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592 9400382涕灭威农药的残留、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朱忠林…(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一1993,(:2)一50一53环情Q一46 描述了涕灭威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中的残留、降解和归趋以及对生物的毒性。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在环境中虽然很快降解成亚砚,并能进一步降解成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但它仍有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对生物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图l表4参15X592 9400383混合农药对拟除虫菊醋杀虫剂在水中光解的敏化和碎灭效应研究/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合肥)刀环境…  相似文献   

2.
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行为的动态模拟/朱忠林…(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4,16(6)一l一5环信X一3 详细描述了模拟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的计算机模型,并应用试验地区的土壤资料、气象资料、作物耕作资料以及涕灭威农药的理化性质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试验地区的实测结果相吻合,即在试验区的环境条件下,涕灭威在土层中的最大淋溶深度不超过60cm棉田施用涕灭威不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可以用该模型来模拟涕灭威在其他地区上壤中的行为和对地下水的影响。图3表4参15X5…  相似文献   

3.
该项主要研究了 :涕灭威对地下水污染及其污染敏感区的预测与区划试点 ;应用计算机评价涕灭威农药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拉索除草剂对地下水影响研究 ;呋喃丹在棉田土壤中移动特性研究 ;米乐尔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研究 ;环嗪酮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该课题研究密切注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 ,对农药污染地下水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在我国的农药环境管理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对防止地下水污染取得了实效。对一些有潜在危害性的农药品种 ,提出了因地制宜安全使用的有关规定。从而避免了我国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 ,保护…  相似文献   

4.
Xj92以刃201印5涕灭威复合污染体系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张清敏…(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2加1,20(5)一302一3以环图X一巧 选择了一种毒性很高的氨基甲酸醋类农药-涕灭威和一种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组成复合污染体系,以细菌、真菌、放线菌、脉酶、过氧化氢酶和呼吸强度为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测试指标,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涕灭威一SDBS复合污染体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复合体系较二者单独作用的显著效应时间…  相似文献   

5.
水中涕灭威及其有害代谢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涕灭威(Aldicarb),学名为2-甲基-2-甲硫基-0-(甲氨基甲酰)-丙醛肟,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新开发的取代有机氯农药的重要品种。它是一种高效、内吸、广谱性的杀虫、杀螨、土壤杀线虫剂,目前主要用于棉田防治害虫。 涕灭威在环境中易氧化为较稳定的涕灭威亚砜(Aldicarb sulfoxide)和涕灭威砜(Aldicarb sulfone),两者都能降解为无生物活件的水溶性代谢物。涕灭威及其亚砜和砜  相似文献   

6.
SDBS及腐殖酸对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可以促进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随着SDBS的浓度由0增加为1200mg/L,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增加了约8倍,7倍和6倍.腐殖酸可抑制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在pH值为12的水溶液中,当F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83%,50%,68%;随着H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45%,56%,22%.研究结果对受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类农药与紫外光、臭氧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超  强志民  田芳  张涛 《环境科学》2009,30(1):127-133
选择有机氯、二硝基苯胺、噻二唑、有机磷、乙酰胺、三嗪、尿嘧啶和氨基甲酸酯等8类26种广泛使用的农药,系统研究了它们与紫外光(UV254,平均光强10.8 mW·cm-2)、臭氧(4.1~6.2 mg·L-1)和高锰酸钾(15.8 mg·L-1)在 pH 7.0,室温(25℃±3℃)条件下30 min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光可有效降解杀螨酯、土菌灵、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毒草胺、莠去津、西玛津、涕灭威、灭虫威和杀线威(降解率>95%),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2.9%~77.7%之间.臭氧完全降解地茂散、敌敌畏、除草定、涕灭威、甲萘威、呋喃丹、杀线威和灭虫威;扑草通和涕灭威砜无降解;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9.0%~93.1%之间.高锰酸钾完全降解敌敌畏、涕灭威和灭虫威;有机氯类、噻二唑类、二硝基苯胺类、乙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其它农药无降解;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6.0%~88.2%之间.如果考虑饮用水处理的常规投加剂量,那么臭氧有希望去除大部分农药,高锰酸钾只能去除少数几种农药,而紫外光可能无法完全去除任何一种农药.  相似文献   

