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对H2S和SO2处理的转录响应及其关系,并利用外源喷施H2S及其清除剂的方法,检测SO2熏气后植株体内H2S的产生及其生理效应,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在植物响应SO2胁迫过程中的作用.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H2S和SO2处理诱导拟南芥植株多个基因转录水平改变,并有1220个基因在两种处理条件下均差异表达,其中包括多个硫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表明H2S和SO2在调控硫代谢途径中具有交互作用.SO2熏气诱导拟南芥植株体内H2S合成酶基因LCDDES1转录水平提高,胞内H2S含量增多.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含硫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及其相关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提高,活性氧H2O2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源喷施H2S可进一步提高SO2熏气下拟南芥植株GSH含量及其相关防御酶的活性,H2O2含量降低.但喷施亚牛磺酸(HT)清除H2S后,SO2熏气拟南芥植株GSH含量、抗氧化酶SOD、CAT和GST活性降低,MDA含量大幅增加.结果表明,SO2熏气诱导产生的H2S可作为信号分子,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植物对SO2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H2S、CS2废气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硫化碳工业废气含有高浓度H2S和CS2.采用TF-C技术治理,废气先经TF脱硫液湿法选择吸收H2S,再经活性炭于法脱除CS2。在巧妙设计的工业装置运行结果,治理效果良好:削减废气中H2S和CS2排放量分别为99.9/和79%,达GBJ4-73规定的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并副产CS2和硫磺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微波紫外无极碘灯降解硫化氢气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激发方式使无极碘灯发生放电,产生207 nm紫外辐射,并用于降解H2S气体.考察了初始ρ(H2S)、停留时间和微波电源功率等因素对H2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H2S在微波无极碘灯停留时间为1.75 s时,其降解率随初始ρ(H2S)的升高而降低.初始ρ(H2S)为57.5 mg/m3时,H2S降解率为20.5%;初始ρ(H2S)为7.3 mg/m3时,H2S降解率可达到64.2%.在保持初始ρ(H2S)及停留时间不变的情况下,H2S降解率随电源功率的增加而提高.H2S经微波碘灯光解后的最终产物含有SO42-.   相似文献   

4.
污水在市政污水管道的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硫化氢(H2S),易引发恶臭、中毒和管道腐蚀等问题。采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对管道中H2S的产生进行预测,可为后续采取相关的H2S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于污水管网的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分析了影响污水管道中H2S生成的主要因素;其次将H2S生成预测模型按照传统统计学和机器学习2类进行归类,并总结其研究进展;最后,探索了H2S生成预测模型的潜在研究热点和难点,以期为市政污水管道H2S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载体,对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进行固定化制备菌球,优化菌球制备条件,在生物滤塔内验证其对H2S的去除能力.以前期驯化获得的富含硫系恶臭降解微生物菌群的污泥为菌源进行生物滤塔填料筛选,耦合A.thiooxidans菌球和填料进行生物除臭.结果表明,优选的固定化条件为:SA浓度3.0%、吸附剂CNT、A.thiooxidans菌悬液与混合液比例20%、CaCl2浓度4.0%、改性剂己二胺溶液,获得的菌球机械强度、传质性能、硫氧化能力最好.将A.thiooxidans菌球填装于生物滤塔,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70%和1.06g H2S/m3·h.以混合挂膜方式进行填料挂膜后,在聚氨酯泡沫、活性碳布和陶粒中优选出最佳填料活性碳布,获得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88%和0.84g H2S/m3·h.以混合填装方式将A.thiooxidans菌球与活性碳布填装于生物滤塔,获得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86%和1.00g H2S/m3·h.  相似文献   

