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沸石吸附剂脱除炼油废水中低浓度氨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沸石(FYH)吸附剂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环保所研制开发的一种交换容量大、可再生的吸附剂,用于处理炼油废水中的氨氮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吸附剂的穿透时间与空速有着直接关系,空速越大,穿透时间越短。吸附剂的交换容量也与空速有关。本试验中,在空速1.2h-1的条件下,吸附剂达到最大交换容量。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以一定配比配制的再生液可以对FYH吸附剂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再生。汽提含铵再生液效果很好,脱铵后的再生液中氨氮的浓度为未检出,回收的氨水浓度0.47%~0.68%。经过小试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黄利华  华坚  尹华强 《四川环境》2006,25(5):9-11,49
以糠醛渣碳粉为原料,配以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和增强材料,制备出了可用于烟气脱硫的蜂窝状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温度对蜂窝状活性炭结构和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增大,类石墨微晶尺寸减小,类石墨有序结构逐渐变得无序成为乱层石墨结构,样品的脱硫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碳酸氢钠(NaHCO_3)干法脱硫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研究了NaHCO_3粒径、反应温度、NSR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HCO_3粒径减小,脱硫效率明显上升,粒径在20μm以内、烟气温度在180℃~220℃之间、NSR在0.9~1.1之间时,脱硫效率可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秸秆和玉米叶为吸油材料,分别经50,100,150,200℃热处理后,进行模拟溢油吸附实验,确定不同温度下热改性材料的吸油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热改性后的农作物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较短,当温度低于100℃时,热改性后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为5 min,随着温度的增加,饱和吸附时间减小,在温度达到150℃和200℃时,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缩短到4 min和3 min。秸秆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热处理温度达到200℃时,其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反而下降。不同温度热改性后的玉米叶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低温捕集/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捕集/热解吸/火焰光度检测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可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标准气浓度为2.80g/L~38.10g/L时,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1%~106.8%及0.5%~6.0%,采样体积为1.0L时,上述挥发性硫化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8ng/L~0.65ng/L。该分析测定了炼油厂某些污染源和催化燃烧脱硫中试装置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组成,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上海某垃圾焚烧厂飞灰热分离处理后灰渣的无害化特性:减容率、减重率和浸出特性.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飞灰的减重率和减容率就越大,飞灰的减重率的变化可以分为650~1 050℃时缓增和1 050~1 350℃时剧增两部分,减容过程主要发生在熔融温度在1 205~1 250℃,其中1 150~1 250℃就减容了58.4%.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飞灰的减重率和减容率的增幅都不大,分别由20 min的11.3%增加到300 min的17.7%及20 min的6.90%增加到300 min的16.7%.相对于时间而言,温度是影响飞灰热分离的主要因素.各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大体上呈降低的趋势.除Cr外,经不同温度(≥650℃)和时间(≥20 min)热处理后,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均低于原灰,但都达到了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04,(3):45-45
由长沙市望岳化工厂开发、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EF-2型氧化铁精脱硫剂适用于天然气、焦炉煤气、水煤气、甲烷原料气、冶金工艺气、精细化工原料气、食品级CO2气等气体中H2S的精脱除。主要技术内容上述原料气中的H2S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多硫化铁、单质硫和水:Fe2O3(特种) H2S→FeS FeSx S H2O典型规模天津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3.6亿m3液化气处理、回收装置。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要求一、技术指标H2S脱除精度≤0.03×10-6,原粒度工作硫容≥15%,原粒度侧压强度≥50N/cm,耐水性:水煮2h、浸泡24h不粉化。二、条件要求空速1000~20…  相似文献   

8.
