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粤绿讯     
《环境》1996,(11)
顺德在组织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在80年代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护环境的三条原则,即: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发展必须以不污染和破坏环境为前提;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考虑环境效益;新上项目要优先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  相似文献   

2.
环境标志与经济贸易山东省环保局科监处谢锋“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在商品或是包装上的图形,用以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绝对无害或危害极小;并且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实施环境标志,不但要求最大限度地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绿色产品     
陈宗明 《环境》1996,(5):18-19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工业污染所导致的全球性环境恶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迫使生存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再视而不见。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全世界的工商企业采取共同行动来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我们的地球。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各国的环保战略开始经历一场新的转折,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之下,“绿色产品”逐渐兴起。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遥感方法对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的全面调查,查清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方面所存在的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及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资源也较为丰富,采伐也不合理;草场资源分布不均,种类又少,且退化严重;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生态保护;对不同类型生态区分别实行保护措施;提倡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进行生态恢复重建;在开发建设工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等保护对策,可供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规划、决策及建设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1 “九五”及200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    (略)      2 “十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和2001年工作安排    “十五”期间,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是环境管理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时期,是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时期。    “十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有许多机遇。一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搞好环境保护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可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四是加入WTO,给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促使我市企业按照有关国际规则实施清洁生产,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全市环保战线的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务实创新,使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带动了城市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但仍需继续深化。1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1.l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所有工矿企业新建项目都应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低耗、少污染或无害化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老企业要有计划地改造工艺和旧设备,发展无公害、无污染清洁工艺,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生产企业按产品耗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并列入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指标;企业对生产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工艺废水要尽量回用或闭路循环,一水多用。对于火力发电、钢铁、石油化工、造纸、印染和洗…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力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主要措施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  相似文献   

8.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冠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歼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方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后稳定;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渴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渤海近岸污染程度减轻,东渴近岸污染昭有加重;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大都控制在轻度污染水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河北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我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双三十”为龙头的节能减排工作,被称为“摘帽子”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现场考核和核查中,我省减排工作得到高度评价;“子牙河”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今年成功地推广到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实行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让一些违法排污企业无处藏身,露出了“真面目”,六家违法企业被列为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10.
王艳芳  刘晓 《环境工程》2023,(1):294-295
<正>环境与能源专业涉及多类产业,包括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绿色技术研发等等,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事业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和谐生态体系构建的智库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着重提升大学生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创造力,以推动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发展。具体到高校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先要明确“环境与能源工程”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产出应聚焦“环境”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策略及若干政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与策略是适应西部开发的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西部地区情况,作者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应当尽快弄清家底;按“三区推进”的思想进行环境区划,在地图上明确位置,抢先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编制环境规划,明确当地发过程中和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做到开发过程中恢复一批(或一些地区)、保护一批(或一些地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症结,要解决这一症结必须走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理论正是适应国际上愈演愈烈的“绿色浪潮”,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和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要创建名副其实的生态园区,必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让人们理解、接受循环经济。在宣传教育中,重点抓住三种对象:一是面向决策者。围绕综合决策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知识,让各级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循环经济模式摒弃了环境保护沿袭多年的“资源—产品—污染物达…  相似文献   

13.
理性“经营环保”与实现“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理念。所谓循环经济,一般认为它是环境和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内在运行机理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和方式,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封闭循环流动为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  相似文献   

14.
万劲波 《沿海环境》2001,(12):27-28
标准化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它不仅与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与国际贸易和科技合作的开展密切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环境标志”定义为:印在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宣传环境品质或特性的用语和(或)象征符号。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签、绿色标志、环境选择等,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商标,它标明产品从生产、使用、消费到回收处置整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使广大消费者通过选择、购买商品而直接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包装材料从广义上讲,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生产制造材料时对环境资源耗费要少;二是保证材料在生产使用中要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三是材料使用完毕废弃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或对环境污染要小。生态包装材料是生态材料领域中的“小字辈”,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天然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由于包装材料的生态循环周期很短,这引起了材料专家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对生态包装材料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国际生态平衡大会上,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家首次用“生态循环评…  相似文献   

17.
二、认真把好环保设施验收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与主体工程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主体工程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并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而环境保护设施则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二者缺一不可。从《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首次规定“三同时”制度起,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将其具体细化,再到《条例》进一步对其修改完善为止,我国的“三同时”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本刊采访了承德市市长艾文礼。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的市长,在谈到承德的环境保护时,艾文礼市长深有感触地说,生态是承德的“头牌”,搞好环境保护功在当今,利在长远。推进承德跨越式发展,首先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人民笑颜;既要瞄准长远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既要贯彻国家环保方面的产业政策,又要与市情紧密结合,统筹发展,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备项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把承德这个紫塞明珠建成生态之市、和谐之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廖雅  侯晓姝  任哓红 《环境科学》2022,43(4):1853-1862
明确京津冀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与策略,对于实现京津冀水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及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三水”统筹视角下,面向京津冀地区水生态环境管理问题和需求,以重点城市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三水”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治理力度这6个维度研究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分析体系,为量化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供逻辑框架.在设立理想值的基础上应用PROMETHEE-GAIA方法分析京津冀各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与理想值之间的差距,因地制宜制定各个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结果显示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市>天津市>秦皇岛市>衡水市>张家口市>廊坊市>净流(Phi)均值>邯郸市>承德市>沧州市>保定市>唐山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各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距离理想值仍有不小的差距;分别从单维度和单指标层次分析得到各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城市未来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助力京津冀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寿岩 《陕西环境》1995,2(3):12-14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满足市场上对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需要,我国自九十年代初推出绿色食品。我省也相应开展了绿色食品开发研究并推出了西乡县“牛于仙毫”、“秦绿”茶叶,宝鸡市柳林乳品厂“太白牌”奶粉,陇县的“和氏奶粉”,清涧县的“滩枣”“红枣汁”,洋县的“黑米酒”等绿色食品。这些绿色食品的开发过程中都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监测,检验和审查认可后,方可获得“绿色食品”的称号,并取得“绿色食品”际志。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下列诸环下:l.原料产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