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油气开采总量逐年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文章综述了油田开发对油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油田开发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油田生态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
纯化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倾向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结垢是油田注水过程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结垢给油田开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高效开发油田,应对结垢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垢措施。采用饱和指数法、稳定指数法和溶解度法对纯化油田注水系统的结垢倾向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纯化油田污水易结CaCO3垢,且结垢倾向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DRASTIC模型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模型,但因其区域范围针对性不强、随风险变化的表征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实际防污性能评价中具有局限性。文章针对其不足,从油田开发角度开展分析研究,建立了油田开采区的油层防污性能的OIL评价模型,与DRASTIC模型相结合,形成了综合考虑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和油田开采情况的综合防污性能ODI评价模型,并在我国西部某油田进行综合防污性能综合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伴随某油田的滚动开发逐步深入,开发区域不断扩大,涉及的环境风险随之增加,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方法评估了油田的环境风险。针对该《指南》在油田环境风险评估中的无法满足当前油田环保"单元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利用环境风险事故后果预测优化修正评估分级,总结出符合该油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优化原则,升级管理涉及E1和E2类环境风险受体的评估单元,并提出适用该油田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以及重大、较大、一般环境风险的三级防控措施,形成一套符合该油田开发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防止海上油田地质性溢油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水工艺不完善、注水水质不达标、注采比不合理、井控措施无效等因素会导致地质性溢油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针对注水性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地质性溢油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探讨,为注水性油田开发风险防范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田开发需要大量的化学助剂,由于昂贵的价格影响了成本。为减少耗资,吉林油田利用化工产品的下脚料和煤矸石等研制并合成了油田的化学助剂,例如增产剂、CEA解堵剂、吗啉驱油剂、PS增油剂,以及堵水剂HPAN等。将其应用于生产,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大量资金。为油田废物再利用打开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含水会持续上升并不断加剧,部分油区甚至由于含水超高导致油井停产。在不断重视环保的今天,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污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等同于原油开采。如果对油田污水进行商品化经营,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环境效益,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油田开发中的污水问题以辽河油田为例,日产含油污水14.3万吨,占油田日产液量的77.2%,大约每生产1吨原油就要产出3.4吨污水。随着油田长期开采,含水率还将不断上升,平均每年增加2%以上,预计到2005年辽河油田的日产污水总量将突破16万吨。胜利油田开发最早的胜利采油厂,日产污水13.2万吨以上,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可见污水对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油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目前,油田污水主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景观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油田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使用遥感技术,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结合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优势度值的方法,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遥感技术是对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景观进行生态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取得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陆地油田开发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又发现了一批大型油田,随着油田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①不合理开采。有的油田伴生气含量很高,属挥发性油田,但为了急于采油,在天然气回收装置尚未及时配套前,就放空烧掉了大量天然气,既浪费了大量天然气资源,又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②管理差。某些油田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全年原油生产任务,而拼命采油,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油田钻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对延安市某采油厂油田开发进行了区域开发规划环评。在环境调查、相关方走访及规划方案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征,构建该规划环评的三级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对本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剖析,归纳出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应满足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设绿色油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新疆油田公司在油田的总体发展目标中,把建设绿色油田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并于2007年以来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分析了取得的效果,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生气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油田生产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难点问题。针对部分油田站场因伴生气量低造成的燃烧排放或无效放空的生产现状,研制了一种基于双U型管气液分离、气体过滤、阀前调压稳压和止回阀的组合式回收装置。对组合式回收装置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在17座站场现场应用,供气系统压力平稳,加热炉正常运行,实现了低气油比站场伴生气100%回收利用,有利于油田安全环保、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3.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northern Kuwait to investigate vegetation recovery in sandy depressions in the Sabriya oilfield ('Sabriya-IN'), 4 years after it was completely protected from livestock grazing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hich have largely depleted the dwarf shrub vegetation. This vegeta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seriously overgrazed depressions outside the oilfield ('Sabriya-OUT'), where negative influences persist, and with a sandy site in central Kuwait which has been protected for over 20 years ('Sulaibiya'). There has been a striking recovery of the dwarf shrub vegetation in Sabriya-IN during the 4 years, with cover values of shrubs as high as at Sulaibiya. Rhanterium epapposum has been the main species to benefit from protection. However, the shrubs have not regenerated from seed, but rather from underground stumps that have probably remained in the soil for decades. Cover values of the annual flora at Sabriya-IN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at Sulaibiya, 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t Sabriya-OUT. However, it appears that some species may have disappeared or become extremely rare at Sabriya-IN when compared with Sulaibiya, as Sabriya-IN and Sabriya-OUT are remarkably similar floristically. Despite the impressive regeneration of the dwarf shrub vegetation at Sabriya-IN, which contradicts the view that vegetation recovery is a slow process in desert ecosystem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what the natural vegetation was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n was once dominated by an open Acacia woodland, in which perennial grasses comprised most of the ground layer, and that the current dwarf shrub vegetation is a response to decades, if not centuries, of moderate to heavy grazing.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现状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污染源,孤东油田目前对含油污泥主要采用自然干化填埋处理法。为了更好地回收原油,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用离心分离法处理含油污泥,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使油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当含油量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明显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进行油田生活污水的净化及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推广使用。结合塔里木油田克拉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从废水的资源化、生态建设意义和减缓风蚀等角度出发,阐明了人工湿地建设在干旱区的重要作用;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效益分析。经分析论证,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克拉作业区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并在干旱荒漠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乐安油田是通过蒸汽吞吐减轻原油粘度进行开采的稠油油田。针对其特点,借鉴美国、加拿大污水回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建成投产了国内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油井采出水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的大型泵站 ── 乐安污水深度处理站。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以及运行2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证明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技术是完全可行并易于操作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油田地面系统存在的环保问题,文章从油田地面工艺与环境保护结合的角度,通过采用地面工艺优化简化、老油田数字化管理升级改造、伴生气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等,系统总结长庆油田对于老油田地面系统在环保方面的处理方法。有利于保护油区环境、降低老油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纯化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纯化油田首站污水由于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和温度,同时含有未除干净的原油及大量的悬浮物,使污水变得异常复杂,结垢腐蚀严重,为此展开了纯化油田污水水质改性新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结论为:水处理工艺用化学混凝、沉降分离过滤为好,对现有水处理流程改造少,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投入成本低。处理后的污水:含油≤8 mg/L,悬浮物≤3 mg/L,SRB ≤102,平均腐蚀率<0.076 mm/a。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外油田开发,各种采油废水处理技术在油田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由于采油废水的复杂性,导致在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时难度加大,文章将当前众多采油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有针对性的采油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采油废水污染现状及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处理达标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