6.
鸡粪厌氧发酵产沼气中H2S含量高,在发电或提纯制备生物燃气前需要对其进行去除.开展批次鸡粪发酵试验,向发酵瓶中通入微量空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去除H2S.试验以连续稳定运行90d的中温厌氧罐出料为接种污泥,通入7~50mL/gVS的空气.结果表明,空气通入显著地降低了沼气中的H2S浓度,空气通入量为30mL/gVS的实验组平均脱硫效率最高,达到62%.同时,该空气通入条件下累积甲烷产量达到335mL/gVS,相较于空白累积甲烷产量提升了78.6%.通入微量空气的生物脱硫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和高效脱除H2S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2S和NH3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8.
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EDTA的重金属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运用MINTEQA2模型对模拟重金属废水和EDTA萃取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用Na2S沉淀法处理含EDTA的重金属废水. 结果表明:没有含EDTA的重金属废水,Cd2+,Cu2+,Pb2+和Zn2+是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形态;而在含EDTA的模拟重金属废水和重金属萃取液中,重金属络合物是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形态. 在c(EDTA)为0的条件下,Cd2+,Cu2+和Pb2+的去除率达到100%,而Zn2+的去除率仅为57.0%;随着c(EDTA)的增加,相同c(Na2S)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率逐渐下降. 在一定c(EDTA)的条件下,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率随着c(Na2S)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相同c(Na2S)的条件下,Zn2+的去除率较Cd2+,Cu2+和Pb2+低. 工程实例进一步表明,Na2S能够有效去除含EDTA重金属萃取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而完全去除Zn2+则需要高浓度的Na2S.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释放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进行长期监测,评估VSCs带来的感官效应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从浓度上看,VSCs以H2S为主(监测期间的H2S浓度为N.D.~580μg/m3),而甲硫醇(MT)的浓度占比最少(监测期间MT的浓度为N.D.~4.7μg/m3),同时VSCs的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夏季>秋季>冬季.在感官方面,H2S是所有VSCs中气味贡献最大的气体(贡献率为79%~93%),除二沉池外,其在其他处理单元中均为关键性恶臭气体;虽然MT浓度水平低,但是其对气味的贡献不能被忽略;格栅、沉砂池混合气体气味活性值(SOAV)分别为2591.9、5494.8,预处理单元对该厂的气味贡献最大.在健康风险方面,春季和夏季时,格栅和沉砂池中的H2S存在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及二者空间扩展形成的交错带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湿地近地气层中主要含硫气体(H2S)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湿地不同高度的H2S浓度均呈现出不同的日变化特征,其值均在白天(9:00—18:00)较高且变幅较大,而在夜间(18:00—次日6:00)较低且变幅较小.芦苇湿地的H2S平均浓度最高((0.0013±0.0025)μL·L-1),交错带湿地次之((0.0011±0.0012)μL·L-1),短叶茳芏湿地最低((0.0009±0.0013)μL·L-1).不同湿地的H2S日平均浓度整体均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H2S主要集中在近地面0~0.5 m高度且其浓度的变异性最低.研究发现,潮汐及风速是影响不同湿地H2S浓度日变化特征的共性因素,其中,芦苇湿地还受温度、电导率(EC)及氧化还原电位(Eh)的显...  相似文献   

11.
化工企业突发大气环境风险评价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评价突发性化工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程度,急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是进行准确环境风险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现有风险标准体系的LC50和IDLH阈值用于短期急性接触空气浓度标准值不尽合理.通过对比分析AEGLs、ERPGs、TEELs、AETLs等国际上通用标准值的出台背景、意义及适用条件,建议我国在化工行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优先选用AEGLs作为评价标准,其次选用ERPGs和TEELs,并以LC50及IDLH作适当补充.文中以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现行的LC50和IDLH相比,AEGLs、ERPGs、TEELs作为标准值能更有效反映有毒化学品突发泄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可作为化工行业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IS可以从环境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污染源管理、环境评价和模拟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保投诉、新建项目规划、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环保专题图制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使隐藏在复杂关系下的众多因素变得清晰,可以随条件的改变通过模拟使用户看到结果。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对国家安全管理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联络机制以及检查企业事故风险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他们按照sevesoⅡ提出的要求制定预案、提交安全报告、开展隐患排查等,且无论发生任何事故,都能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这均得益于意大利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为完备的监管措施。我国应从法律、宣传、教育等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档案及数据库,为研究制定环境风险源分级标准、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奠定基础,为建立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2~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序数据,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中国环境安全状态的发展阶段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N”型波浪式的EKC特征.环境污染事故频数、水污染事故频数、大气污染事故频数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 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但还会出现反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同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必须利用先进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事故风险评价做了初步的探讨,给出了事故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环境风险有些并不能通过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安全构成的危害非常重要.要产生偶然的影响必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将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影响后果.事故风险评价不同于正常的环境影响评价,除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后果外,发生环境事故风险的可能性(即发生概率)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事故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分析项目潜在的事故风险的形式和种类,然后才能求出它们发生的概率和环境影响后果两种属性.评价事故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必须综合事故的环境影响后果和事故发生概率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对亚磷酸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及产污环节进行分析,了解原辅料及主副产品的理化特性,通过对工程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确定,从而科学准确地进行风险源项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最大概率,进而完成事故状态下的后果影响分析,并根据事故产生的后果,提出防范和减缓事故发生后的风险,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方案和应急防范预案,来保障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7.
施仲齐 《环境科学》1993,14(3):47-51
介绍了国外核供热站安全评价和潜在事故环境影响估计.根据我国拟建中200MW核供热站潜在事故后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商用核供热站靠近城市不会给公众带来不适当的风险.此外在我国和国际核安全法规和导则框架内还讨论了核供热站的应急计划和选址准则.由于核供热站的高安全水平,在其周围不需要场外应急撤离计划,人口分布不应是核反应堆选址的决定因素.但从尽可能合理低的辐射防护原则考虑,建立约2km半径的限制发展区和必要的环境辐射应急监测及应急通讯则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年-2015年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近7年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影响特征,讨论了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7年内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34起,且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为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相邻的区县,渝西、渝东南及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较少.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发生形式为泄漏.污染类型主要为水污染和水气复合污染,污染物出现频率大小为:油类>酸碱类>液氨>苯及其化合物>减水剂>其他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修订后的《刑法》第338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刑罚处罚、比较了重大环境事故罪与相关犯罪的异同,如与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以及因失职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意义,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并分别探讨了正常排放和事故发生情况下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事故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机制和释放途径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2类事故后果的估算方法.还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焚烧设施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回转窑焚烧炉为模拟案例对所建立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