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详细讨论了地球的单阶段均一吸积模式在解释全球地球化学特征时所遇到的困难。作者认为地球的吸积是分二阶段进行的;还原的原地球附积阶段和氧化的晚期吸积阶段。第一阶段吸积形成的原地球,其体积已达地球体积的99%以上,处于还原的全熔状态,导致地核的形成;第二阶段吸积形成氧化态的冷或部分熔融的初始地球的上地幔,控制着地球后期的地质演化作用,并同时构成原始地幔挥发性组份的内部储库。根据上地幔微量亲石元素、亲铁元素过剩和配分特点及地球的形成年龄等论证了氧化的晚期吸积过程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二阶段不均一吸积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热,是埋藏在地下的热源,有人称第四热源。据测算,在地球上每向下一百米,温度就升高摄氏三度。在地壳底部和地幔上部的温度达摄氏一千一百度~一千三百度,在地核的温度竟达摄氏二千五百度。有人估算,地球所蕴藏的热能大约为地球储藏的全部煤燃烧时放出热能的一亿七千万倍;地球内部传到地球表面的热量,相当干一千亿桶石油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地热成因的一般解释,是地球这颗行星形成时保存在内部的热,及化学元素放射性蜕变结果得到的热。光地球上20公里厚的花岗岩壳中,每年由铀、钍、钾等元素放射性蜕变,  相似文献   

3.
<正> 地核位于地球的中心,其半径为3470公里。地核的体积约占地球的16%,但其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2%。 据(1978)的资料;在A”模型中,地核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带 深度(公里) 压力(兆巴) 密度(克/匣米~3) E(外核) 2898—4980 1.36—3.20 9.98—12.17 F(过渡带) 4980—5120 3.20—3.28 12.17—12.15 G(内核) 5120—6371 3.28—3.61 12.25—12.51 地震观测没有发现穿透外核的横波。据此认为外核是液态的。地球磁场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其他地球物  相似文献   

4.
<正> 了解原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过程,不但对地球的演化历史,两且对整个太阳系及其行星的形成、物质状态、演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月球起源于一个比火星略大的天体与地球的大碰撞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地-月体系的角动量、轨道特征和独特特性。地球与月球在密度和化学成分上的差异,都可用月球是由撞击体的幔形成的来加以解释。从宇宙化学的角度来看,在内太阳系区域形成一个撞击体是合理的,这是对碰撞形成月球假说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 1 吉林陨石的冲击压缩线与状态方程根据陨石与天体化学的研究成果,IAB铁陨石和H群普通球粒陨石很可能是形成地球的初始物质。也就是说,地核很可能是由铁质小行星(M型小行星)吸积形成的,即铁质小行星吸积石质小行星(O、S、E、C型小行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总结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分布和形成规律,认为超大型矿床和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形成与上地幔不均一有关。而上地幔不均一性受地球原始不均一性的制约,是后者的体现。因而起大型矿床的分布和形成与地球原始不均一有关,研究地球的原始不均一性可能是寻找和预测超大型矿床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 地壳中铀含量(2.5×10~(-4)%)几乎比地幔岩中的(3×10~(-7)%)高三个数量级,并且在酸性岩中最高(3.5×10~(-4)%),这在地球化学上迄今还是一个谜。下面我们将根据地球是由冷却的原始星云凝聚而成的观点,来谈谈地壳富铀的可能设想。在这种情况下,铀在地球物质中的富集应大致是均一的。铀在球粒陨石型的陨石中(1.5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地球具原始不均一性.并且,这种原始不均一性起源于前地球阶段堆积星子的不均一性。地球不均一性的演化从早期不均一性经1800Ma前后变格“事件”而发展成为晚期不均一性。地球化学不均一性和地球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地球形成经历了原地球堆积和补堆积两个阶段,地球的演化可以1800Ma为转折点具明显两阶段演化特征:早期以初生壳体星子源地体的形成和发展为特点,后期以岩石圈板快运动为特点。并认为,区域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从根本上是由化学不均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非均一、非均交的理论模式,概要性地指出当代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地球的演化是一个非均交的过程,地球从初始态到现代.在化学上是不均一的,在动力学上是不平衡的。地质学研究,不能以局部的有限时空模式推向整体时空,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真实过程的误解并进而影响当代地球科学理论的进展。本文所涉及的一般模式是本文集的思想总纲。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上地幔岩石的REE地球化学 地幔约占整个地球质量的2/3,在估价整个地球的成分和地壳—地幔—地核体系的成分演化时,必须了解地幔的成分。了解地幔成分的直接途径只能是研究那些由地质作用过程暴露在地壳内的地幔岩石样品。这些岩石为几种  相似文献   