8.
农药涕灭威(Temik或Aldicarb)属氨基甲酸酯类,其化学名称为0-(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它是一种高效、具内吸作用的广谱性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涕灭威毒性较大,据国外文献报道,涕灭威对红鳟鱼(Rainbow trout)的半数致死浓  相似文献   

9.
近期,媒体爆料,山东潍坊一些地方的姜农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所产生姜不仅对人体危害巨大,而且农药还会污染地下水.即便如此,部分种植户为保证生姜产量和谋取自身利益,仍明目张胆地滥用剧毒农药,致使该地毒生姜流至全国多地,贻害百姓. 事件曝光后,全国多地均开展了行动:广州市销毁了多批次含有"神农丹"主要成分——涕灭威的生姜;南京工商系统在全市范围开展"涉嫌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生姜"专项检查行动;北京、山西和江苏等地紧急检测市场上的在售生姜.  相似文献   

10.
涕灭威、灭多威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肖瑜  金永堂  吴斌  王伟琴  庞晓露  王静 《环境科学》2010,31(12):2973-2980
研究了涕灭威与灭多威的遗传毒性.在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涕灭威与灭多威标准品,涕灭威设计0.002、0.02、0.2、2、20μg/L共5个剂量组,灭多威设计0.02、0.2、2、20、200μg/L共5个剂量组.用微核试验检测其对鲤鱼血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采用Ames试验检测2种农药的致突变性,采用彗星试验检测其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根据3种毒理学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涕灭威与灭多威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所有剂量组这2种农药未诱导鲤鱼血红细胞微核率的明显上升(p0.05);2种农药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组的2倍,但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涕灭威2~20μg/L与灭多威20~200μg/L剂量组的TA97菌株回变菌落数分别达到(129.17±17.00)、(129.50±18.28)、(109.83±10.80)和(114.17±9.37)个/皿,明显高于自发回变组(p0.05,p0.01).在代谢活化条件下,灭多威200μg/L组的TA100与TA102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为(147.83±23.29)、(275.83±20.63)个/皿,均高于自发回变组(p0.05);在彗星试验中发现,高浓度的涕灭威与灭多威均可导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涕灭威20μg/L组,灭多威200μg/L组的尾部DNA(%)、尾长、Olive尾距3个指标经统计学分析,高于去离子水对照组(p0.01).研究未见涕灭威与灭多威对鲤鱼血红细胞产生明显的染色体损伤效应,虽未见其明显的致突变性,但在高浓度下存在一定的致突变的风险,并且这2种农药可能导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因此涕灭威与灭多威污染对水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11.
涕灭威通用名Aldicarb,并有Temik等商品名称,其化学名称为0-(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它是一种具有内吸作用的高效杀虫、杀螨剂及土壤杀线虫剂,也是一种高度抗胆碱酯酶的剧毒药物,对大鼠的急性口服毒性LD_(50)为0.93mg/kg。 涕灭威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小于7d,两天后即开始被代谢为剧毒的涕灭威亚砜及涕  相似文献   

