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进展和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一套比较可行、实用的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指标与方法,以供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的人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析迪庆州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庆州经济相对落后,森林生态、草场生态和珍稀生物资源均已受到破坏,污染开始蔓延,尤其是旅游环境负荷加重,对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必须结合迪庆实际,从加强精神文明和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手,坚定不移地推进迪庆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中改善沙漠生态系统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江涛 《环境保护》2002,(5):25-26,39
本文着重从我国沙害的严重性,防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自然、人为、社会等直接原因和其他间接原因)着手,提出防沙治沙的对策,包括生态经济学和先进治沙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政策配套、机构建设,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措施,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防治沙害的力度,彻底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泰兴如何发展生态经济,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拉美到南美,从中东到北非,从印度到巴基斯坦,从阿拉尔海到我国的居延海,绿洲危机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绿洲生态风险已经成为当今倍受关注的生态学问题之一。古之楼兰、尼雅、黑城、罗布泊,今之民勤、额济纳,都以悲惨的历史和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和轻视绿洲的生态风险。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绿洲的实际,分析讨论绿洲生态风险的类型、根源、防范对策及相关生态技术。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平市环保工作实际,阐述了人大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监督职能、对象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句容市把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该市实施四大目标之一。环保局作为创建的主要职能部门,始终把创建工作当作服务经济建设、提升环保工作的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抓手,为建设台商投资密集区、现代化中等城市和中国旅游强市三大目标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支持,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目标。建设生态示范区要以生态规划为指导句容市政府委托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编制的符合句容实际的《句容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已经专家评审通过。该规划把句容分成五个生态经济功能区,即城区及城郊生态经济区、应时鲜果生态经济区、有机农业…  相似文献   

8.
平衡水资源供需、实现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2011—2020年江苏省和甘肃省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人均水资源承载力、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盈亏变化趋势。结合各产业人均用水生态足迹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常年呈生态赤字状态,甘肃省生态赤字状态近几年已有所缓解。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从“水源—取水—净水—排水—水处理—回用”流程展开,再生水回用阶段应综合考虑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各产业用水生态足迹统筹分配再生水中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2,14(1):21-22,38
本文从阿拉善地区实际出发,以搞清生态破坏与恢复关况及变化趋势,为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心,以实现生态监测的合理化,管理的科学化,技术的现代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论述了生态工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分析了指标体系框建立原则及设计,同时以辽宁西洋特肥厂为例系统分析了指标体系的应用与评价技术。本文对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由于工业体系复杂性和差异性,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依据生态供受体理论,针对土壤保持服务对应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从水土流失的供体(水土流失量)、受体(人口密度)、辐射传输(距离水体距离)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分析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全国潜在侵蚀量577.34×1010t/a,潜在土壤侵蚀随着坡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98.9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黄土高原东部,东南地区的浙闽丘陵,东部地区的鲁中山区、鲁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维持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极为重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维持该地区土壤保持功能非常重要.对比常用的生态保护功能模型,供受体理论模型除考虑自然影响因素之外,突出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评估生态保护功能与水土保持生态风险更客观.依据供受体理论构建的土壤保持模型适用于土壤保持功能和土壤潜在侵蚀风险的评估,可作为评估生态系统安全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依据生态供受体理论,针对土壤保持服务对应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从水土流失的供体(水土流失量)、受体(人口密度)、辐射传输(距离水体距离)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分析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全国潜在侵蚀量577.34×1010t/a,潜在土壤侵蚀随着坡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98.9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黄土高原东部,东南地区的浙闽丘陵,东部地区的鲁中山区、鲁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维持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极为重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维持该地区土壤保持功能非常重要.对比常用的生态保护功能模型,供受体理论模型除考虑自然影响因素之外,突出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评估生态保护功能与水土保持生态风险更客观.依据供受体理论构建的土壤保持模型适用于土壤保持功能和土壤潜在侵蚀风险的评估,可作为评估生态系统安全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土壤改良技术、表层岩溶水开发技术和生物恢复重建技术等对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的土壤和植被等进行了恢复重建,结果是:果化示范区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重建前的10%提高到2005年的50%~70%,水土流失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控制,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了510.92 kg/(km2.a)。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示范区新增的间接利用价值达10186873元,间接利用价值是直接利用价值的12倍。新增的生态效益为8002053元,社会效益为2184820元。扣除治理期间实际投入的科研费用,增加的总生态服务净价值为8869308元。  相似文献   

14.
薛文平  崔杰  阎振元  尤飞  刘琳 《环境工程》2012,(Z2):358-361,367
对大连土壤侵蚀敏感性和蛇岛老铁山区综合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微度敏感;西部及东部地区属轻度敏感;北部与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强度敏感。蛇岛老铁山自然生态系统老铁山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5.5,九头山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3.0,农田村落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4.1。蛇岛老铁山自然生态系统老铁山区属重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铜陵县某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铜陵县某矿山的植被覆盖度、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量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从景观生态、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状、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等进行影响评价.综合分析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异质化程度和阻抗能力逐渐降低,水土流失量加大,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等影响植被的恢复,井下涌出水对林业生态有着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今后将要研究的方向,为铜陵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以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态恢复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土流失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的生态功效、内在关系,指出生态修复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具有覆盖面大、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显著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水土保持的内涵。只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防、治并重,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土壤侵蚀面积达492km^2,除土壤,降雨,植物被等自然因素外,超载放牧,陡坡开荒,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影响也很大,土壤侵蚀不仅破坏土地资源,而且制约粮食生产,污染水环境,淤积库容湖泊,危害城市安全,必须积极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怀柔区是首都会议、休闲旅游的重要基地,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更是北京郊区生态敏感地带。在该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和施工作业期间易发生林地草地破坏,产生山体岩体破损、土壤破坏,发生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影响城市大气、水环境,产生噪音,对城市生物量和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怀柔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生态保育和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对环境影响的水土流失、声环境噪音的影响阈值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国家相关水土流失阈值和声环境限值规范在生态敏感地区工程限值较小,企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施工专项方案也较少体现,有必要建立专有的生态敏感区的阀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用突变理论和突变模型解释和描述水土流失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水土流失过程是突变过程,并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应用尖点型突变模型对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发展过程进行模拟。根据尖点型突变模型的性质,文中提出水土流失过程具有滞后性、发散性、双模态性和突变性,最后用得到的确定性模型将水土流失分为三种状态类型,即非流失稳定状态,稳定流失状态及潜在突变状态并提出在人力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水土保持的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流失区。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上游土壤侵蚀量对于研究太湖流域营养盐输入和水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太湖流域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的137Cs基准值为2148.8±120.7Bq/m2;对于非耕作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对于耕作土壤,则在耕作层内呈均一分布,耕作层以下则急剧下降,分布深度达30cm。典型断面研究表明:耕地侵蚀强于非耕地;坡面上部侵蚀强于下部;坡度(0°~20°)与土壤侵蚀强度呈对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