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37个监测点人群呼吸带内的大气细菌数和真菌数,结果表明,特区内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的浓度各异,其中市区商业交通混杂区的大气细菌污染最重,其次是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文教区和居民区、旅游区大气细菌含量最低。绿化情况良好的文教区、居民区、果园的真菌含量高于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以大气细菌含量为指标评价了各测点的空气质量,参与评价的37个测点中,清洁点占56.8%,普通点占29.7%,属界限空气的测点占8.1%,5.4%的测点空气已出现轻度污染。大气细菌的日浓度变化规律为:早上(6:30)、晚上(18:30)较高,上午(10:30)、下午(14:30)较低。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室外平均空气细菌(B)、真菌(F)、总菌(T)的浓度及F/T分别为33106.3、0、33106.3CFU/m3及0,说明室外空气处于中度微生物污染状态.一些室外测点的空气已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室内平均空气细菌浓度为9982.2 CFU/m3,说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室内外均未测到空气真菌。本文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指标的时空分布状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结果证实其空气细菌、真菌及总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12.3、13.1和5325.4CFU/m3.空气真菌占总菌量的0.2%左右,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十分明显,所测风景区空气细菌含量与城区的平均水平间差异很大,说明天水市空气已受到较轻的中度污染,闹市区的一些测点空气污染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隧道内空气不同程度地受到细菌污染,其细菌数与隧道深度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湿度也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温度(23℃~36℃)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指出,隧道内无阳光照射,气温变化小,空气流动性差,阴暗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并可能影响隧道内作业工人、列车司乘人员和旅客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新生产乘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致癌风险,2017—2020年在环境舱中采集了48辆新车在常温、高温和通风3种模式下的车内空气样品。结果显示,新车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在常温、高温和通风模式下分别为101、335、55.8μg/m3;醛类物质(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分别为103、446、30.0μg/m3。常温模式下的乙醛及高温模式下的甲醛和乙醛超出国家标准限值的比例较高,超标比例分别为77.1%、81.3%和89.6%。2017—2020年国内生产的新乘用车,车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和醛类组分在3种模式下不同年份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致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车内空气中苯的致癌风险可接受,甲醛的致癌风险在部分车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辖区内空气自动监测车仪器与4家公司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的比对分析,得出了空气自动监测车仪器与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的PM10、SO2、NO2相对误差分别为:-32.8%、4.4%、-8.7%,仪器之间显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从比对结果来看,利用空气自动监测车对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TSI公司的APS和SMPS系统,于2017年4月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点位连续一个月进行大气颗粒物数谱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典型月份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1.64×104cm~(-3)和1.65×106μm~3/m~3;核模态、爱根核膜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数浓度占比分别为22.72%,53.52%,23.72%和0.05%,体积浓度占比分别为0.01%,1.76%,55.82%和42.41%;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PM_(2.5)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新生粒子事件,3~10 nm颗粒物数浓度小时均值短时7 500 cm~(-3)。  相似文献   

8.
地下车库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地下车库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并于不同时间段采集地下车库的空气样品,研究了地下车库内苯系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实验色谱条件下,用外标法测定苯系物的准确度较高,回收率为90%~110%;②苯系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苯系物单体浓度与总量浓度随时间的分布特征相似,表现为早晨的浓度大于中午及傍晚;③苯系物总量和单体浓度远远高于室外;④地下车库苯系物浓度低于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但检测结果表明地下车库存在苯系物的污染,长期累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地表水及饮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HPLC法在0.020 mg/L~50.0 mg/L范围内,HPLC-MS/MS法在0.5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L~0.031μg/L和0.005μg/L~1.56μg/L。未检出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2%~96.7%和81.3%~113%,RSD分别为1.5%~5.3%和3.9%~17.7%。  相似文献   

10.
