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发光菌对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污染源水体的生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文章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对东北地区各行业典型企业的出水口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化学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和化学指标并非在任何水体都相关,但急性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锑的生物毒性测试可以间接反映锑及其化合物对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在简要介绍锑在土壤环境中赋存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生物对土壤及其浸提液中锑的毒性响应,比较了不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土壤环境中锑污染识别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并提出了考虑土壤性质及老化时间对锑生物毒性评价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营养等级指示生物(微生物、动物和植物)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水环境中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及其代谢产物,SPAs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发育毒性效应及机制、内分泌干扰毒性效应和机制,以及代谢过程和产物毒性预测。指出,为准确实现对SPAs及其代谢物的化学品管理及生态风险评估,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对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及其代谢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分布及浓度检测,为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研究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开展对SPAs潜在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并建立起分子水平上的毒理学效应与个体乃至种群水平上的不良后果之间的联系;探究并完善SPAs的代谢机制,并对现已明确的代谢产物(如BHT-Q)开展毒性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大沙河底泥毒物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沙河底泥不同程度受到了毒物污染,底泥毒物污染趋势与水体毒物污染趋势基本一致;文章还结合化学监测方法,分析了大沙河底泥毒物主要为有机毒物。此外,就大沙河底泥毒物的治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以新月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阿特拉津、马拉硫磷、草甘膦、甲苯4种有机化合物和HgCl2、NaAsO2、K2Cr2O7 3种金属化合物对新月藻的毒性效应,探讨了新月藻对这些化合物的敏感度差异与特点及其机理,为这些物质的藻类急性毒性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新月藻对阿特拉津、草甘膦、HgCl2、NaAsO2、K2Cr2O7敏感度较高,而且响应大小与化合物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对马拉硫磷和甲苯有一定响应,但随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基于藻类光合作用的急性毒性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可阻碍或抑制藻类光合作用中电子迁移、氧化还原、自由基等反应的毒物。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已知毒物和毒性应用剂量测定的经典技术方法,以样品稀释过程中毒性强度改变与浓度改变的等比率跟随性为基础。废水中的毒性物质常以未知和混合为特征,高毒性的样品现状浓度距离方法预试验中最小全致死浓度较远,以已知毒物重铬酸钾毒性为对照,形成5种毒物高层级等强度毒性,通过这些高毒性废水同步等比率稀释后毒性改变的同步性测定试验,证明毒性废水稀释中强度改变与浓度改变的跟随状态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生物综合毒性检测在水环境应急监测中应用的思路,及其在三氯丙烷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成功应用;并说明推进生物综合毒性检测在水环境应急监测、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 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Origin 7.5程序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并选择出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的Sigmoidal函数与国标中使用的线性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比。针对国标中使用的剧毒性物质HgCl2,选择了毒性较低的ZnSO4 ·7H2O作为替代参比物,并对2种金属离子的毒性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因为使用的生物毒性测定仪的国标方法要求严格的操作并且步骤繁琐,选择利用酶标仪进行测定,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酶标仪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发光细菌法监测废水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 2 6个污染源废水样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 Hg 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 级低毒的 1 1个 , 级中毒 4个 , 级重毒1个 , 级高毒 3个 , 级剧毒 7个。另从辽阳化纤厂五个废水样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毒性越强。这一结果既与实际情况相符又与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一致 ,证明发光菌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是以理化分析为主,这虽能快速地定量测定某些废水中污染物含量,但对于组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就难以用理化分析方法阐明其组分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淡水生物中有代表性的鱼类,(氵蚤)类作为试验生物,首次对南京市14个行业24家工厂排放废水进行了水生生物急性、慢性毒性试验.探讨了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管理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的使用途径.以期为控制水环境的毒物污染和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工业废水毒性的化学评估方法、生物毒性评估方法、毒性鉴定评估(TIE)程序以及效应引导的毒物鉴别分析(EDA)中污染物提取、分离、毒性测试、致毒物质识别等技术。指出,工业废水毒害风险评估方法正逐渐向化学分析与生物毒性测试相结合的关键致毒物质鉴别方法转变,便捷、高通量是致毒物质鉴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质谱技术及替代定性监测技术的发展将提供更为准确、便捷的致毒物质鉴别方法,为工业废水潜在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金属镉毒性很低,但其化合物毒性很大,是水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在诸多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实验采集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三种水体加入金属镉制成水样,比对不同保存时间镉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镉在40天内的配对t检验结果 P值均大于等于0.05,但在50天时,P值均小于0.05,因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样品最多可以保存至40天。  相似文献   

