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热综合分析仪(TG-FTIR)研究了在还原性气氛下Fe及其氧化物对N2O的催化还原 作用。研究发现铁氧化物对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能力相当弱,而Fe可以高效地降低N2O分解的初始温度和提高N2O向N2的转化率。在Fe和CO的作用下,N2O的初始分解温度为920K和1000K。在1123K时,N2O的转化率达到95%和805。TG/DSC曲线表明了在Fe与N2O反应过程中CO的作用表现为通过与N2O在反应表面的竞争吸附使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X射线衍射证明Fe与N2O反应后的氧化物为Fe2O3;扫描电镜对反应后Fe表面物理形态的研究发展,在CO作用下,Fe的表面呈松散结构,可以保证Fe对氮氧化物反应的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特别是在北美、北欧、中国等地这已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如何从火力发电厂和其它工厂的排气中比较经济有效地除去有害成分SO_2、NOx的技术开发,已成为是各国面临的课题。本文拟对利用电子射线处理排烟的脱硫、脱硝技术作一简介。该技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和荏原制作所共同研究,最先开发。  相似文献   

3.
程序升温条件下铁及其氧化物在CO存在时对N_2O的还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综合分析仪 (TG FTIR)研究了在还原性气氛下Fe及其氧化物对N2 O的催化还原作用 .研究发现铁氧化物对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能力相当弱 ,而Fe可以高效地降低N2 O分解的初始温度和提高N2 O向N2 的转化率 .在Fe和CO的作用下 ,N2 O的初始分解温度为 92 0K和 10 0 0K .在 112 3K时 ,N2 O的转化率达到 95 %和 80 % .TG/DSC曲线表明了在Fe与N2 O反应过程中CO的作用表现为通过与N2 O在反应表面的竞争吸附使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 ,X射线衍射证明Fe与N2 O反应后的氧化物为Fe2 O3 ;扫描电镜对反应后Fe表面物理形态的研究发现 ,在CO作用下 ,Fe的表面呈松散结构 ,可以保证Fe对氮氧化物反应的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的Ebara新近研究成功用电子束氨注入法除去燃料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此法的简单过程为:将热的燃料气冷却增湿,再用电子轰击,引起原子的离子化,然后与硫及氮相互作用生成酸.最后注入氨,形成铵盐,经分离作肥料使用.实验表明,该法能除去燃料气中90%以上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印第安纳州能源部在五个发电厂及三  相似文献   

5.
火力发电厂在锅炉的排气规定中,一直是以煤灰和硫的氧化物为主的,1973年修改法令后,在排气规定中增加了对氮氧化物(以下称“NO_x”)的限制规定.当时对原有  相似文献   

6.
以稻壳基活性炭(DAC)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DAC负载Mn、Ce氧化物的Mn-Ce/DAC脱硝催化剂,并用于氨法SCR反应.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吸附脱附(TPR/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与商业木屑基活性炭负载Mn、Ce氧化物催化剂(Mn-Ce/MAC)相比,Mn-Ce/DAC具有更高的Ce3+/Ce4+比率、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以及表面Brønsted酸性位点,这与其优良的低温SCR活性及抗硫抗水性能直接相关.原位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在含硫气氛中Mn-Ce/DAC表面的硫酸盐含量明显低于Mn-Ce/MAC,表明前者具有优良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7.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环境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以降低电力成本和确保长期稳定供电为目的的电源多样化,日本九州电力公司与电源开发公司共同进行了专门燃用进口煤的松浦火力发电厂的建设。1号机组于1985年2月动工,1989年6月投入运行。最终将建成九州电力公司700MW机组2台,电源开发公司1000MW机组2台,合计为3400MW的大型燃煤电源基地。由于该电厂完成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性指导任务,曾于1990年10月获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研究表明,大面积森林毁坏与氮氧化物有关。花费巨额美元立法来从酸雨中挽救美国的森林,目标可能是错误的。过去一直认为,火力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副产物——硫氧化物(SO_x)是酸雨中最危险的成份。但是,最近对阿巴拉契亚山和德国森林的调查发现,由发电厂、汽车、肥田和牲畜饲养场释放出的氮氧化物(NO_x)在酸雨中起的危险作用比原来所认为的要大。  相似文献   

10.
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除含有硫氧化物外,还含有氮氧化物。传统的排烟脱硫及脱氮技术,通常是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进行控制,在经济及技术上往往不太合理。理想的方法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除去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排烟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相比,排烟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TiO2的复合载体TiO2-SnO2;浸渍法制备了单金属负载型催化剂Pd/TiO2-SnO2.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仪(BET)和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Pd和TiO2在SnO2上成单层或亚单层分散,增加了反应活性位.催化剂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为100.8m....  相似文献   