自然水体中Th和U的浓度极低,尤其Th的浓度单位仅为ng/L,定量测试非常困难。该研究建立了一种NOBIAS PA1螯合树脂萃取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自然水体中痕量Th和U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UV/H2O2法消解水样30 min,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然后在pH=3.00±0.05条件下,将水样以2 mL/min流速通过树脂对Th和U进行富集,使用NH4AC-HAC溶液去除树脂上吸附的盐类,最后用1 mol/L超纯硝酸对样品进行洗脱,用ICP-MS测试。分析结果显示:Th和U的流程空白值分别为0.47、0.22 ng/L,检出限分别为2.9、2.3 ng/L,测定下限分别为11.46、9.11 ng/L。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有机物浓度的咸水和淡水中,结果显示:Th和U的回收率分别为97%~104%和98%~1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和1%~3%。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自然界各种不同水体中Th和U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置模拟摄食试验,使用铜绿微囊藻藻液及滤液对大型溞同时进行急性毒理试验,探讨了不同藻密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与大型溞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大型溞的摄食行为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抑制,抑制作用随藻密度升高而下降,中、低藻密度(1.01×108mL~(-1)、1.01×107mL~(-1))下的抑制率分别为54.6%、65.7%,高密度(1.01×109mL~(-1))下的抑制率为29.7%。同时,铜绿微囊藻对大型溞有毒性作用,在毒理试验中,藻液组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0.455×107mL~(-1)和0.036×107mL~(-1),滤液组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1.299×107mL~(-1)和0.179×107mL~(-1)。藻液组的LC50值明显低于滤液组,结合镜检表明,大型溞摄食铜绿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对大型溞的毒性影响以胞内毒素为主。在藻-溞微生态系统中,当藻密度低时,大型溞种群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显著,藻细胞被摄食殆尽后大型溞迅速死亡;当藻密度适中时,大型溞种群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良好,存活时间最长;当藻密度高时,大型溞种群受藻毒素强烈影响,短时间内死亡殆尽,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扬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和传染病防控能力,按照国家标准于2019年对扬州市宾馆(酒店)类、沐浴类、理发店类、美容店类和候车室类5类公共场所的健康危害因素(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进行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监测空气质量样品216份,合格率为84.26%,共监测公共用品用具1 414份,合格率为96.46%,不同场所的空气质量合格率和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类型公共用品用具监测项目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最高(100%),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最低(93.75%)。各类公共用品用具中,拖鞋合格率最低(91.67%),床单相对较高(99.70%)。扬州市公共卫生状况总体良好,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物理项目和微生物项目合格率较低,在公共用品用具监测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存在不合格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空气中铬酸雾进行测定,方法在待测液中铬质量浓度为1~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检出限为0.001 mg/m~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为1.64%~4.5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0%~95.4%,且用该方法与《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HJ/T 29—1999)分别测定实际样品中铬的质量浓度,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受相关疫情的影响,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西安两处典型公共场所为观察对象,基于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成人卷)》中的相关参数,揭示了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评估了微生物暴露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较之人群聚集前,人群聚集时两个地点的空气微生物污染级别皆由清洁变成中污染。分离培养数据显示:人群聚集时,空气中的细菌种类较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1种,真菌种类增加了5种,且微生物菌落颜色、形态、湿润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均出现了变动;病原性微生物的种类由2种增加到9种,其中有5种达到了BSL-2级高生物风险,且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人群聚集时,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系数相比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28~4.96倍,且男性的暴露风险系数显著高于女性。因此,建议在人群高聚集时段适当限制人流量并保持空间空气流通,以预防潜在传染病的暴发,有效保障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5.
