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作出事故处理批复。这是在事故调查阶段和事故处理阶段形成的重要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2.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作出事故处理批复.这是在事故调查阶段和事故处理阶段形成的重要法律文书.确认调查调查报告和事故处理批复的法律属性,对于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分清事故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8,29(4):61-62
第四章事故处理 第三十二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相似文献   

4.
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调查分析成果的文字归纳和总结,其结论对事故处理和预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撰写事故调查报告是安监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结合日常的工作实践,就事故调查报告的撰写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A公司将装修工地发包给B公司(B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在承包过程中,2013年12月6日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贾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县政府依法组成了“12·6”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2月县政府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结案。  相似文献   

6.
确定事故调查组的法律地位,严格履行法定的事故调查职责,建立和谐高效的工作机制,维护事故调查组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对于查明事故情况、认定事故原因和性质、实施事故责任追究和防范事故,十分重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事故调查报告批复能否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未作出规定,再加上实践中对事故调查报告和批复的法律属性及效力存在争议,各地在执行《条例》和《规定》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四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批复结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9.
杨璇 《劳动保护》2013,(12):28-30
重特大事故的调查环节,一直被公众看作“神秘高地”。事故发生后,是如何调查原因的?调查组内有没有意见分歧?最终事故调查报告如何出炉……有多年重特大事故调查经验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二司司长苏洁,通过近期几起典型事故案例,为我们揭开了这些“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05,(12):I0013-I0015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大煤矿事故查处力度、加快事故批复结案工作进度,并规范煤矿特大事故报告和上报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近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出《关于规范煤矿特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1.
事故调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措施。从法律依据、事故分级、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主体、调查组组成、事故调查期限、责任追究、事故调查经费来源、信息公开等方面开展了我国与欧盟的事故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对比分析,剖析了我国目前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和借鉴了欧盟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并提出改进我国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前公布。网友已经注意到,在国务院批复之后,“7·23”事故调查报告全文已在国家安监总局网站发布,包括调查组成员及签名。这样的举措,为之前历次事故调查处理中所未见,显示了调查公开透明和接受公众、历史检验的自信和诚意。在悲剧已经发生、生命无可挽回之后,调查真相和追究责任,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更是对未来负责的体现。由于高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环节和部门众多,事故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事故调查报告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事故案例学习的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事故调查报告中事故原因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事故致因理论来改进事故调查报告的思路;应用24Model改进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事故原因分析,以此来验证本文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事故致因理论能够更加科学地归纳事故原因,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有效改善事故调查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建立第三方事故调查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事故的预防措施,而事故调查的独立性对此根本目的起关键作用。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设起步较晚,事故管理机制发展不成熟,与国外先进事故调查理念相比,我国事故调查机制缺乏独立性的保障,主要表现在技术调查与司法调查未能分离、事故调查报告未能完全公开、事故调查的客观性保障不足,限制了我国事故调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国外第三方事故调查的机制的优势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第三方事故调查的任务、人员编制、人员培训、责任与权利、法律义务等方面提出我国第三方事故调查机制的框架,并规划了构建第三方事故调查的三阶段进程及其主要内容,以逐步实现第三方事故调查的公正、客观、高效,更好地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务院对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同意调查组的调查处理结果,认定这起事故是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同意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并全文公开了调查处理报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生产事故频繁,重特大事故多发,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截至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27945起,死亡126760人,仅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就有11起,其中有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这种严重局面出现并能持久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对生产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是否合法、公正、及时密切相关。我国现有生产事故调查的法律依据,除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外,其余都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暂行规定或办法,且《安全生产法》只对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作出规定,行政立法层次不齐、政出多门。因而虽然这些法律规定了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与任务、调查处理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但也不可  相似文献   

17.
工业事故调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开展,而事故分析,特别是系统的分析开展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事故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单一原因-结果阶段、多原因-结果阶段、系统化分析阶段以及产业化发展阶段。事故调查和分析从最早的仅仅查找事故(直接)原因单一目的,发展到现在查找(根本)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监督执行等多个目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一种职业。事故调查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也从最初的单方面、表面、短期发展到了全面、深入和系统化。本文在介绍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发展阶段和过程的同时还将对各阶段代表性的调查方法和理论给予介绍,主要包括"鱼骨(F ishbone)图"、"领结图(BowTie)"、"直根(Taproot)图"和"三脚架(Tripod)"。  相似文献   

18.
政府领导、分级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确定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的核心是确立有关人民政府对事故调查处理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9.
陆译 《劳动保护》2004,(1):30-35
事故调查是通过收集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信息、痕迹与特征,并加以分析、鉴别与判断,从而揭示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事故调查是一个从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在这种逆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与思维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核实、分析与鉴定事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纷繁的现象、信息和面目全非的残骸,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科学的分析,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引起事故的原因,这是国外事故调查工作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调查人员应当遵循的准则。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广泛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改进安全工作,有效预防未来事故,才是事故调查最根本的目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辑一些国外重大事故调查案例。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够对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廖基任 《劳动保护》2011,(12):53-53
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34条规定: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当前有些地方已经对事故处理情况向外面进行了公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将所有的非保密事故全部公布,二是对外公布途径限于内部文件或发布单位自己的门户网站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