12.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3.
<正> Miyashiro 等(1969b)提供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早先的一种观点,即洋脊玄武岩一般成分是均一的。后来的研究趋向于集中探讨能够解释 MORB 群体中化学成分差异性的成因模型问题。无疑最受支持的模型是富 Mg 的 MORB 熔体的低压分离结晶作用。但  相似文献   

14.
在论文(Ⅰ)中所述陨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行易区的太阳星云凝聚模型;星云的不同氧逸度区的中间层是各类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各区的中心层是各类非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小行星区的最外部是C1陨石的形成区。各氧逸度区的边缘层则是类C1陨石的形成区。从而推断与组成原始地球的星子成分最接近的陨石(包括铁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顽辉石球粒陨石和类C1球粒陨石)的成分,并依据这些陨石的成分和地球核幔质量比等计算出近似于原始地球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此书是新近问世的同位素地质学领域内综述性专著之一。作者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分析资料(截止于1971年)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应用锶同位素研究地球各岩类、陨石、月球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演化历史、形成年代等方面的现状和各学派的一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对于研究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板块构造、深部地质、地球及陨石、月球演化等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地表地球化学作用是专指在地球最外层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和内生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一样,其规律形成本质可用化学热力学知识加以解释。与实验室内的化学反应相比,地球化学作用的规模要远远大得多,而且影响的因素也复杂得多。它受气候、生物、地理、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严格控制。内生矿物的解体及外生矿物的形成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类岩石具有独特的成分和产状,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类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的演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研究该岩类,对于弄清地球的发展史,尤其是太古代的地质状况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该岩类作了简要的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地球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一个推测的时间表。目前公认的地球形成年龄是以陨石年代学推断的,因而,实际的地球年龄应晚于陨石形成年龄而大于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物质年龄,即介于4560Ma和4276Ma之间。根据球粒陨石年代学资料,球拉的年龄约为4560Ma,星子的形成年龄间隔为107~108Ma年,考虑到原地球形成和土地幔补堆积层形成时间,地球最后形成年龄约在4400Ma前后。上、下地幔的差异和上地幔化学特征充分说明了上地幔具独立演化的历史,没有参与地球的成核过程,上、下地幔过渡带应是原地球分异壳转化而成,该层圈所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及生热元素对土地幔后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长期增长趋势和长期降低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稳态平衡的地质记录,但这种稳态平衡可被非重现事件和地球内地热散失(可解释为约5亿年的造山运动、裂谷岩浆作用和地台沉积作用的一些旋回所致)方面的变化所间断。过去6亿年的详尽地质记录使我们能够构筑和检验一个板块构造幕的热驱动模式,重建显生宙的主要构造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和同位素的趋势。应用元古代地质记录,揭示了一些有关构造作用与地球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生物起源和发展历史之间关系方面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正> 常有报导,高级变质区的混合岩是由于就地部分熔融形成的。虽然如比,但这个假设至今几乎没有人用野外观察结果以及有关的地球化学和实验资料严格加以检验过。对于层状混合岩尤其如此。如果就地部分熔融可以认为是层状混合岩形成的一个工作假说的话,那么通过岩石学观察就应当能提供详细的证据,然而至今缺乏这样的证据。 在混合岩形成的解释方面,目前不仅存在相互矛盾的模式,而且在这样的模式和野外观察资料之间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本文将讨论下列观察资料和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