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程度突发性的Zn2+和Cr6+胁迫下的行为反应,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化研究斑马鱼游动行为数据。结果表明,在Zn2+和Cr6+的突发性胁迫中,斑马鱼的行为反应快速且敏感,游动行为与污染物种类、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直接相关,并表现出比较相似的行为变化规律;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斑马鱼游动速度的变化幅度增大,反应时间缩短,且其变化曲线符合生物行为的环境压力模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远远提前于生物的病理损伤或死亡,可利用斑马鱼暴露于污染物时的行为变化实现在线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城区不同功能区和不同类型的屋面进行三场降雨径流监测,并分析屋面径流污染过程和水质特征。采用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EMC)分析评价径流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径流水质与屋面材质、降雨强度等因素有关,沥青屋面污染较重,降雨强度越大,径流水质越差;三场降雨中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初期径流水质较差,存在明显的初始冲刷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9年和2020年鄱阳湖流域降水及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20年汛期暴雨情景下的湖区及入湖河流开展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分析,量化湖区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在不同降水量级情景下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TP为主要超标污染物。2020年汛期,出湖口水质为Ⅲ类的月份占比同比上升8.3%,有机污染强度同比显著加重,暴雨情景下的指标浓度变幅大于非汛期降水情景。②从空间上看,湖区水质自南向北改善明显。入湖支流汛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强度增加的影响而有所下降,TP浓度在南部入湖口和出湖口变幅较小,NH3-N浓度与场次降水量存在强正相关性,污染负荷变化对场次暴雨量的累积响应较同步且迅速。③降水量级会影响污染来源结构。暴雨洪水的稀释作用可能是湖区水质年内波动的主要控制因素,暴雨可能导致湖体出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晴隆锑矿和煤矿矿集区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锑是环境中广泛分布、具有慢性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典型毒害重金属,是一种新兴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过去对锑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多,但对岩溶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选择锑矿和煤矿分布广泛的贵州晴隆县境内龙摆尾地下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对该地区水质予以评价。结果表明:在锑矿未开采情况下,第四系碧痕营组地下水中锑的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55μg/L,最高为6.32μg/L;锑、砷的迁移受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岩溶地下水整体来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但碧痕营组水中锑、锰超标,龙潭组中节理裂隙水存在pH、锰超标情况;而煤矿开采污染的地表水中锰、铁的污染具有普遍性,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且超标倍数较大。因此,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源,而碧痕营组和龙潭组中地下水须做处理后才可饮用。  相似文献   

5.
水质监测通常要考虑随时空变化,本文对河道水质监测中如何合理布设观测点,以正确反应水质空间变化规律问题进行探讨.1 河流污染的纵向模式1.1 水体中污染物的行为水体中污染物的行为因物而异,无机物在水体中无明显变化,而多数有机污染指标,如BOD等,在水中有自然降解过程,其降解  相似文献   

6.
新疆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春  康宏  马超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3):140-147
2007年新疆环保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16个主要城市的31个现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供水量为4.47×10^8m^3,担负着供应420万常住城市人口的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责任;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标比例为83.9%,不同地区、不同水源类型间存在差异;由于受原生土壤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有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超过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而且部分饮用水源地中有机污染物有多项检出;受水源保护区划工作滞后、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市饮用水源地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斑马鱼在环境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因此早期被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就是非常好的环境监测首选生物.因其对许多环境污染物十分敏感,可实时检测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对斑马鱼在水体中重金属毒性、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21年5月—2022年4月合溪新港河流水量、水质(TN和TP)的同步监测数据,利用通量模型核算了合溪新港污染物(TN和TP)通量。通过测算合溪新港TN、TP通量与断面降雨强度、水质的响应关系,分析了该区域的污染类型及特点,为后期水质污染调查及通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结果表明:合溪新港流量与降雨量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在强降雨期(7—8月)水体流量最高,占监测周期总流量的57.77%;少雨期则流量最低,且会出现湖水倒灌现象(11—12月)。通过分析合溪新港TN、TP通量与流量、水质的相关关系,确定了该流域污染类型为点源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共存的混合型污染,且在高强度降雨时污染物负荷量较大。综上,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对该流域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以有效降低TN和TP污染物的入湖通量,减少太湖TN和TP污染物负荷量。  相似文献   