12.
涕灭威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规律.实验表明,25±1℃条件下,涕灭威在低浓度(0.2~1.5mg/L)时,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在2.0~15mg/L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描述更合理;在20~2000mg/L,涕灭威的吸附既可以用线性等温方程式也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来描述.并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60存在下涕灭威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悬浮颗粒物浓度、腐殖酸、pH、盐度及微生物对涕灭威在颗粒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在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测定其吸附常数,给出吸附等温线;并研究了它在上述四种土壤中的淋溶行为.结果表明,Freun-dlich经验公式能较好地描述灭幼脲Ⅲ号在土壤中的吸附状况.试验表明,该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新农药毗虫琳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刘惠君…(浙江大学环科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2(4)一73一76 环图X一5x592‘双刃以刃258多氯联苯在水稻田中的迁移行为/毕新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1(4)一454一458 环图X一9x5蛇2(X犯(X犯59氟氯菊醋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郭明(塔里木农垦大学基础部)…//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2田l,20(3)一155一157 环图X一巧X592 X839 .22(X犯众刀55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李桂芝…(烟台大…  相似文献   

15.
X53 9502936某有色冶炼厂周围农业土壤中锡污染因素探讨/叶雪明…(浙江冶金研究院),//农村生态环境(学报)/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5.11(l)一30~33环信Q一46 运用动力学原理和投人产出法则研究了浙江省某铅锌冶炼厂周围农业土壤中锅的污染因素。得出猪栏肥等有机肥是污染上壤的关键因子。提出了不搞稻草还田,而是采用养殖蛆绷和种植蔗类植物的方法,以达到控制锡污染和净化土壤的目的。表3参2X53 9502937土壤的PAH、污染及其生物治理技术进展/孟范平…(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土壤学进展/中科院南京上壤研究所一1995,23(x、一32~4峨 环信…  相似文献   

16.
重要的作用。较易移动的水溶态、FA结合态和交换态对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盐酸提取态汞主要包括水溶态、交换态、FA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图1表3参8X53 9703371水势与用氮量对土壤中石油降解的影响/常志州(江苏农科院土肥所).二//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7,13(1)一21一24 环信Q一46 研究了石油降解过程中,土壤有效氮的动态变化,不同用氮水平在两种土壤上对石油降解速率的影响,以及石油降解的土壤水势条件。结果表明,石油对土壤的污染没有影响土壤水势;在土壤水势为一10。一一ZokPa范围内,水势的降低没…  相似文献   

17.
X36 9703300自然保护区学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邱杨…(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7,13(1)一46~49,52环信Q一46 本文尝试把景观生态学思想融于自然保护区理论中,较系统地论述了以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格局理论、等级一尺度理论、干扰学说、生物多样性原理以及景观稳定性理论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参15X36 9703301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舒俭民…(中国环科院生态所)//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7,13(2)一1~5 环…  相似文献   

18.
X592 X53 200403321 有机氯农药在天津耕作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朴秀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2).-26-29 环图X-6  相似文献   

19.
X592 9603336灭螺药澳乙酞胺在土壤和水体中降解性的研究/蔡诗文…(中国预防医科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产卫生研究/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一1996,25(2)一110一111 环信R一45 澳乙酞胺在土壤和水中的化学、生物、水解和光解的实验室降解实验表明,嗅乙酞胺在环境中的降解是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和水中的底泥对降解起着重要作用。以两个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为澳乙酞胺降解现场实验区,当使用滨乙酞胺灭螺常用量时,在土壤中的最长半衰期为2.2h;在水中的最长半衰期为4.6d。澳乙酞胺属于易降解的灭螺药,在土壤和…  相似文献   

20.
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郑和辉  叶常明 《环境科学》2001,22(5):117-121
利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以灌溉河水为展开剂,得到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北京海淀壤土中的相对移动值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21和0.031,在河北白洋淀砂壤土中的相对移动值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47和0.032.采用不同的土壤试验,乙草胺的移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乙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与土壤的性质有关,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吸附性能越强,越不易移动.乙草胺属于移动性弱的农药品种,移动等级为Ⅱ级,丁草胺属于移动性很弱的农药品种,移动等级为I级乙草胺和丁草胺虽然同属于酰胺类除草剂,但是,由于它们的水溶解度的差异,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有较大的差别.以30mg·L-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D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展开剂,乙草胺在北京海淀壤土中的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59和0.09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从而阻止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