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而言,生产安全问题是与人类劳动同时存在的。在高原,对人类安全的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中的安全,这是共性的;二是高海拔以缺氧为主要环境特征的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威胁,即与低海拔地区相比,多了一个适应高原和征服自然的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1高原梗概我国高原地域辽阔,海拔3000m以上高原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约有6000万以卜人口居住在不同海拔的高原和高山匕,包括青海、西藏的全部,四j;I西部、云南北部和甘肃的东南部地区。高原往往与高寒联系在一起,一般指海拔3000m以广的地区,其气象…  相似文献   

2.
尼泊尔坐落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有147 181平方公里.尼泊尔的地形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除了南部与印度边界地区狭长的平原和一些散布在中部气候温和的谷地外,尼泊尔几乎全都是高山与丘陵,而且地势崎岖,层峦深谷相间.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尼泊尔境内气候形态差异显著,全国以海拔分为5个气候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处于海拔1 200米以下;温带处于海拔1200~2400米;寒带地区处于海拔2400~3600米;次极带处于海拔3600~4800米;极带气候属于海拔4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藏和西德巴伐利亚州鱼体内有机氯化合物的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藏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为海拔3000—5000米以上的高原.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长期以来为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所关注.中国科学院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74—1976年在西藏考察期间,采集了一批鱼样.1980年西德辐射与环境中心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农田生态环境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而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高原小麦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传统观点不能对此作出很好解释。事实上,青藏高原CO2密度低会严重制约小麦的光合作用;但高原太阳辐射强、群体结构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CO2的不足,使得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仅略低于平原地区。高原年均温低导致小麦的生育期远长于平原地区,因此,单季小麦能够更长时间地利用各种生态条件。略低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和长得多的生长期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干物质单产高于平原地区;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在高原获得了创记录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低的气压和含氧量会影响燃烧和溶剂挥发过程,进而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然而,人们对海拔3 000 m以上的燃烧源或挥发源的VOCs排放特征的认识有限.拉萨市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VOCs排放源日趋复杂.采集拉萨市机动车尾气、汽油挥发、柴油挥发、液化石油气和燃香等排放源VOCs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成分谱特征,并与平原地区的相比较.发现液化石油气VOCs排放谱以丙烷和丁烷为主,与平原地区的一致;汽油挥发中1,2,4-三甲苯占比最高,而汽油车尾气中异戊烷、正丁烷和丙烷占比高,1,2,4-三甲苯占比较低,这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结果;柴油挥发比汽油及汽油车排放具有更高占比的C7以上高碳化合物;柴油车排放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占比最高,而平原地区则是丙烯和C7以上烷烃占比高;燃香排放中OVOC占比最高,特征示踪物是乙腈,且有不容忽视的异戊二烯排放.从甲苯与苯的比值上看,汽油车及柴油车排放与平原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两地区柴油挥发和燃香排放则不同.从苯、甲苯和乙苯比例三元图上看,柴油挥发落在工业及溶剂排放区内,有别于平原地区的结果.与其它城市一样,烯烃和芳香烃化合物也是高原城市中具有高反应活性VOCs组分,二者分别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有重要的贡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城市地区不同VOCs源的组分特征与平原地区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应对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1.大气污染现状墨西哥首都大墨西哥市的大气污染近来引起人们关注。该市年平均气温20℃,相对湿度60%,周围是3000~5000米的高山,处于风光明媚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也是北美最早居住人类的地区之一。由于这里是盆地,特有的强逆温层的形成和弱风,再加上北纬20度亚热带强烈的紫外光线,对于大气污染的形成与恶化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概况 滇池是滇中高原面上面积最大的淡水高原湖泊,它是断层下陷后受浸蚀冲积而成。在云南多层性山原地貌中,它正处于海拔1600米—1900米的第二级阶梯上。 滇池地区,具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半年,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控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位于北美大陆的北半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北冰洋,西北与美国阿拉斯加州接壤,南与美国本土毗邻,总面积997.6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地貌多姿多彩,有巍峨的高山、雄浑的高原、辽阔的平原、富饶的谷地及众多的湖泊、河流和岛屿。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15,(3):10-11
<正>5月16日,回迁藏羚羊已经开始在可可西里地区活动。藏羚羊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近日,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地首批待产雌藏羚羊已成功穿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通道,正在向"大产房"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本次迁徙活动比历年平均提前10余天,是可可西里10年来最早一个藏羚羊产仔迁徙季。  相似文献   