12.
土壤空气净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士盛 《环境保护》2001,(3):14-16,26
本文介绍日本在治理道路沿途氮氧化物(NOx)污染方面的新方法--土壤空气净化法。该法是使污染空气通过土壤,经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土壤水溶解作用、土壤微生物代谢吸附和分解作用而得到净化。该法易于管理,处理过程无废弃物,同时还能去除悬浮颗粒物(SPM)和一氧化碳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科海拾贝     
日本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共同研究,成功地发明了高效防污新法—电子射线照射法,它可适用于各类工厂(包括发电厂),其技术要点是:往含有三氧化疏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废气中加入适量氮气,并用电子射线照射,使废气的脱硫和脱硝反应同时进行,经此法处理后不但除去了废气中95%的  相似文献   

14.
用钛酸丁酯作钛源,95%的乙醇水溶液作溶剂,柠檬酸铵作螯合剂,利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大孔结构的TiO2。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N2吸附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孔的直径在2μm左右,这种材料比表面积比较高,并且热稳定性好,可以耐800℃的高温。550℃焙烧得到的锐钛矿对罗丹明B具有光催化活性。95%的乙醇溶液对生产介孔-大孔TiO2材料很有利。TiO2微孔-大孔多级孔结构的形成是微相分离和有机酸铵螯合作用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晶格衍射(XRD)、N2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铈和钛掺杂后的铁氧化物晶相、孔隙结构及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度等物性进行表征分析,得到了铈和钛掺杂对铁氧化物低温NH3-SCR脱硝性能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铈和钛掺杂会抑制铁氧化物中Fe2O3的结晶,细化其孔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铈掺杂会促使铁氧化物表面形成Ce4+/Ce3+氧化还原电子对;进一步掺杂钛会提高铁铈复合氧化物形成更多吸附氧,增强其表面低温催化氧化NO为NO2的性能;且铈和钛掺杂增强了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性能,尤其提高了对NH3的低温吸附,从而促进了铁基氧化物催化剂的低温NH3-SCR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铜锡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方法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得的CuO-SnO2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物相组成、晶粒尺寸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酸性蓝62染料溶液为模拟废水,在氙灯(模拟日光)光照下,对CuO-SnO2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活性组分配比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焙烧3h制得的CuO-SnO(2 Cu与Sn摩尔比1:1)纳米复合氧化物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样条件下,其光催化活性比Degussa P25 TiO2提高约1.6倍。  相似文献   

17.
如何降低炼油厂加热炉烟气中的NO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炼油厂加热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几种抑制氮氧化物(NOx)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丁鹏  张敏  谢忠雷  杜尧国 《环境工程》2012,30(5):140-143
采用微乳法制备了镍、铋复合氧化物纳米粒子,以XRD、TG-DTA、XPS及紫外-可见光谱仪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对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和Bi都显+3价,XRD曲线上分别出现Ni2O3和Bi2O3的特征衍射峰,制备样品是Ni2O3与Bi2O3复合氧化物,对于单一Bi2O3,制备的复合氧化物由于Ni2O3具有较强的电子富集能力,能够快速地传递光照射产生的电子,导致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氧化反应,显示出了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付红  刘华 《环境科技》1996,9(2):43-43
1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中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变量实际观察值的分析、计算,建立对于共同影响一个变量的诸多变量(因素)的回归方程。设随机变量Y与N个自变量其线性关系则为:对于Y,X。进行脱次的观察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可确定B。、B。值,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多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计算,以及相应的r、建统计检验后,认为回归效果显著后用于实际。2总硬度与氧化物相关性检测总硬度是指水体中Ca、Mg的总浓度,由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构成。前者相当于水中碳酸盐及重碳酸盐结合的C…  相似文献   

20.
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应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法,定量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以制备供定量测定多种元素用的有机锡化合物的参考样品(MIESNO.12)。海洋沉积物参考样品(50~430mg)放置在立教大学的原子反应堆中进行短时间(30s)和长时间(12)照射,除了利用同轴Ge检测器的常规Y射线光谱法以外,Y射线的测定还应用Ge检测器与井户型NaI(T1)检测器联合进行的反符合测定法和符合测定法来测定Y射线光谱。试验了对57种元素的定量测定,对11.3μg的Sn以及其它54种无奇均能测定。为了避免Sn和Hg的干扰峰的影响,利用反符合测定法进行了定量观测定。对Er可利用符合测定法测定。对稀土元素全都可以定量测定。Zr等元素可通过校正U裂变反应的影响未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