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从反应器理论上对高效厌氧反应器流动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在化工过程理论中固定床和流化床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过渡区,生物反应器在过渡区的行为是以往研究的空白。经过对反应器过渡区流动状态细致研究,提出悬浮床反应器的概念。进而对生物颗粒沉降、悬浮床反应器膨胀率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数学模型的研究,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从实验角度证实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流态状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喷射鼓泡反应器在软锰矿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喷射鼓泡反应器结构及反应器内传质、反应状态进行了分析 ,并对脱硫浸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喷射鼓泡反应器可以获得好的脱硫率和锰浸出率 ,同时该反应器将SO2 吸收和锰浸出放在一个设备中进行 ,省去了外循环系统 ,故该装置系统简单、紧凑 ,投资省 ,脱硫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UA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其工艺发展进行了探讨,以利于对UASB及其衍生反应器的科学选择和厌氧处理工艺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型废水处理技术-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膜分离生物反应器 (MB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 ,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机理、工艺设计参数以及应用现状 ,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柠檬酸行业废水治理中厌氧反应器不易稳定运行的状况,对其反应器中的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有机负荷、Ca2+、出水回流、硫酸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厌氧反应器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着重探讨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大部分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都是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及其变形工艺中进行的,近几年出现关于连续流工艺的报道。综述了几种比较流行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对各反应器下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理化特性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水力特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若宇  刑国平等 《城市环境》2002,16(1):31-32,35
通过实验证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的流态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利用能量方程对反应器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反应器水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气量和填充比条件下对充氧性能加以比较,并对充氧性能的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ABR处理滞头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去除蛋白后的滞头废水为基质对厌氧折流板(ABR)反应器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ABR反应器的工艺特征和运行稳定性,同时对反应器各格室颗粒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BR反应器在(35±1)℃,HRT为32 h,进水COD浓度由500 mg/L逐步提高到5 000 mg/L,运行稳定后,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SBR反应器的基质降解动力学及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学模型应用于SBR反应器具有局限性,其基本参数的选用仍然凭经验或参照连续流活性污泥系统。文章改进了现有的数学模型,利用SBR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数据对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基于McKinney的一级动力学改进模型更适应于SBR反应器的结论,同时经过线性拟合求得了模型的通用参数,为SBR反应器处理类似污水提供了设计依据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N_2O产生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底物浓度、O2量、含水率、pH、温度等因素对N2O产生的影响。根据N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运行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对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2O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相比于其他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可能会增加N2O的产生量,该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和化学工程意义上,发动机使用的生态环境有害性与发动机系统3个虚拟化学反应器(燃烧化学反应器、润滑化学反应器和排放化学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料(燃料、润滑油、添加剂和催化剂等)及其化学反应(自由基反应、摩擦化学反应和催化转化反应等)有关.发动机绿色化学设计旨在根据绿色化学原理和发动机化学反应器模型,探索降低或消除发动机化学反应器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技术.发动机绿色化学设计是发动机绿色设计的重要方面,其以绿色效应为目标,获得发动机材料、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化学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混合流态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流态已成为厌氧反应器工艺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的发展方向。就厌氧反应器的流态分析、要求及新型厌氧处理技术(SMPA)作了系统的分析介绍 ,提出了改进厌氧处理工艺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套筒式机械搅拌磷酸铵镁结晶-斜板强化沉淀反应器用于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并回收磷酸铵镁晶体.考察了搅拌转速、水力停留时间以及颗粒碰撞总次数(GT值)对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18.1)对反应器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反应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磷酸铵镁结晶-沉淀反应器设计及运行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反应器在转速为250r/min、水力停留时间为0.375h、平均GT值范围在14000~20000之间时,氨氮的平均回收率为76.00%以上,磷的平均回收率为97.00%以上,晶体的平均粒径达到20.515μm,出水浊度一直稳定在2NTU以下.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沉淀物为纯净的磷酸铵镁.反应器内不同区域的水力分级明显:混合反应结晶区流态为湍流区,缓冲区和磷酸铵镁收集区流态为过渡区,固液分离区流态为层流区.反应器的流态特征表明,在适宜的运行参数下该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满足晶体形成、生长与固液分离的水力需求.  相似文献   

14.
加压曝气生物反应器及其工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加压曝气生物反应器及其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包括反应器原理、工艺流程、运行参数 ,工艺设计特点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ABR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和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测试技术,分析不同结构参数下ABR反应器的流动和混合特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确定ABR的最佳隔室数量. 结果表明:在反应器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ABR反应器内隔室数量由3个增至6个,ABR反应器内死区容积所占比例由15.51%降至1.87%,Pez(Peclet准数)由8.47升至16.67,N(串联数)由4.80升至8.88;隔室数量由3个增至4个、4个增至5个、5个增至6个时,死区容积所占比例的降幅分别为44.00%、74.50%、15.40%,Pez的增幅分别为36.88%、42.17%、32.57%,而N的增幅则分别为36.07%、1.95%、1.67%. 与5个隔室的ABR反应器相比,6个隔室的ABR反应器在死区容积所占比例、Pez和N等指标上尽管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已显著降低. 通过理论分析与混合参数模拟结果相结合,共同确定ABR反应器的最佳隔室数量为4个或5个.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UASB反应器的设计问题及改良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UASB反应器的设计问题和改良的可行性。重点介绍并评价了UASB反应器的器内流速关系以及对应的问题。对比第 3代厌氧反应器的特点 ,提出了UASB反应器可行的改良方法。作为改良可行性证据 ,提供了改良后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废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在完成污染去除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生物电化学技术。文章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系统地总结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技术体系构成要素,从电极构造、产电微生物、质子交换膜、反应器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未来工程应用要求,指出反应器构型设计、生物电化学技术耦合等为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喷射鼓泡反应器内流动结构和气液分散特性,为该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出气含率方差概念用于定量描述气相分散程度。着重考虑了搅拌转速和表观气速对通气功率、整体气含率和气相分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的重要特征与前人的类似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数值模拟能很好地捕捉了六直叶圆盘涡轮桨的气穴现象;气穴现象会导致通气功率降低且不利于气液混合;整体气含率随转速和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但从气液混合与能耗的的角度考虑,搅拌转速宜采用200~300 r/min,表观气速为0.04~0.06 m/s。  相似文献   

19.
Fluence rate (FR) distribution (optical fiel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optimal design of ultraviolet (UV) reactors for disinfection or oxidation processes in water treatment. Since the 1970s, various simulation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ic dynamic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fluence delivered in a UV reactor. These models strive for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which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UV technology in water treatment. Herein, a review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FR distribution in a UV reactor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mai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pproache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flat-type UV detector, spherical actinometer, and micro-fluorescent silica detector (MFSD), is presented. Moreover, FR distributions in a UV reactor are compared between various simulation models and MFSD measurements. In addition,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FR distribution, including inner-wall reflection, refraction and shadowing effects of adjacent lamps, and turbidity effect are discussed, which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and avoiding dark regions in the reactor desig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n the simulation models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es for the FR distribution,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model selection in fluence calculations and gives high confidence 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UV reactors in regard to pres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对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氯苯气体的紫外光化学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该模型包含了紫外光降解反应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同时被用于预测了反应器在不同进口浓度和不同空塔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出口氯苯浓度,进而获得不同进口浓度达标排放所需要的最小空塔停留时间,为气相污染物的紫外光降解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