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生活垃圾相关法律规范逐步完善,其处置与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由于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相对特殊,一直缺乏专门研究。以目前城镇生活垃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总结了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城镇生活垃圾相比较,垃圾分类方法不同,可回收垃圾与餐厨垃圾占比较高,垃圾收集与转运过程周期长、监管部门多、处置单位分散等。针对目前海洋平台生活垃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标法律规范,阐述实施源头分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硬件设施,加强过程管控;结合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摒弃“规模小、分布散”的处置模式,筛选出适合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方法,从而为渤海海域开展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灰色系统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生活垃圾量的因素,建立了生活垃圾量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的城市生活垃圾量。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概况和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做出了利弊分析。根据对吉林市越山路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评估,对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提出了建议,即“不要盲目采用焚烧法,慎重开发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场,努力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积极推广堆肥处理法,认真开展热解法,实现卫生填埋”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构想。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的现状和危害,探讨了生活垃圾的利用途径和开发价值,并就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生活垃圾提出了几点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管理体制导致垃圾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将要实行的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也难以达到减量化排放,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方式,本文对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排放权交易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分类收集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佳,大部分城市均为混合收集,给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成功经验出发,提出几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活垃圾组成的调查,探讨了教学区、宿舍区、食堂等区域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模式,并对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电池、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资源化市场体系等途径对高校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及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垃圾分类实施后,湿垃圾(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出,对后端处理工艺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也使得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焚烧厂发电量的变化难以确定。研究以750t/d的焚烧线为例,采用流程模拟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的分类率对焚烧厂发电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类后入炉垃圾的热值最大提高22.17%,入炉垃圾量最大减少21.54%,发电量略有变化,最大减少3.77%。同时,研究还对易腐组分占比、易腐组分含水率等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活垃圾中易腐组分的变化不改变垃圾分类后焚烧厂发电量下降的趋势,但会影响发电量的下降幅度。因而,仅从发电量的角度来看,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中小城市的生活垃圾优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特点,提出适宜于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区域优化、长期优化和综合优化处理基本原则,并以此确定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程序,为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海南各市县的生活垃圾污染严重,成了建设生态省的一大忧患,据记了解,在海南全省18个市县中,目前只有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四个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其中只有海口市的垃圾处理厂在使用中,其他市县和大量的乡镇,生活垃圾就直接堆放在露天,  相似文献   

11.
李尚科 《四川环境》2001,20(4):74-76
本文简要介绍了泸州市城市污水现状,对污水的排放规律和特征作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环保产业作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泸州市2008年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对相关企业规模、结构、从业人员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环保产业在泸州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政府调控、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全力扶持等大力发展泸州市环保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IKONOS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获取了泸州市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于Fragstats 3.3软件,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泸州市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丰富,景观多样性程渡高,景观类型均匀程度也较高,但优势景观类型不明显;由于人类干扰程度较大,土地利用景观破碎,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泸州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泸州市发展环保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发展泸州市的环保产业要在微观上找准路子,宏观上给予支持和扶持。  相似文献   

15.
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戈平 《四川环境》2000,19(1):50-52
根据泸州市1994年-1998年环境大气监测数据,对全市环境大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泸州市主城区颗粒物污染变化特征及成因,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运用Origin2017等技术手段对PM2.5与PM10的时间变化特征、污染来源方向以及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与PM10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站点污染物相关性特征明显。分析表明:泸州市主城区颗粒物污染成因为工业企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燃煤、扬尘以及不利气象条件等,建议对6类污染排放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7.
泸州市城市空气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飚 《四川环境》2002,21(3):61-63,71
本文以1992-2001年泸州市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为依据,指出了该市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扈正权  陈国珍  刘志辉 《四川环境》2010,29(1):32-33,42
本文通过分析泸州市2008年不同地区PM10与TSP对比监测数据,得出泸州市环境空气中PM10/TSP比值分布情况,并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比值进行比较,得出制定PM10标准值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沱江流域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初期的部分改进进行了分析与陈述,并根据对长江流域泸州沱江二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经验,总结出该系统部分改进前后的利与弊,希望能给岷、沱江流域各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人员和仪器设备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