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生态足迹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不足之处,采取理论拓展、与其他指标结合、引入基于时间尺度的定量指标等方法,对生态足迹模型的修正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生态足迹模型更好地应用于区域可持续性评价提供了科学指导,为进一步的实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模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社会经济各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相关研究报告的资料,针对中国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评价了三大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了当前三大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状态、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保证三大经济圈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研究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内部的经济与环境不协调性以及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制约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家庭生态足迹计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生态足迹是测度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家庭生态足迹H(ousehold EcologicalFootprint,H EF)是利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家庭消费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家庭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收入水平群体H EF差异,可以进一步揭示各收入水平群体间存在的“生态足迹掠夺”和生态足迹占用公平性。在阐述家庭生态足迹内涵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甘肃省2002年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甘肃省2002年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生态足迹分别为:最高收入群1.412×106ghm2,高收入群1.131×106ghm2,较高收入群1.860×106ghm2,中等收入1.793×106ghm2,较低收入群1.536×106ghm2,低收入群0.724×106ghm2,最低收入群0.578×106ghm2,全省平均1.265×106ghm2;分析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态足迹的关系表明,每增加1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大0.2ghm2家庭生态足迹;引入生态足迹掠夺及总生态足迹掠夺,并进一步计算生态足迹不公平系数为0.24,表明收入不同引起的足迹消费的不公平不突出。  相似文献   
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research framework, based on the joint use of three widely used methods: EMergy Evaluation (EM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EFA) and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GHGI), that are appli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a region.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these methods to several Italian Provinces enabled us to compare their sustainability, and to test the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sustainability requirements at local and global level. The outcome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rovides an organic evaluation of regional systems based on key aspects, such as resources depletion, consumption patterns, waste p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5.
水足迹强度是可以量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文章在计算江苏省水足迹的基础上,选取6项水足迹强度指标,分部门比较各地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并基于ESDA研究水足迹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构建空间集聚图。研究表明:2002~2014年江苏省各市水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水资源压力增大;总体上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农业水足迹强度都偏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苏南地区工业产值高但耗水量大,因此工业水足迹强度也偏高;苏北地区的灰水足迹强度偏高,水资源压力较大;江苏省水足迹强度具有不断增强的全局自相关性,地市出现集聚现象,不同地市的集聚分布也日益明显;大部分苏北地区属于高高集聚并且向外扩张,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分析地市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制定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政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1980-2000年中国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在这20年内,中国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的目标,首先离不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支撑。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生态环境消耗情况的全面分析,阐述了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系统地评估了中国目前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生态足迹模型在村庄层面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铜匠村的生态足迹模型为例探讨了生态足迹法在村庄层面应用的适用性。结论表明,生态足迹模型在衡量村庄生态状况时有着更为可靠的准确性,但也存在4种因素限制其精确性,数据获取较难、外出务工者较多、生态效益较大以及土地"兼职"较广。针对外出务工者的影响,提出了其时间折算法,对于其他缺陷则阐明了在模型完善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SSD)的历程,提出了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CO_2通量贡献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Footprint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Xm)为96.84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41.04~378.20 m、垂直迎风向-79.73~79.73 m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75.2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3.83~257.07 m、垂直迎风向-82.29~82.29 m范围内。在非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Xm为82.6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6.73~282.49 m、垂直迎风向-120.31~120.31 m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56.49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25.90~179.90 m、垂直迎风向-76.30~76.30 m范围内。(3)非主风向贡献区分布与主风向有相似的规律。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大气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均要大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而在相同的大气稳定状态下,生长季的贡献区面积要大于非生长季。(4)在非生长季,主风向观测的垂直迎风向范围要远大于其他风向,这可能和该条件下的横向风速脉动标准差与摩擦风速的比值(σv/u*)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应用中热点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论述了近年国际上争论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数据的准确完整性,初级产品与二级产品,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全球产量与本地产量,以及能源足迹计算等,并对其进行了探讨和指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