10.
河西地区存在着降水、冰川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形式。但是,降水量是基本水源。它不仅决定和制约着河西地区的水分条件,还影响着高山地区冰川的发育.河川迳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的规律。众所周知,河西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距海洋,其间又有山脉阻隔。因而,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微弱;冬季则又处在蒙古——西伯利亚高原的控制之下,其北部也缺乏高山  相似文献   

11.
<正>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孤悬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2327万,相当于欧洲的4/5。国土面积为769.2万平方公里,东西距离约4000千米,南北距离约3860千米,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口密度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仅有3人。全澳划分为六个州和两个地区。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内陆为荒芜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  相似文献   

12.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麓,人口不到70万。地势北高南低,全国一半领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北部山区终年积雪,气候寒冷,中部河谷地段气候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湿热多雨。自北而南,气候垂直地带性十分明显。今年"五·一",笔者随团参观了中印边境的一些小国,在不丹三天的时间里,对于其绿化环保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3.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6.67%。亚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在地域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东南亚。  相似文献   

14.
云南国家公园建设走到十字路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忧参半——来势凶猛的国家公园建设热潮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海拔3800米的高山密林中,两颗秀美的高原明珠——碧塔海和属都湖相伴而卧,苍翠的原始森林、多彩的珍稀动植物以及浓郁的藏乡游牧风情,构成了这里“秀、幽、碧、灵、媚、秘”的湿地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高山、高原面积辽阔的国家,特别是青藏高原,处于我国内陆,有丰富的矿藏,在我国有重要的经济和国防地位。由于海拔高和气候条件特殊,高原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何适应高原环境防治高原病,本人就自己的经验谈一些体会。l高原环境与高原病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总是和环境保持相对的平稳状态,由于海拔高和气候条件特殊,高原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是:低氧、寒冷、干燥、太阳的辐射和紫外线强、气候多变等等。机体在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下,不断改变自己的机能和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东部平原城市水污染现状及河网结构对水污染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较高的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现状为例,结合东部平原地区河网的自然结构特征,从水动力学角度研究平原河网结构改变对地表水污染的影响,探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水动学机理,为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手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位于我省西北部的神农架,原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神农架地处我国东部低山丘陵与西部高山高原之间,属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为东西南北各地生物的交汇点,因而生物区系组成复杂,种类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对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位于新疆南部荒漠最西部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后,指出该地区畜牧业的 4个基本特点,概括了该地区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以及牧业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地处内陆,极端干旱,周围高山环绕,绿洲经济与绿洲农业发达,对该地区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深刻影响。从而作者提出了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方向与战略。指出今后应以发展集约化的平原绿洲畜牧业为主体。改革饲养方式,加强饲料生产,提高畜群生产水平,近期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要与自给性生产的发展相结合。使我国这一特殊类型地区的畜牧业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效应区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分析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指标的区域差异性,发现在相同营养物质条件下,浮游藻类生物量却有所差异,说明不同区域浮游藻类对营养物质总氮(TN)和总磷(TP)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利用SPSS中的曲线估计功能,分析我国不同湖泊区域lg Chl-a分别与lg TN和lg TP的线性方程,通过比较线性方程的斜率分析不同湖泊区域浮游藻类对营养物质TN和TP的利用效率,蒙新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lg Chl-a与lg TP线性方程的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002、0.817、0.761、0.545、0.250.lg Chl-a与lg TN线性方程的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401、1.058、0.447、0.239、0.099,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地及蒙新高原.由此可见,东北平原-山地和蒙新高原TP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TN,而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TN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TP.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浮游藻类生物量与水体透明度之间的相关性,阐明藻类生长繁殖对不同区域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湖泊中浮游藻类生长繁殖对水体透明度影响最大的是云贵高原,其次是东北平原-山地、蒙新高原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体透明度与浮游藻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四川,河南三省交界,是我国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过渡阶梯的典型地段。境内北为秦岭山脉东延,南有大巴山横隔,中有武当山展布。海拔最低仅93米,最高达3105米,相对高差3012米。在全区3863万亩土地总面积中,5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和1200米以上的高山各约占15%,501~800米的低山占40%,801~1200米的中山占30%。因大小山脉走向纵横交错,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和坡度、坡向的差异,以及众多河流的迥转曲折,而制约着本区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系等各种农业生态环境因素的稳定性,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山区农业生态系统。“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就是群众对山区这种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