采用Na Cl溶液提取,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底泥中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方法在0.098 ng/L~1.03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3 ng/g和0.016 ng/g。对空白样品做3个质量比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7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0%~3.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9%。将该方法用于桂林市漓江底泥样品的测定,结果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均为未检出,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0%~10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和双氧水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硒和汞元素的含量,用5%的盐酸作为载流,10 g·L~(-1)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硒和汞元素校正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方法检出限硒0.001 mg·kg~(-1),汞0.0001 mg·kg~(-1)。相对标准偏差硒为3.9%~9.7%,汞为3.9%~9.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加标实验,硒和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0%~106.0%和96.0%~104.0%,进一步确认了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蚌埠市环境空气中PM_(2.5)的来源,于2017年8月18日—9月18日,在百货大楼和高新区站点,利用单颗粒物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开展PM_(2.5)在线源解析。结果表明,百货大楼点位ρ(PM_(2.5))高于高新区点位,轻度污染比例(4.2%)明显高于高新区点位(0.8%),出现了中度污染(0.3%);SPAMS的PM_(2.5)质谱图显示百货大楼点位PM_(2.5)中K~+、Na~+特征明显,高新区点位HSO_4~-、NO_3~-、NO_2~-等无机信号较为明显;2个点位NO_3~-、NO_2~-、NH_4~+离子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明显较高,且高新区点位NO_3~-、HSO_4~-离子数占比要明显高于百货大楼点位,燃料燃烧、工业工艺源、农田氮肥施用是其主要的人为污染源;2个点位PM_(2.5)成分主要为元素碳,分别占比42.4%,40.6%;污染时段,ρ(PM_(2.5))快速上升,除受本地机动车尾气源和燃煤源累积影响外,百货大楼点位扬尘源排放增加,高新区点位扬尘源和工业工艺排放源增加;2个点位机动车尾气源均为首要污染源,分别占比29.5%和30.9%,其次为燃煤源(24.3%和24.7%),扬尘源占比分别为22.9%和20.8%。  相似文献   

18.
选取武夷山、庞泉沟和长岛3个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背景站点及其周边城市站点,分析研究夏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特征。结果表明,庞泉沟、武夷山、长岛背景站点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分别为(24.71±7.89)×10-9、(7.94±5.82)×10-9、(11.98±5.34)×10-9,分别比对应的城市站点低42%、43%、11%。背景站点TVOCs中的烷烃占比为67%~72%,明显高于城市站点;背景站点与城市站点TVOCs中的烯烃和芳香烃占比无显著差异;但背景站点炔烃占比(2%~3%)明显低于城市地区(10%~24%)。背景站点异戊二烯浓度在09:00—15:00出现峰值,且TVOCs浓度变化趋势与异戊二烯浓度变化趋势关联性较强,说明背景站点受自然源影响较大。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结果表明,烯烃及芳香烃对背景地区与城市地区臭氧生成有较大影响,城市地区总OFP远大于背景地区,乙烯、甲苯等对城市地区OFP的贡献较大,异戊二烯对背景地区OFP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9.
室外空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在广州、武汉、兰州、重庆市 8所小学共 80 0 0余名学生父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症率受空气污染影响的分析结果。每个城市城区污染点的成人感冒咳嗽和咳痰、未感冒咳嗽和咳痰、支气管炎等病症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城市的郊区对照点 ,且男性比女性更高。呼吸系统的病症率与空气 PM1 0 、PM2 .5 污染呈正相关。调整了混杂因子的影响后 ,这种相关关系仍保持不变。结论是 :空气中 PM1 0 的污染与成人 (男女 )的感冒或未感冒时咳嗽、男性未感冒时咳痰、哮喘、支气管炎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空气 SO2 污染与成人 (男女 )感冒时咳嗽、咳痰呈显著正相关 ;空气中 NOx 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病症率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细菌在近海污染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渤海湾的三个河流入海口(青静黄排水河、独流减河和海河),不同季节实地采集的水样中微生物数量及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等的研究,发现细菌指标与理化指标对污染指示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指示青静黄排水河河口污染较严重.利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水环境中细菌指标与理化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异养菌数与COD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DO呈负相关性(P=0.051);大肠菌群数与理化因子DO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COD呈正相关关系(P=0.061),与NO3-N,盐度呈负相关性(P>0.05).其他细菌指标与各理化因子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