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庆祝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北京大学从11月19日起,举办了为时一周的“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活动。“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以“环境———绿色”为主题,进行立足北大学生包括“健康美食日”、倡导生殖健康、环保系列宣传、“绿色奥运”等内容的“学生文化节”和包括“21世纪地理科学系列学术讲座”、“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学术报告会”、“城市与区域规划”、“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环境战略论坛”等若干专题讲座的两大系列活动。十余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当代青年的使命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副会长钱征寒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思想新理论在不断地诞生,人类文明因而也在迅速地进步。这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同时也使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环保运动发起时间较早,从1991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家大学生环保社团(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算起,大学生环保运动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经历了十几年的成长。近年来,大学生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一支或多支类似的环保队伍。他们以最有活力的环保形式,活跃在当今的环保舞台上,这些社团组织不仅丰富了大学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一淼 《环境教育》2007,(1):75-76
“美境”意为“美化环境”,“行动”则表明只有通过我们身体力行,亲自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活动,才有可能实现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摘     
“为了支持环境保护你愿意做些什么?有 31%的被调查者说愿意参加环保活动;有 26%的人愿意使用环保产品;还有 12%的人愿意更多地关注环境教育。”这是在“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中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回答。这项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完成的调查报告,已于 5月下旬正式向社会公布。(本刊记者)  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组织在宁高校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为了母亲河碧水常清——秦淮河溯源水质考察”活动,从 5月 27日开始分 6个小分队,沿秦淮河的源头东屏湖、石…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8,(12):71-73
2007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团委,共同发起并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活动,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并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活动在环保部科技司、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被中国公众科技网和大众科技报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并于2008年获得了“福特汽车环保奖”中“生态文明传播奖”三等奖。在总结2007年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中国衣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10日上午,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活动"启动仪式,在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举办。来自环保部、发改委和证监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国正,介绍了"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刘国正说: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  相似文献   

8.
2001年10月底,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中日友好环保中心主持召开了“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研讨会”。会上三方代表及与会学者分别介绍了本国或本地区环境教育开展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会议期间,本刊通过沈阳师范大学的刘继和老师与日方代表小川由雅先生就其所做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交流,小川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并且还提供了许多从日本带来的相关资料。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将日本儿童开展的环境活动情况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小川雅由,日本西宫市环保处环境启发科科长兼处长辅佐、日本儿童环境活动支援协会事物局局长(以下以“A”代表)。刘继和,曾留学日本并专修环境教育,现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以下以“Q”代表)。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I6日,第一届中日环境教育信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召开。中日双方代表就日本环境教育现状,中国环境教育历程、环境教育与信息交流、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青少年在环保中的作用、大学社团在环保中的作用、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从女性的观点看环境问题、面向新世纪的环境教育等题目进行了交流与研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秘书长于富增,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安模出席会议并发言。中日环境教育交流@沈建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环境教育工作当中,广东省育才幼儿园认识到.只有教师真正拥有环保的意识,才可能身体力行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环境教育。因此,该院的环境教育基本可以划分成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12,(12):54-55
他连续多次成功组织举办的“中国生态城乡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已经形成了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绿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议题的理论架构,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思想交锋。来自《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的记者以及美国环保协会、自然之友等知名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主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出席了会议。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将文 《环境教育》2008,(1):54-55
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保总局科技委(以下简称“两委”)的委员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摇旗呐喊,为环保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为环保事业奉献光和热,是国家环保总局名副其实的“外脑”。2007年12月13日,“两委”秘书处组织两委委员进行了2007年工作座谈,这为“国家环境咨询委与环保总局科技委召开第三次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两委第三次全会圆满闭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核心提示: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中心研究员朱留财从环境政治经济视角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问题,认为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等概念的背后隐含着重大的利益图谋,突破气候变化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引导建立利己的全球环境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教育的思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叶文虎(教授)栾胜基(教授)环境教育不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而且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地球的未来。地球曾经为有了人类而感到自豪,但也为有了人类感到恐惧与不安。曾有人说,“工程师是环境的敌人”,那是因为在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并通过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共同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营造环保绿色文化氛围环境布置,学校置有中国和世界地图的彩色地面、科学家故事浮雕的墙面、科普角、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5):54-54
退休教师周美恩几十年风雨无阻,孜孜不倦地开展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她自己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环保志愿者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事行列中。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环境保护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李鹏辉 《环境教育》2009,(12):48-49
"我们希望今后加强中日韩三国青年在环境领域的交流,并将共同开展一些环保活动,这些青年活动将引领我们获得三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用行动保护我们美丽的星球。"在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项目(TEEN)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卢宇飞同学代表中日韩三国青年发表三国青年环境峰会宣言。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27—29日,国家能源环境前沿学术讲坛暨微生物地质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石化集团,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青藏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江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会/学会和政府部门等三十余家单位的代表共100余人,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