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生态模型的概念、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典型生态模型,包括磷与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模型以及生态动力学模型,简要介绍了我国已的湖库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评价模型、指标的选择、权重的计算、评价等级等方面比较了模型评价模型和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分别利用两种评价模型对唐山四年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为唐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EDM过程的时域随机模型、模糊鉴别模型、灰色预测控制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预测研究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为提高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精度,首先应用网格搜索法获得LightGBM模型的最优超参数,并进行5折交叉验证提升模型的抗拟合能力,建立优化的LightGBM(GSK-LightGBM)模型;然后基于AdaBoost算法训练多个GSK-LightGBM模型,加权组合得到AdaBoost-LightGBM增强集成模型,并采用网格搜索法结合5折交叉验证,实现了AdaBoost-LightGBM模型的参数优化,构建了GSK-AdaBoost-LightGBM模型;最后基于采集到的1953—201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相关样本数据训练模型,得到基于GSK-AdaBoost-LightGBM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并引入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3项评估指标评估了模型的预测性能,探究了模型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GSK-AdaBoost-LightGBM模型的3项评估指标值分别为0.014、0.00035和0.077,低于LightGBM模型、GSK-LightGBM模型和AdaBoost-LightGBM模型的评估指标值,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且明显优于LightGBM模型、GSK-LightGBM模型和AdaBoost-LightGBM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期连续运行,文章研究了A2N/BAF中试工艺对低碳氮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出水COD、NH4+-N、TP浓度分别为38、8.81、0.41 mg/L,去除率分别为80%、75%、86%。基于工艺运行与莫诺特方程中关于底物去除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工艺中反硝化除磷的动力学模型,包括COD去除动力学模型、厌氧释磷动力学模型,缺氧吸磷动力学模型、好氧吸磷动力学模型以及NO3--N去除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不同单元的除磷模型,建立了整个工艺的除磷模型。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天然有机质模型化合物,以及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的吸附、降解、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对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和自由基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模型化合物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表现及其原因;探讨了模型化合物在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了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作用,展望了模型化合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加速寿命试验中统计加速模型综述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加速模型是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的核心。加速模型按其提出时基于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加速模型,经验加速模型和统计加速模型。统计加速模型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因而倍受研究人员青睐。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加速寿命试验领域现有的统计加速模型,讨论了具有代表性的统计加速模型的形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展望了加速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其氯化消毒过程动力学过程模型的建立,对于饮用水含氯量监测、评价及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的有关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模型依据的机理和表达形式等方面分析了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介绍了广泛应用的几种模型,如Clark自由氯衰减模型、Valentine氯胺衰减模型等,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原理、异同点、优缺点、适用性的对比及对影响模型的因素分析,对氯化消毒过程中动力学模型的今后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王龙  黄跃飞  王光谦 《环境科学》2010,31(10):2532-2540
回顾了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能够模拟城市非点源污染的7个国外模型(SWMM、STORM、SLAMM、HSPF、DR3M-QUAL、MOUSE和HydroWorks)的特点、适用性和局限性,介绍了国外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不确定性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城市非点源污染分析概率模型,总结了国内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成果.指出国外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在污染物累积和冲刷、泥沙和污染物运移、污染物的生化反应等方面模拟能力不足,而国内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多是经验模型,模拟面积较小,模拟精度较差.提出未来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应提高泥沙和污染物的模拟能力,探索无资料和不完全信息下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模拟和预测,加强城市非点源污染随机性模型的研究,发展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与GIS的耦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文模型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章详细梳理了自1851年Mulvancy推理公式以来水文模型的发展历史,为原始萌芽时期、近代发展时期、现代变革时期三个发展时期,总结了21世纪以来水文模型研究的最新动态,绘制了水文模型发展的时间轴,对生态环境与水文模型的耦合进行了探讨,包括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水文模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未来水文模型发展趋势的展望及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以期推动水文模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USLE、CREAMS、EPIC、ANSWERS、AGNPS、Ann AGNPS、SWRRB、SWAT等常用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历程,讨论了模型的基本组成、特点和现有问题。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在数据获取、模拟结果和模型引进本土化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对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将更多地作为大型流域集成管理模型的第一部分进行开发,并且向环境评估和管理等方面发展;新兴技术可促进模型优化,"3S"技术将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简化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城市污水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 )为开发平台 ,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ASM CN)。该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 ,其中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ASM1 ,从而提高了该模型在城市污水厂中的实用性。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 ,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ASM CN模型对实际城市污水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 ,模拟结果良好 ,验证了ASM CN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湿地系统水力学参数的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构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力学参数对于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探讨构建湿地主要水力学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描述构建湿地污染物去除的几类机理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连续完全混合反应器模型、Monod动力学模型、Ergun公式以及对流-弥散模型,分别导出了相应的构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水力学设计参数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设计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MAGIC模型结构、输入输出参数、参数的处理、优缺点及其应用,该模型由24个方程式组成,考虑了阳离子交换、硫酸盐吸附、矿物风化等过程,是一个集总参数的过程定向模型,可以用于某点位或区域的酸化趋势预测和临界负荷计算.该模型在环境酸化研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其发展趋势是结构的不断完善、与其它模型相结合和将统计方法纳入模型等.  相似文献   

15.
对电子装备爆炸振动损伤模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评判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对装备损伤的模拟进行研究,建立了爆炸地面振动及结构响应模型、装备结构模型、装备结构响应模型和振动损伤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粉体颗粒和粉体颗粒流动的概念,概述了粉体颗粒流动的两类基本模型: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元模型,并分析了两类粉体颗粒流动模型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现有粉体颗粒流动模型的研究,可对灰斗、料仓等设备的设计进行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器装备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与武器装备环境紧密相联的4个因素,从武器装备的产品分解结构、环境分解结构、功能分解结构、状态集构建了武器装备系统、分系统、部件的试验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应用,给出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描述了基于上述模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COHERENS模型是由欧盟的海洋学专家学者联合研究和发展的一个三维海洋及近岸模型,该模型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海洋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介绍了该模型的模块、特点,及在不同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应用COHERENS模型的建议,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流域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杨为瑞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11):17-19,39
根据中小流域的水文特点和实际要求,建立了流域综合水质模型,即河流水质模型、水库水质统计模型、输入响应模型、富营养化模型和非点源污染模型5个子模型。并对河流水质模型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和底泥泛起功能。完成了保护水源地的决策性水质模型。模拟和计算了流域内农业生产和污灌等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结合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工艺结构和实际进水水质特征,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1-S),该模型与ASM1模型相比,减少了反应过程、进水组分和参数,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测定的工作量和模拟过程中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通过测定模型进水组分和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参数(YH、μH、μA、bH)值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编制模拟程序,就ASM1-S模型对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将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浓度模拟效果较好,最大误差小于10%,从而验证了ASM1-S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