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风力发电对江苏省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江苏省风能资源和风电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叙述了风电开发对江苏省区域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风力发电同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淡水的污染,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等正面的环境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和运行过程也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产生负面环境影响,如阴影、噪音影响以及对鸟类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以上的基础上,为江苏省的风电开发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滨州市风能资源和风力发电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叙述了风力发电开发对滨州市区域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风力发电同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淡水的污染,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等正面的环境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和运行过程也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产生负面环境影响,如阴影、噪音影响以及对鸟类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以上的基础上,为滨州市的风力发电开发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电网建设快速发展,对于输变电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提供了环境监理的环境保护第一手资料,从中可以掌握工程环境现状和产生的环境影响后果等,应重点关注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预测、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建筑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开发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负荷.以上海市为案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和Ecoinvent数据库中的建筑材料生产数据,采用ReCiPe法对上海市建筑物的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中人类毒性、金属损耗最为突出,约占总环境影响的45%和20%;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钢筋和木材的生产,对各类环境影响贡献度分别约为47%、17%;高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中的工厂建筑物化环境影响在各自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按现有趋势发展,2020年上海市居住建筑开发规模和环境影响潜值均将达到2014年的1.52倍,非居住建筑则可达到2014年的1.14倍.针对上海市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分析结果,为有效减轻上海市建筑物的环境影响,需重点关注钢筋、铝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的生产,识别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转移环节进而改进工序;在设计阶段考虑选择环境影响负荷低的绿色建材,如混凝土砌块、高性能混凝土等,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隐含环境负荷高的高层居住和工厂建筑类建筑,通过降低建材使用量等方案降低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主要农业产品水足迹空间格局及其环境影响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婷婷  黄凯  金竹静  魏婧  张月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719-3729
科学合理的评估农业产品水资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对保护区域农业生产安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例,耦合水足迹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流域内2005—2011年主要农业产品水足迹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环境影响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滇池流域主要农作物和动物产品年平均水足迹分别为4.88×108m3·a-1和8.97×108m3·a-1,动物产品总水资源消耗大于农作物产品.动物产品水足迹的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总环境影响高于农作物,但资源消耗总环境影响要低于农作物,各区县产品水足迹环境影响值最大的为猪肉、水稻和玉米.各区县主要产品水足迹及其环境影响空间差异显著,嵩明县和晋宁县的产品水足迹环境影响最高,城区则较低.本文最后提出:评价一种产品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影响时,不仅要考虑产品耗水量也应考虑产品对水资源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大小,应从水资源管理和生命周期角度综合考虑.水资源量少的地区,应侧重选择水资源消耗量小的产品,水量充沛地区则应选择对人类和生态产生影响小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修建大坝是社会性的大投资,其主要用途是供给生活及工业用水、能源生产、灌溉及防洪,除了这些直接效益外。坝及其水库储水还将产生一些相关的环境影响.本文简述了坝工程对水库流域的各种环境影响,着重阐述了用货币估价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GaBi软件的钢材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采用GaBi4.3软件分析了生产1kg普通钢材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时环境的排放,并利用软件提供的CML2001方法评价了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水循环利用率低造成大量淡水资源浪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温室效应和环境酸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工具对煤基M100和FTD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室效应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为两种燃料生命周期产生最主要环境影响。与M100相比,相同功能单位FTD环境影响总水平值略高。通过敏感性分析,建议综合利用CO2捕集技术等方法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遭受恐怖袭击后可能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分子可能以飞弹袭击、飞机撞击或汽车炸弹袭击等方式发动针对核电站的恐怖袭击,这些袭击可能造成一定的放射性释放,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本文针对上述三种袭击方式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恐怖袭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黄石污水厂改扩工程固体废物的产生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固体废物和污泥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regarding packaging has for 20 years to a high extent been on packaging when it has become waste.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the whole food packaging system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packaging’s ability to reduce food waste.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ackaging in order to reduce food waste. 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ackaging and food losses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examined for five different food it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ckaging’s that reduce food waste can be an important tool to reduce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impact, even if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impact from the packaging itself.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food items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food is high relative the packaging, for example cheese, and for food items with high losses, for example bread.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se the risk of increasing food losses when packaging design changes, for example, when the aim is less packaging material, which is the main intention of the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on.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般固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对应的评价重点,探讨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析乌鲁木齐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现状特点,阐述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对城市及周边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及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总结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以电石渣等工业固废为全部原料的水泥制造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分解及建模,基于实际数据建立生命周期清单,利用ReCiPe2016方法,在全球变暖、化石资源消耗、土地占用等17个小类及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系统影响及资源消耗3个大类中对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包括特征化、标准化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以1 t成品水泥为功能单位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总值为-0.0045 pt,其中,在人体健康影响和生态系统影响分类下最为显著,分别为-0.0027 pt和-0.0020 pt.与传统水泥生产相比,本工艺具有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固废作为原料来源带来的正面环境效益最为显著,而熟料煅烧与水泥粉磨则显示出最大的环境损害,也说明由于消纳了大量工业固废,本工艺对环境总体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纸塑铝复合包装处置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研究了纸塑铝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在处置阶段对不同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通过现场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所有生命周期阶段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 结果表明:纸塑铝复合包装生命周期阶段中环境影响比重最大的是原料获取阶段,占75%以上. 纸塑铝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土地占用和无机物对人体损害3个方面,在矿产资源、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和生态毒性方面影响稍小. 3种处置方式对环境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埋>焚烧>再生,其中填埋和焚烧处置分别比纸塑铝复合包装处置阶段前的环境影响增加11%和7%,再生可降低23%,而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的方式为发展铝塑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6.
Kraft pulp industry contributes to seve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global warming, acidification, eutrophication, smog, toxic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lid was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option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caused by Kraft pulp industry in Thailand, and to describe a model that quantifi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options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he associated costs. The model includes 14 groups of options to reduce emissions and the production of waste.  相似文献   

17.
废矿物油再生利用过程易产生环境污染,环评工作有一定难度。本文从项目选址、回收工艺、产品要求、废气与固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废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环评报告编制的重点。着重分析了回收工艺应符合《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的要求,从源头控制污染;回收产品应符合《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SH/T0356-1996中4号柴油的标准;应特别关注恶臭的影响分析及其污染控制措施。同时对该类工程环评证书资质类别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废旧聚氯乙烯再生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进行评价的客观过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南方某公司废旧聚氯乙烯再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量化估算.结果表明:1 t废旧聚氯乙烯再生的总能源消耗量为6 287 MJ,其中石油消耗量为6 000 MJ,煤消耗量为287 MJ,总的资源耗竭系数为5.77×10-3 a;废旧聚氯乙烯再生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428 a-1,其中废塑料运输过程主要引起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其环境影响潜值为0.190 a-1;工艺过程中主要引起固体废物污染,其环境影响潜值为0.110 a-1.废旧聚氯乙烯再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光化学臭氧合成、固体废物、大气颗粒物污染和酸化.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源头控制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纠纷。介绍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等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并且提出了公众参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重要性,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正确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晓楠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8):3495-3505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A-B-C理论,结合强政策背景下上海垃圾分类的实际,完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测量量表,改进并区分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构建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覆盖上海16个区县的2555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强政策背景下居民环境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环境态度分别通过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并没有通过两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垃圾分类的政策效能感在目标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效应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虽然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可以促进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的形成,但仅有环境态度可以通过激发公众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进而形塑居民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