9.
斑马鱼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且胚胎透明,因此早期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不失为水环境监测的首选生物.因为它们对各类水环境污染十分敏感,可实时检测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文章对斑马鱼在环境激素、水质...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工业行业环境与经济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三峡地区工业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排放强度分析表明,三峡地区的产生强度和排放强度均高于东部先进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指出了三峡地区的污染防治需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双管齐下进行;引入"环境协调指数EHI(行业的经济贡献率与污染贡献率的比值)"分析行业的环境与经济行为特征,指明了三峡地区COD和氨氮相对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行业.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监测结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并采用随机森林和GM(1,1)预测模型对"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全面好转。其中,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和CO的年均质量浓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哈大绥"重点区域PM10、SO2、NO2和CO年均质量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地表水水质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将处于稳中向好的趋势。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均质量浓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东中心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多时相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快速地获取植被覆盖信息是矿区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键与重点。以神东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05、2007、2010、2012年Landsat TM/ETM+和HJ1A-CCD1五景同期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反演植被覆盖度,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东中心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内绝大部分地表覆盖程度得到改善,改善区面积达64.01%,退化区面积只有15.34%。该方法快速、定量地反映矿区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为矿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污染物治理是“十四五”及今后的重点任务。简述了新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及危害,分析了我国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针对新污染物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新污染物底数不清、管理水平缺乏、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开展摸底调查,提高管理水平,科普宣传等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新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锰矿开采产生重金属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有必要对矿区重金属进行监测。研究以典型碳酸盐型锰矿——南茶锰矿(按职能划分为4个功能区:矿井区、废石区、选矿区、蓄矿区)为对象,以区域内真藓Bryum argenteum为材料,结合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考察了真藓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人为干扰越强,区域污染越严重。在不同污染梯度的功能区内,真藓的重金属(Fe、Mn、Zn、Cr、Ni、Ba、Co、Mo、Hg、Pb、Cd、Cu、Tl、As、Sb)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真藓是监测碳酸盐型锰矿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指标。真藓指示南茶锰矿除了可能受到采矿活动的强烈影响外(Mn、Cu、Fe、Zn、Cr、Ni、Mo、Ba),还受到来自运输车辆的机械磨损、排放及采矿活动的复合污染(Tl、Cd、Pb、As、Sb),识别结果与区域重金属分布情况吻合,表明真藓具有识别重金属污染的能力。在今后碳酸盐型锰矿污染防治工作中,可将真藓作为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某化学品泄漏造成大气污染为例,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通过对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的调查,污染物危害系数的确定等步骤量化生态环境损害的数额。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选择、单位治理成本的确定、危害类别的判断等技术关键点,提出,应结合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危害系数等综合因素选择主要污染物;采用成本函数法来确定某一地区单位治理成本更容易被采纳;利用标签制度(GHS)危险性类别的结论能够快速确定污染物危害系数,以期为大气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经济总量以13.5%的平均速度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省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胁迫压力,资源能源消耗迅速攀升,“三废”产生总量持续增长;而由于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监控预警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江苏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监控预警体系,包括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基于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减排监控体系、基于水生态系统安全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和基于水环境风险的监控预警体系,使江苏省水环境管理从单一的水质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单纯的化学污染控制向水生态系统保护转变,从目标总量管理向...  相似文献   

18.
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DLPCBs) are ubiquitous persistent pollutants that cause adverse effects in many environmental organisms. DLPCBs in marine sediments can be absorbed by benthic organisms, bioaccumulate, and biomagnify through the food chain and threaten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DLPCBs concentrations in the Zhanjiang Gulf seabe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DLPCBs in the Zhanjiang coastal sediment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zebrafish (Diano rerio) embryos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DLPCBs. Of the five sites selected, two sites TS and JSW contained DLPCBs at concentrations of 0.08 and 22.54 ng/g dry sediment, respectively. Two groups of zebrafish embryos were used. One group was exposed to 3.75, 7.5, 15, 30, and 60 mg/ml of DLPCBs extracted from the sediments sampled from the TS site and the second group to 4.375, 8.75, 17.5, 35, and 70 mg/ml of DLPCBs from JSW site from 0.75 h post-fertilization (hpf) to 96 hpf. The zebrafish exposed to 60 and 70 mg/ml of DLPCBs at 96 hpf displayed gross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ith cardiac lesions including pericardial edema being the most deleterious. Other changes observed were 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gill filaments and hepatocytes, loss of intestinal folds, and uninflated swim bladder. It appears that only a few sites of the Zhanjiang gulf are contaminated with DLPCB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gills, hepatocytes, intestines, heart, and the swim bladder in zebrafish embryos exposed to DLPCBs from a coastal sediment. Further studies with sampling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re required to identify which organ/tissue is most sensitive to DLPC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