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二恶英类的特定发生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做为二恶英类特定发生源的城市废弃物焚烧炉,据文献介绍城市废弃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量是最大的,据此提出了防治二恶英污染及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城市周边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多蓄热室旋转换向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对现有焚烧炉内不合理的流通截面积分配比例进行了改进,并在北京市郊某工厂建设了处理能力为3 000 m3/h的应用示范装置。通过对焚烧炉出口残留VOC和焚烧炉能量消耗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揭示了影响焚烧炉示范装置VOC处理效果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应用情况表明:新型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对VOC的处理效率可达95%,同时比常规热力焚烧炉节能70%以上。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国内外危险废物焚烧炉环境监管现状,分析了上海市危险废物焚烧炉二噁英与在线监测因子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危险废物焚烧炉环境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少数医院配备有焚烧炉以处理医院垃圾,但大部分焚烧炉尚不能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国产焚烧炉的特点,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炉及辅助燃料耗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研制的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为提高焚烧效率(去除率)、减少二次污染、节约能耗等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计算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辅助燃料耗量的方法,讨论了影响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炉辅助燃料耗量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化工有机废液的减量无害化处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废液焚烧炉。以某20 t/h废液焚烧炉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新型有机废液焚烧炉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炉内温度场分布、速度场、水分浓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炉内一二层燃烧器分级布置的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能很好的组织废液的干燥及燃烧,焚烧炉设计合理。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废液焚烧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焚烧炉尾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方法。由于焚烧炉排气尾气具有温度高的特点,该试验采用将60cm左右的石英管一端插入焚烧炉排气烟筒中,另一端连接装有浓度为0.01/mol.L-1NaOH溶液的吸收瓶的采样方法。该方法采样简便,易操作,采完的样品可直接进入离子色谱仪中进行测定,其方法加标回收率97%~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8.
医疗垃圾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特殊废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疗垃圾的处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垃圾处理技术特别是医疗垃圾焚烧炉的研究日益丰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比较机械炉床水墙式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控气式焚烧炉、流化床式焚烧炉等几种医疗垃圾焚烧炉,综合评定了各种焚烧炉的处理能力及优缺点。最后分析得出了该专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更适合处理医疗垃圾。  相似文献   

9.
L8型自燃式生活垃圾连续焚烧炉L8型自燃式生活垃圾连续焚烧炉由太原新亚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张家港兴达环保设备厂联合研制成功的,1996年10月8日通过了由江苏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炉采用耐热铸铁链板炉排结构,运行平稳,坚固耐用,拆装维修方便,链板开...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桥头差异沉降综合处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台背路堤和桥台两者形成差异沉降,桥头跳车成为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对这一特殊路堤病害的成功处治尚不多见。近年来.加筋土结构的柔性桥台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这种结构有可能从根本上防止桥头跳车的产生。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桥头路基易产生差异沉降这一普遍现象,从理论与施工的角度进行探讨,并结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工程建设的实际,介绍了防止桥头跳车不良影响而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经实践检验,综合处治对策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细河底泥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析技术手段 ,对细河底泥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调查 ,从而了解细河底泥污染状况 ,并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绘制未来“美丽国土一张蓝图”的重要抓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功能特征,以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依次开展了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并与现状土地利用进行对比,识别其国土空间开发问题和潜力.结果表明:①义龙新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36.93%,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占比为24.84%,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占比为25.08%,三者可分别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发展区.②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中基本农田面积为23.60 km2、一般农用地面积为15.21 km2,农业生产不适宜区中基本农田面积为72.17 km2、一般农用地面积为27.63 km2,地块功能指向重叠性较大,建议结合城市发展意向,明确不同区域功能指向的侧重.③后备耕地面积为131.87 km2,后备建设用地面积为114.85 km2,与实地核查结果相符.研究显示,构建的喀斯特地区“双评价”方法体系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了格网单元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相似文献   

