,当天地大方诞生并确立以传播安全文化为主业时,伴随着艰辛探索的是一丝幽幽的孤独感。市场尽管广阔,但近乎荒芜。当时常用的一个词是“潜在”:“潜在市场”,“潜在需求”,“潜在客户”,“潜在机遇”……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一个词汇“早春二月”,有点春意却又隐在未融化的薄冰和仍有些刺骨的寒风中。客户虽然肯定天地大方想做的事很有意义,但暂时没有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赵雨迪 《环境与发展》2020,(2):203-204,206
我国的环境司法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程序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共环境利益,构建环境司法专门化势在必行,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保护法院进行专门化的环境审判过程中,出现环境诉讼保护对象的争议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特殊环境诉讼规则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是整体上构建环境司法体系的进程依然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5.
维权动态     
毛涛 《环境教育》2010,(8):49-49
<正>1.环境公益诉讼研讨会举行据《检察日报》2010年7月4日报道,山东省即墨市检察院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近日联手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公益诉讼"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6.
检察权是一种单独的、典型的国家公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以法律监督为制度支持的国家权力.从检察机关的职权属性和法律地位来看,检察机关可以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在诉讼中,检察机关的参与有助于维护司法权威,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人,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中的优势地位和经验,有助于帮助当事人解决环境纠纷.考虑到检察机关的独特性,建议在具体程序的适用上增加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南京环保行政执法:借力司法 纵深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南京市环境保护执法方面存在的刑事打击力度不够、司法诉讼低位徘徊等问题。提出加强环境刑事犯罪的追责、提前介入污染扰民问题、加大对群体性环保纠纷的处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必胜客’第五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视频座谈会于2010年12月22日在搜狐网络大厦的公益频道直播室召开。中华环保基金会李伟秘书长(上图右二)、中国环境报社李瑞农副社长(上图右三)、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乔昆副书记(上图左一)三位嘉宾就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探讨,也为到  相似文献   
9.
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将其规定真正实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尚未作为一种诉讼类型,提起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范围仍未明确,缺乏环境公益诉讼具体规则,民间环保组织可能会无意愿或者无能力提起公益诉讼,司法体制改革滞后可能会使人民法院不能积极立案,而且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也缺乏必要的衔接。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应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类型,清晰界定并逐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提升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能力,稳步推进环境审判体制改革,制定和健全环境公益诉讼规则,保障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的配套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在2015年环境权益维护实践情况通报会上说,"2015年是环境公益诉讼元年,经过多年探索和推动后,在立法层面已经基本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社会组织正在以原告、支持起诉方或资金支持方等角色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