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声东击西,绕开对方精心布置的防线。飞车狂奔,躲避身后兵分几路的围堵。深夜突袭,识破用以掩人耳目的假象。蹲守盯梢,防备随时可能展开的逃窜。当这些桥段和情节上演时,您是不是第一感觉就是又有新的"警匪"片、"谍战"片精彩上映,不过这次您猜错了,这些惊险的故事,危急的瞬间其实都是我们环境监察人员在现场执法和环保督察中的所见所感、亲历亲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无需牺牲的年代,他们的行为同样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2.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快速传播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积极宣传和报道京津冀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初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国人开发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长达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6900多个岛屿……我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近海及海岸带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为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航道港口资源、海水资源、旅游资源在内多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古人借此推演出很多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重要思想,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功.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曾遥遥领先世界数千年之久--在结构抗震性能上也是如此,这些都与华夏先贤的哲学思维不无关系.本文通过一些实例的对比,重点分析了古今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的一些异同,这些异同可以从"...  相似文献   

5.
6.
以百度为数据获取渠道,综合分析了以下几类环境保护网络舆情:(1)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网民关注热点和网民特征;(2)"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生活垃圾"、"噪声"、"土壤"等问题的总体关注度;(3)"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噪声"、"土壤"四类问题的关注焦点.把握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将有助于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研究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理念支配行动,在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为核心等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一个欲求得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应该切实在"管理"二字上下真功夫、下实功夫、下硬功夫,要以从严管理来夯实应对挑战的安全基础,以科学管理规范企业运作,以创新管理顺应形势变化,以有效管理赢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9.
"空降"武汉的房地产开发商--深圳华侨城集团.依仗多年来"长袖善舞"的能量,以猛龙过江之势"夺取"武汉城投和地铁集团名下大块土地,更以超低价将包括东湖风景区核心地段在内的3167亩土地以43亿元收入囊中,并规划将一块历来属于东湖核心一级保护区的450亩水面,以"土地"名义竞得,并规划"填湖"营建星级酒店,相关规划设计已完成,动工在即.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源""汇"景观格局指数的海河流域总氮流失评价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孙然好  陈利顶  王伟  王赵明 《环境科学》2012,33(6):1784-1788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格局能够影响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是评价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景观格局指数较少考虑景观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生态意义不明确."源""汇"景观格局理论中的"源景观"和"汇景观"指的是促进和阻碍非点源污染发生的景观类型.通过收集海河流域2009年夏季26个子流域的总氮浓度数据,并结合1∶25万DEM和1∶10万土地利用图,构建了融合景观类型、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在内的源汇景观格局指数,发现源汇景观格局指数与总氮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在燕山山区、太行山区和下游平原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67和0.65.结果表明,源汇景观格局指数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总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其它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评价提供参考,也有可能作为输入参数提高现有水质模型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重庆市环保局以"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为宗旨,秉承服务科学发展、维护环境安全的时代精神与重任,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以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责任为基础,以科技、监测、信息技术和环保专业技术为支撑,以提升环境应急指挥智能化水平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适应重庆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高度一体化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七次在丽水调研时,鲜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十多年来,丽水始终遵循总书记"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围绕"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三大载体",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践。本文以丽水为例,介绍了丽水践行"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和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14.
"十五"时期,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狠抓环境保护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得到快速提升,迈开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成都市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创模成果,加快实施以"城乡环保一体化833 1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环保模范城市群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切实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霞  邵景安  谢德体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25-2038
使用重庆国土整治的规划规模、增加耕地和投资及其运行实践,并考虑到未来经济运行对土地利用形态变化的需求,构建"减压增效"理念下重庆国土整治运行框架。结果表明:未来国土整治的"减压增效"框架,不可能再走以往依靠国土资源开发的老路。新农村建设、集体土地流转、城乡统筹试验区等国家对重庆的政策倾斜凸现在框架构建中的作用;促进增长合作型框架运行模式,把政府权利置换工作与国土整治结合起来。模式中的政府主要提供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动用社会资源参与区域国土资源的整治;都市圈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区以"减压增效"为主,渝西整治提高耕地系数区和长江北岸库区平行岭谷整治增加耕地产出区以"增效"为主,而渝东南(东北)和长江南岸库区整治增加林地分布区以"减压"为主,形成"新框架"下重庆国土资源整治的空间互补格局;都市圈、渝东南(东北)和长江南岸库区以整治恢复重建为主,而渝西和长江北岸库区平行岭谷区采取整治恢复措施,各区建立生物篱保护区内植被的自然恢复,并通过廊道将平行岭谷或"孤岛"的生态流流动起来,实现天然-人工生态经济实验区的设想。研究有助于服务于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经济梯度的转移,丰富国家层面对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为重庆国土整治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了近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了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从空间管控、三源共治、"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等方面科学谋划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期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要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状态,实现不欠新账、多还老账,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为基础.投资需求与构成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规划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需要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5300亿元,约占向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要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状态,实现不欠新账、多还老账,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以加大投入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天生丽质难自弃 奇景雄天下东起宜昌,两至江津,662.9公里的两岸分水岭之间,瞿塘峡、巫峡、两陵峡完美组合,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这享有稿誉的世界级峡谷景观.瞿塘峡的"雄",山势雄伟险峻,尤以"夔门天下雄";巫峡的"秀",幽深秀丽,以巫山神女峰最富魅力;两陵峡则以滩多水急、怪石林立、行舟惊险著称于世.库区有距今7亿年左右的世界最占老冰川沉积,散落库区中的天坑地缝、"大赐神寿"长寿湖、丰都名山、神农峡、小三峡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8日,山西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要求全省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相似文献   

20.
国内传统治水管理机制存在较多弊端,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建章立制,将创新性的理念转化为实践,以科学的治水方式、有效的治水模式、多样的治水形式为立足点,建立了组织领导、规划推进、责任落实、督查考核、区域联动、经费保障和全民共治等特色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五水共治"现行的管理机制仍有不少欠缺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治水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环境保护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