13.
青藏公路取土场高寒草原植被的恢复进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青藏公路建设和整修的不同阶段,利用样方调查植被空间分布变化,得出高寒草原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遵循以下规律,在工程结束2年,8年,26年后,群落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分别达到原生植被的2%~4%,6%~23%;32%~54%,46%~50%;95%以上和100%左右.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原植被的人为破坏影响是明显的,植被的自然恢复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工程建设破坏面积大于1500m2,植被难以恢复,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首先应当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其次应当重视对地表土壤的保护并辅助人工植被恢复措施,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4.
SBR工艺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BR工艺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 ,对CODCr、NH3 N的降解轨迹进行跟踪 ,了解废水降解的一般规律 ;研究SBR厌氧段。实验表明在此段中减少的CODCr和NH3 N主要是由于活性污泥的吸附、利用和前一周期置留混合液稀释的共同作用。实验结果也证明当进水CODCr15 0 0mg/L左右 ,负荷≤ 0 74kg/kg·d时 ,废水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而且可以回用到生物脱胶反应器中 ,节约了稀释水。  相似文献   

15.
湖泊陡岸带生态建设基底修复工程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介绍最新开发的湖滨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法在需要进行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湖滨陡坎沿岸的水域实施基底修复工程措施,在目标水域边界构筑水下围埝,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将疏浚的湖泥按设计高程要求吹填至基底修复工程区内,形成缓坡浅滩,改善湖泊沿岸带自然条件,为湖泊沿岸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文章对该技术方案、工程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将本技术与同类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轮叶黑藻去除水体中氮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在不同梯度营养盐浓度下,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研究得出: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总磷(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总氮(TN)处理浓度较高(15mg/L)时,轮叶黑藻对水体中的TN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轮叶黑藻的净化效果随水体中氮、磷等物质含量增加而增大,轮叶黑藻是一种很好的水体净化植物,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可以适当配置轮叶黑藻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7.
河流水质时间序列分析的自组织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前苏联学者伊万年科基于生物控制论中的自组织原理提出的一种数据组合处理方法,有效地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预测。以汾河某段的水污染时间序列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河流水质污染预测的自组织模型,其建模样本的拟合值和检验样本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在3.1%和5.3%以内。结果表明,自组织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水污染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适合复杂水环境污染系统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影响煤炭微生物脱硫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能源条件、细菌接种量、氮素营养和酸预浸洗煤样等影响微生物煤脱硫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亚铁盐作能源条件培养的菌株,其脱硫效果较好;对于定量的煤样,在一定限度内增加细菌接种量,可提高煤的脱硫率,但超过某限度后,煤脱硫率的提高并不明显;在煤浆中添加适量的无机氮营养,可有效提高煤的脱硫率;脱硫前用酸预处理煤样,不仅可提高脱硫效率,还能缩短煤脱硫反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生物滴滤(BTF)净化有机废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数学模型往往形式繁琐、参数众多,实际应用比较困难.半经验生物滴滤模型是基于生物酶促反应基本原理(米-门方程),并在含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净化动态实验和生物膜静态实验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一个应用模型.为了符合生物滴滤器内的实际状况,在建模过程中引入了微生物质量浓度沿床层深度变化的函数等合理假设.模型的检验采用将静态实验所得参数代入模型计算,并与生物滴滤动态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负荷、表观过滤气速范围内,该模型对滴滤器的模拟值均较符合实验值.该模型的数学形式简单,参数也较少,且主要参数,如生物膜最大净化速率,K值及微生物质量浓度分布等均可通过生物膜静态实验测得.   相似文献   

20.
组合式油烟洗涤净化装置运行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二级组合式油烟洗涤装置,以清水为介质,进行动态模拟油烟气洗涤净化实验,研究最佳运行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烟气流率、入口浓度和液相油烟浓度积累是影响二级组合式油烟洗涤装置总效率的重要因素,曝气深度对洗涤槽的洗涤效率有重要影响,而喷淋量则对填料洗涤塔的洗涤效果有重要影响;在烟气流率为2.8m3/h,入口浓度为3mg/m3,曝气深度为4.5~6.0cm(对应水深约为14.0cm),喷淋量为0.9L/min, 液相浓度<12mg/L·CCL4的运行条件下,该净化装置对油烟废气的最大总净化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