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NH3挥发和N2O的排放.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对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Los Gatos Research(LGR)超便携NH3分析仪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特征,试验设4个处理(覆盖还田,即表面覆盖玉米秸秆,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JG0-0;常规还田,即秸秆与0~20 cm土壤混合,20~40 cm土壤扰动后填回,记为JG0-20;深还田,秸秆与20~40 cm土壤混合,0~20 cm土壤挖出后填回,记为JG20-40;对照处理,即无玉米秸秆还田,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CK).结果表明:①相比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土壤NH3挥发量,增加了土壤N2O排放量.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土壤NH3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2.38%、9.87%和5.73%;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30.19%、82.82%和36.53%,其中JG0-0和JG20-40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JG20-40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增加了23.15%,JG0-0处理下玉米产量高于CK和JG0-20处理,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③对于NH3和N2O这两种气体的总累积排放量,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NH3和N2O总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6.67%、52.08%和22.92%.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氮素气态损失率均高于CK,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氮素气态损失率分别比CK增加了17.50%、52.50%和22.50%.因此,综合考虑土壤NH3挥发量、N2O排放量和玉米产量等因素,JG0-0处理优于JG20-40、JG0-20处理.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作物秸杆气化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叙述了河北省秸杆气化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采用热解气化法使秸杆制成可燃气,可有效利用这一可再生资源,避免由于焚烧秸杆造成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38-38
近日,天津市农村有30多个村庄的1万户农民陆续使用上了环保、清洁的秸秆气,成功实现替代煤炭和液化气。目前该市40万hm。耕地,年产秸秆超过500万t,除一部分用来加工为青饲料外,其余部分完全可以用来秸秆制气。在宁河县投资建成的1500m。全国最大秸秆制气站,可满足周边近千户农民做饭取暖,气站规模和技术水平堪称国内第一。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有关部门将兴建100座秸秆制气站,使天津市每年500多万t的秸杆,逐步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
泔脚与秸杆混合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的新工艺流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同时处理泔脚和秸杆2种废弃物,提出了一种生产高蛋白饲料的新工艺流程,并且对该流程初步进行了经济估算。结果表明,在泔脚和稻草秸杆粉按3:1、温度150℃、高压锅中高温湿热酸处理的条件下,经过初步双菌混合发酵试验所得的饲料产品质量为粗蛋白≥25%,粗纤维≤18%,水分≤ 10%,说明新工艺能很好地同时处理泔脚和秸杆2种废弃物,并且大大地提高了秸秆饲料的蛋白含量。处理新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可行,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展食用菌生产 优化秸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短缺、能源反乏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既得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又极为严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农作物秸秆,作为光合产物与能量积累的巨大宝库,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合理的利用。1.秸秆约育并价值众所周知,农作物经光合作用而产生的生物产量中,只有20%~45%是能被人类直接食用,而55%~80%是不能被人类直接食用。据分析,农作物秸秆是由大量有机物和少量矿物质、水所组成。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等。碳水化合物由纤维性物质和可溶性糖类构成。纤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农作物秸杆,通过对友谊农场"秸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项目"介绍,简述了该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分析了该项目在垦区应用与推广的优势条件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在黑龙江垦区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秸杆利用技术的简介和垦区利用现状的调查,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三种模式和三种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对提高食物安全,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分析了山西省夏县的秸秆利用途径,对该县秸秆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结果表明,夏县作为典型的"小麦-玉米"二熟农作区,秸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小麦秸秆主要用于工业原料、饲料和还田,玉米秸秆则主要用于饲料和弃置堆放.这种利用方式与造纸业发展、传统的牲畜饲喂方式、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气候特点有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后作物残体的分解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养分周转平衡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为了探索秸秆化学性质和土壤质地对黑土区土壤CO2排放和微生物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植株部位玉米秸秆(根、茎下部、茎顶部、叶)进入黑土区两种质地土壤(砂壤土和黏壤土)后的CO2排放、微生物量,并分析了它们与秸秆C/N、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部位秸秆一致增加土壤CO2排放量,激发效应值介于216.53~335.17μmol·g-1,黏壤土大于砂壤土.激发效应值与木质素/N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明显好于激发效应与木质素含量、C/N、含氮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添加秸秆增加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微生物群落氮固持的速率高于碳固持.添加秸秆后,砂壤土微生物量增加的幅度大于黏壤土,总溶解性氮含量小于黏壤土.结果说明,秸秆的木质素和氮含量均会对它的分解和CO2排放产生影响,木质素/N比木质素含量、C/N等更好地说明秸秆分解和CO2排放的差异;与黏壤土相比,在砂壤土中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取得更好的土壤碳固存、微生物量和氮素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