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侧向土体位移斜桩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斜桩受侧向土体位移的特性。变动柱和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桩的柔度、侧向土体位移的大小、桩顶约束条件、土体位移形状和土体移动层厚度等对斜桩的影响。刚性桩的挠度小于柔性桩,但弯矩和剪力大于柔性桩。斜桩非线性弹簧的土抗力—位移关系(p-y曲线)表现为双曲线特征,可基于直桩的Winkler地基反力法对斜桩进行简化计算分析,但应对直桩的极限土抗力值进行修正,以期更好的反映斜桩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固定化微藻颗粒为原料,通过搭建流化床反应器强化微藻对氨氮(NH4+-N)的去除,设计了藻种、污水上升流速、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四组单一变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微藻去除NH4+-N的能力.结果表明,当以固定化斜生栅藻为原料、污水上升流速为6.8m/h、光周期为8:16h和光照强度为4800Lux时,NH4+-N去除效果最优(96.7%).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探究了COD为200mg/L时微藻去除NH4+-N的潜力,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不高于50mg/L时,NH4+-N去除率高于95%.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半连续微藻流化床实验方法,该方法显著减弱了微藻在生物同化过程中对有机碳源的依赖性,为低COD条件下微藻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1∶20万化探资料,对石家庄市元氏县石榴种植区岩石、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石榴品质与地球化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石榴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20万化探图中,P、Zn、Mg、Fe、Cu、Na等元素的高低与石榴品质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品质较好的石榴主要分布在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浅变质砂砾岩区,其母岩及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K、Mg、Fe、Mn、Zn、B、S、Mo有效态含量都较其它类型母岩及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含量高,研究认为,在地貌及水热条件、土壤结构等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母岩及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的高低是决定石榴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20万化探资料可以做为种植优质石榴科学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迷宫式斜板沉淀池是在常规沉淀池的理论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种新型,高效沉淀工艺,在沉淀效率上,它是平流式沉淀池的40~50倍,是普通斜板沉淀池的5倍,是斜管沉淀池的2.3倍,在停留时间上它要比斜板沉淀池停留时间少10~31.4倍。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除尘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除尘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斜气流这一新型技术,对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细致探讨,并对该气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为我国电除尘器气流技术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浓度水采煤泥水需外排的情况,结合絮凝沉降试验,采取了两级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一级采用浓缩机,二级采用新型、高效的翼片(迷宫)斜板沉淀池。  相似文献   
7.
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印刷电路板企业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对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后,采用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斜板除油、快速过滤和润湿聚结组合技术设备,对焦化乳化废水进行破乳除油试验。试验表明,焦化乳化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变清,石油烃去除率99%,焦粉去除率90%,CODcr去除率75%,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生理生化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30、40、50、60、70 mg·L-1)和不同粒径(0~75μm、75 ~ 96μm、96 ~150 μm、150~ 250 μm)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系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合参数变化的影响,探讨了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生理生化及光合活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预处理与未处理悬浮颗粒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会促进藻类生长,超过各自临界浓度(预处理为40 mg·L-1、未处理为50 mg·L-1)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会对藻类生长产生抑制现象未经处理的相同浓度不同粒径颗粒物对斜生栅藻都表现出抑制作用,0~75μm粒径组颗粒物作用下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均显著区别于其他粒径组的作用(p<0.05).经过预处理的相同浓度不同粒径颗粒物中,96~150μm粒径组对藻类的生长抑制较其他粒径组明显,且小粒径组颗粒物对藻类体内SOD、CAT、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受不同浓度悬浮颗粒物胁迫的斜生栅藻相对电子传递速率随着时间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藻细胞的耐受范围,藻细胞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将电子传递速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更高以抵抗逆境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国内现有的机械加速澄清池因池体及设备结构的原因,存在刮泥耙直径小、驱动扭矩低,高负荷时排泥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用户对设备大池径(大于Ф29m)、大处理量、高效澄清、多用途的要求。介绍了新型澄清池设备的工艺、结构设计及特点。新型机械澄清池设备通过对池体结构的改进设计,及对刮泥机、提升搅拌机、排泥防堵搅拌机三者同心套装结构,扭矩可达百万牛顿米的带齿回转支承及多组电机同步驱动的刮泥耙驱动机构,池周边增设斜板及集水装置等方面的设计,实现了池径大于qb29in机械澄清池的设计制造,填补了国内该项目的空白,经矿山尾矿水处理实际应用证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