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也已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与土地权属有关的冲突是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是在一种"抢救式"的模式下建立起来的,限制土地利用对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以往那种以无偿或低偿方式获得集体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何对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特别是集体土地)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2,(5):32-34,39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成就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巳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中更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 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或总体规划没有按规定审批,或保护区内存在违禁开发资源、违法开展旅游与生产经营活动等现象.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问题突出,与一些地方政府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机构能力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环境执法与监管严重不到位密切相关.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必须充分行使环保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对自然保护区强化统一监管、加强环境执法,落实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惩处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使之真正发挥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综述国际上主要的保护区分类体系以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现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原则,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综合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与管理模式的关联化、管理机构的明确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处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布局与规划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结合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未来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级分区管理制度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建有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所涵盖的面积已超过中国15%的陆域面积,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压力的增大,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因而,应对保护区实行分级分区管理.这是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保护区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峰琴 《环境科技》2007,20(4):76-78
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但是自然区保护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业已成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仔细分析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0,(2):27-28
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维持基本生态过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全文明进步中,在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决定对50个“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100名“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科研)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分别颁发奖牌、证书或奖金。并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再接再励,在保护我国丰富独特的自然物种资源、遗传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作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自然保护区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严格执法和敬业奉献精神,为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利用"3S"技术对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被图,讨论了其生态多样性和脆弱性,以此作为植被监测与管理的依据,进而对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燕 《环境保护》2006,(21):42-47
自从50年前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创建以来,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历程中,特别是在近20年,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大量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建设、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对象日益复杂,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趋繁重.但本当与之相佐的法律保障机制却明显落伍于实践的需要.现行自然保护区法的滞后性、局限性和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甚至缺失,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失去了应有的保障,使保护区难以实现创建的初衷.根据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实际需要,相关立法需要与时俱进,从多方面进行创造性完善,其中最为迫切的是需要制定和颁布具有更高约束效力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法.  相似文献   

11.
截止2002年年底,我国已建成353处、面积约16万kmZ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3处,分属林业、农业、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环保、海洋7个部门管理。上海辖区内湿地总面积为3 197.14kmZ,其中近海岸湿地面积3 054.0km2,河流湿地面积71.glkmZ,湖泊湿地面积68.03k  相似文献   

12.
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统计结果显示,截止1999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14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815.24万hm2(注:其中陆地面积8450.94万hm2,海域面积364.3万hm2.  相似文献   

13.
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我国目前已建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数量占各类自然保护区的I%,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相关立法尚不健全,难以为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撑。本文从土地管理立法体系、土地规划制度、土地权属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在类似领域的先进管理经验,继而剖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的立法现状,从更新立法理念和完善立法体系、提升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完善土地权属处置方式以及引入确权登记与环境监测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提出立法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童彩亮 《环境保护》2013,41(11):67-68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一分子,坚持走"保护立区,科教兴区"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浙、皖两省交界处(临安市境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兼具生物种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性质。保护区总面积11252公顷,森林覆盖率91%,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也是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已经达到21 94个,但在数量、面积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保护区有名无实,成为"纸上公园".因此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对于解决自然保护区的经费问题尤为重要.只有确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才能使自然保护区获得稳定的资金渠道,以保障保护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穷乡僻壤,经济发展落后,保护区内人口较多,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容易激化,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保护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区所在地群众的贫困与发展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可能真正保护好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他自然资源.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广泛融合社区群众、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占地面积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域类型,对于保护我国最珍惜的自然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管理资金缺乏逐渐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保护区当地居民出于利益目的对区内资源违法开采利用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