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同志: 炎夏气温高,农作物各种病虫害相继发生,作物农药治虫面广量大.持续时间长,广大喷药机手在烈日炎炎、热浪滚滚的午后,汗流浃背在棉花、水稻等田间喷洒农药,中毒事故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旸 《劳动保护》2012,(7):112-113
春去夏来,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但夏季的高温使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产生诸多变化,人们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极易患上一些疾病.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的常见疾病,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度过平安健康的夏季.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40,自引:33,他引:7  
2004年我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 571起,死亡136 755人.文中给出了这些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中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气象灾害(沙尘天气、干旱、暴雨洪涝、夏季高温等)、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冰、溢油)、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总结和具体评述.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状况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综述了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和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并给出了2006年10大食品安全事件.2006年中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同比分别减少12.6%和11.2%.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下降3.1%和3.0%.火灾发生222702起,死亡1517人,受伤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784468411元.2006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453.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18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hm2,上升5.9%,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hm2,上升17.7%.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比2005年上升23.8%.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全国因气象灾害共造成270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2120亿元.2006年是中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共发生17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45亿元,减少34.3%,死亡(含失踪)492人.地质灾害共发生102804起.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死亡25人,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较2005年有所缓和,但自然灾害状况较2005年严重.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状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综述了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和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2005年中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17 938起,死亡127 089人,同比分别减少10.7%和7.1 %.煤矿共发生事故3 303起,死亡5 938人,同比分别下降9.2%和1.5%.2005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0 653.7万人(次)受灾,2 47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 042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 882万hm2,绝收460万hm2.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7.3万hm2.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2亿元.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 070 km2,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 040 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 亿元.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较2004年有所缓和,但自然灾害状况较2004年严重.  相似文献   

6.
数字     
《生命与灾害》2020,(5):46-46
10年来最严重据云南水利厅信息,受降水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河道来水偏少,全省库塘蓄水少等因素的影响,云南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干旱。截至4月15日,已造成147.79万人、41.7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460万亩农作物受灾;库塘蓄水量为61.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0%。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41,自引:37,他引:4  
对我国2003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沙尘天气、水旱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夏季高温)、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冰、溢油)、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  相似文献   

8.
正夏季高温、暴雨、雷电天气增多,安全生产不利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是10条结合夏季的特征和容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点整理的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防暑降温夏季天气高温干燥,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建议老板们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尽量减少超时加班生产,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电缆沟火灾蔓延迅速,高温有毒烟雾积聚,火灾扑救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对电缆沟火灾主要特点的总结分析,得出了电缆沟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止电缆沟火灾事故的对策措施,为预防电缆沟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和单位对2020年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风雹灾害为主,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68万人次受灾,2人死亡;1.4万间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50.2千公顷,其中绝收5.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44,他引:2  
本文对我国200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包括工业事故、火灾、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地震,风暴潮、农业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沙尘暴和扬沙天气、赤潮和海冰灾害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3,自引:36,他引:3  
本对我国200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天气气候特征、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4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统计了2002年1-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71件,包括沙尘天气(16件)、污染事件(14件)、山体滑坡和泥石流(13件)、虫害(3件)以及其他自然灾害(25件).文章最后对2001年度国内的气象灾害、海洋灾害以及地质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12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总被引:3,自引:41,他引:3  
简要统计了2002年9-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57件,包括沙尘天气(3件),污染事件(10件),山体滑坡和泥石流(12件),虫害(2件)以及其他自然灾害(30件),最后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北京沙尘天气与源地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介绍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源地,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传输路径,分析了沙尘暴源地的气候要素特征及其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影响,说明了北京沙尘天气发生和加剧的原因,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境外源地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蒙古国境内,境内源地主要位于内蒙古和新疆,以及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沙源,大风,气流辐合(垂直对流),有沙源不一定起沙,但无沙源一定不起沙,沙尘暴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水,影响北京的沙尘传输路径,最主要的有两条,即西路传输和北路传输,北京沙尘天气与沙尘暴源地的春季降水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次数与沙尘源区春季大气降水量有比较显的负相关关系,北京扬沙天气的发生与沙源区冬春季降水量相关关系不显,说明北京扬沙天气起因与源区降水没有明显的关系,北京扬沙天气主要受本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传输机理及源地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尘暴的发生、传输机理及沙尘暴源地的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暴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表土质、气候条件和地表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裸露于地表的沙尘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是沙尘暴发生的重要气候因素.地面上升的热气旋和大气的环流运动是地表沙尘暴发生和传输的动力.沙尘粒子的传输方式有蠕动、跃迁和悬浮3种.沙尘的传输距离和方向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情况直接相关.沙尘暴源地一般位于大陆腹地,地域宽阔、平坦.地表土质多为沙砾、沙质土壤,地表土层裸露,土质干燥、疏松.沙尘暴源地的植被稀疏,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冬季和春季大风天气频频出现.近年来人为的破坏活动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8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总被引:2,自引:41,他引:2  
简要统计了2002年5-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139件,包括沙尘天气(3件)、污染事件(22件)、山体滑坡和泥石流(33件)、虫害(13件)以及其他自然灾害(68件).最后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害赤潮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而且给沿海地区经济和人身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开展有害赤潮的防治研究是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九五"期间我国沿海赤潮灾害的状况,初步探讨了形成赤潮灾害的各种因素,并根据国内外报道的最新赤潮防治方法,提出了针对于我国赤潮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的基础,其成果可以为救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干旱灾害系统的复杂性与非线性以及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程序、方法模型与研究内容等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动态性等发展趋势,并预测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广西苍梧马尾松林和大叶栎林的火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大面积造林的树种,也是抗火能力最弱的树种。研究了广西苍梧11龄马尾松用材林和4龄大叶栎萌芽林在正常冬季和干旱夏季情景下的火行为,用behaveplus计算了火线强度、蔓延速度、树冠火可能性等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在干旱夏季的火行为高于在正常冬季的火行为。无论是在正常冬季还是在干旱夏季,都没有出现马尾松可燃物模型的火行为一致高于大叶栎可燃物模型的情况;天气、地形、可燃物床结构对可燃物含水率有很大影响,而含水率是火行为的决定因素。虽然大叶栎被划分为难燃树种,大叶栎萌芽林的火行为高于成年大叶栎乔木林,苍梧大叶栎萌芽林在极端干旱的夏季情景有被火把点燃的可能性。如果将大叶栎萌芽林作为防火林带使用,需要经常清除林下枯枝落叶,割除黑莎草,减少细小可燃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