13.
对BOD5的测压法测定进行了评价,探讨了该法对接种量的特殊要求;比较了含毒物水样不同稀释比BOD5测定的区别,从而验证了该测定法可用以表征毒性物质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程度.通过模拟含毒印染废水活性污泥的处理,指出其不同稀释比BOD5值可作为该处理法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化工园区污水特征分析及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市某化工园区9个主要污染企业及总排放口的废水进行监测分析,测定了12项水质常规指标和8项重金属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物毒性测试对化工区废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指标中大部分常规项目(如COD、氨氮和重金属含量)在多数企业污水中都符合排放标准,总氮、总磷污染较重,其中磷的污染最严重,最高超标23.83倍;影响污水性质的第一主成分为氯化物、电导率、全盐量和Cr,第二主成分为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和As;废水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且不同化工企业之间毒性差异较大。水质化学测定的结果和生物毒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应该结合两者综合评价水质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分析化学家不断开发出检测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人们发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在欧洲和美国的水体中常能检测出环境荷尔蒙、类固醇类、抗生素类,大量的处方药物和非处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还不仅是这些医药产品,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香料、杀虫剂、阻燃剂、增塑剂等都在水环境中被发现,且往往浓度较高。 这些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水平一般较低,其生物影响和毒性目前人们了解甚少,因此很难预测对人类和水生生物的健康影响。美国EPA拉斯维加斯暴露实验室化学部主任克里丝蒂·道顿这样指出:“…  相似文献   

16.
斑马鱼在环境监测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斑马鱼为试验生物对四种化学物质和北京市17个行业的50个工业废水(包括地面水)进行了毒性测定;并就其敏感性与我国常用鱼种鲢鱼进行了对比,是较为理想的试验生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发光细菌测定水体的生物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君 《干旱环境监测》1995,9(4):247-248
利用发光细菌测定水体的生物毒性苏君(乌鲁木齐市环境科研监测中心站830000)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T3变种(以下简称T3菌)的生物毒性测定方法,是依据有生物毒性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对T3菌荧光酶的敏感性制定...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种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环境作为工农业废物的最终排放点,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水环境中有毒污染物从化学角度,分为无机有毒物和有机有毒物。无机有毒物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他们排入天然水体,常会影响水中生物,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这类污染物都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可使污染影响持久和扩大。水体有毒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水环境藏匿有毒污染物値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离子对斜生栅列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斜生栅列藻作为生物指示物,对16种重金属化合物的单一毒性进行毒性评价,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重金属的致毒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毒性大小顺序为Ag+Cd2+Cu2+Zn2+Sr2+Pb2+Hg2+Sn4+Al3+Cr+Ni2+Mn2+Ba2+Fe3+Co2+Li+。  相似文献   

20.
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的毒性测试方法及适用范围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了三种常用便携式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测定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的灵敏度,初步提出了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使用范围。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发光原理的Toxscreen-II和Deltatox仪器对重金属污染敏感,Toxscreen-II测得Hg、Cr(VI)、As的EC50值分别为0.0082、0.07、4.41mg/L;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Eclox对有机污染敏感,Eclox的EC50(苯酚)为1.21mg/L。鉴于综合毒性分析仪中等毒性检测限高于我国地表水标准限值,建议该类仪器更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中污染水体的毒性初筛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