元坝气田污水脱硫主要采用"气提+化学除硫+混凝沉降+过滤"的密闭处理工艺去除地层采出水中高达1 800 mg/L的硫化物。为此,文章选用负压气提脱硫技术,并对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脱硫效率最佳、效果最稳定的条件为:气提气源采用燃料气与空气气提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脱硫最佳的进水pH值为5左右;脱硫工艺最佳气液比为6∶1~8∶1。现场实验表明,脱硫率高达96%,且效果稳定,达到了高含硫气田水经济高效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流程、基本原理,研究了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石灰石浆液pH值、钙硫比、液气比、吸收塔进口粉尘含量、烟气中SO_2浓度、烟气含氧量等烟气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从工艺及设备运行角度探讨如何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优化提高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使烟气中SO_2排放浓度控制在25 mg/m~3左右,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SO_2小于200 mg/m~3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程序升温反应考察活性炭负载铈(Ce/AC)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探讨反应温度、空速、NO初始浓度、O2浓度、NH3浓度以及SO2的存在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在150℃后趋于平稳,NO转化率接近100%;NO进口浓度的增加,催化剂对NO的脱除效率有较小幅度下降;在没有氧气的存在时,NO的转化率只有20%左右,随着氧气的加入,转化率明显增加,当氧含量到1%以后,NO的转化率趋于平缓,稳定在90%以上;SO2对催化剂有很强的毒性,烟气中加入SO2后,催化剂对NO的去除率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污泥厂剩余活性污泥作为原料,采用KOH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及时间、热解温度、洗涤温度及方式在污泥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品红吸附量及产率作为污泥活性炭的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烟气中O2、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及脱硫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2.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表面特性对脱硫的影响,并从改变孔径分布、孔容积,引入杂原子,改变表面pH和增大硫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浸渍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环境,增大硫容量,提高催化性能和转化效率。目前研究的热点是新的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和新浸渍剂,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再生困难,再生后脱硫能力恢复较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气提法脱除原油储罐中的硫化氢以达到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的目的。某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h的实验,零位罐观察口硫化氢浓度可由484mg/m3降低至9mg/m3。文章主要介绍了循环气提法在轮三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过程、除硫剂的筛选及在某联合站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  相似文献   

14.
氧化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游离态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是一种主要化石能源,燃煤烟气中汞排放引起的污染现已达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程度,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游离态汞(Hg^0)由于低熔点、高平衡蒸气压以及低水溶性而难以由传统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去除。燃煤烟气中汞的治理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含汞废气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对活性炭分别进行了浓HNO3和H2O2氧化改性,研究其对游离态汞的吸附效率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对汞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炭基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径与硫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T12系列12种炭基催化剂,采用物理吸附仪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在相同条件下做脱硫实验测得硫容。对其比表面积、孔径与SO2吸附分子直径比值与脱硫效果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12系列炭基催化剂,催化效果会随着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增加而变得更好,总比表面积超过720m2/g,孔径超过0.85nm以后,催化剂的脱硫效果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proton-conduct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 (pSOFC) hybrid system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hybrid system consists of a 20-kW pSOFC, a micro gas turbine (MGT), and heat exchangers. Heat exchangers are used to recover waste heat from pSOFC and MG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Matlab/Simulink/Thermolib. Flow rates of air and hydrogen are controlled by assigning different stoichiometric ratio (St). St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is between 2 and 3.5 for air, and between 1.25 and 1.45 for hydroge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efficiency increases as the fuel St decreases or air St increases. This is because lowering fuel St means fewer fuel will be wasted from the fuel cell stack, so the CHP efficiency increases. On the other hand, as air St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recovered waste heat increases, so does the CHP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黄利华 《四川环境》2007,26(6):19-22,27
本实验以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和酚醛树脂复合,制备出了一种可用于烟气脱硫的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ACFM),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脱硫性能和比表面积的影响,测试其在填充床的压降。结果表明:粘结剂用量、炭化及活化条件对样品的脱硫性能和比表面积有较大的影响;与其他活性炭材料相比ACFM压降相对较低,只有活性炭纤维的1/20。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氮气搅拌的方法,强化高硫铝土矿电解脱硫过程,考察了电解液配比、电流密度、气流速度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硫率随电解液中NaCl含量增加而增加;电解脱硫率随着NaOH浓度和电流密度先升高后下降;增加气体流速能够显著提高电解脱硫率。基于电解脱硫特点,提出了铝土矿电解脱硫工艺与现有氧化铝生产的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在常温下处理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炭基催化剂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超级活性炭的特性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从工艺技术、成本、环保等几方面总结了此类常温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炭基脱硫催化剂未来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活性半焦(炭)脱硫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炭化条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活化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水蒸汽流量)下制取活性半焦。用碘吸附值和硫容表征了活性半焦的微孔结构及其脱硫能力,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活性半焦微孔及其脱硫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脱硫能力与活性半焦微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