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以黄冈晨鸣浆纸有限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为例,该公司拟在黄冈市建设24万hm2的原料林基地,以湿地松为主要树种,原料林基地建设会对当地林业资源、陆生植被、野生动物、生态敏感区、景观、森林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规划从避免、减缓和恢复三个方面采取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以有效减轻林基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原料林基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专题。其中,林基地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是林基地生态环评的核心。主要从政策规划、土地资源条件、林地布局、生态敏感区、建设规模、环保措施等角度,结合黔东南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阐述了原料林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可行性分析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梧州市某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建设项目为例,借助3S技术分析原料林基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3S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最小存活种群”和“种群生存力分析”概念、产生过程、研究内容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步骤,并运用该理论,以敏感种豹为关键种,分析了黔北新建20万吨/年竹浆林一体化工程中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对拟建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如原料林基地远离豹的栖息地,则栖息地面积尚可满足对豹短期保护(50代)的要求。因此,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对绝大多数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可以维持的。  相似文献   

5.
制浆造纸建设项目概况 2005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制浆造纸建设项目包括:林纸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级以上纸浆项目、外商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以及包含燃煤热电站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FREP”项目)投资高、工程量大、高度一体化和集约化,项目常处在“边施五、边试车、边开车”的状态,安全风险甚大:项目以中国石化为主,外方作为顾问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团队(以下简称“IPMT”)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7.
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已颁布实施,本文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对专项规划实施的整体影响进行了预测.为谋求其健康发展并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双赢,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对于已批复项目进行后评估并对其影响实施跟踪调查、监测;省区应制定区域林纸一体规划并进行规划环评;充分利用国外木材资源发展木浆造纸;严格行业环保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管控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问题,首先基于2015-2020年的92份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调查报告和社会网络评价方法提取关键致因因素,构建市政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点度中心度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排序,并结合偏好者信息实现对20个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偏序集评价;最后绘制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认证与环境建设现状 ,强调指出生产基地环境认证和环境建设是控制农产品安全的源头 ,对我国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认证与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霍州矿区地处霍山与吕梁山之间,东至霍山大断层,西以罗云山断层为界,南至洪洞县,北以什林断层与汾西矿业集团相邻,是我国焦煤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矸石排放已成为矿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矸石山自燃后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对矿区煤矸石排放影响环境和防治对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在着重论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和基本原则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的加剧,具有可持续意义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受到人类的重视。论文采用产量-价格法、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核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结果表明: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碳库、木材和生物多样性存量价值为44543.5×108元,其中生态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24倍;在流量中,年流量价值1738.3×108元,其中年生态价值为1565.9×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172.4×108元的9倍,社会价值只有9.5×108元。论文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为西藏的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集体林权改革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监测集体林权改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在对辽宁省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改前后林农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作用较大的三个因子,研究为林权改革决策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四大林区固碳效率:测算、驱动因素及收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将林业碳汇纳入到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构建含有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在系统测算林业固碳量的基础上,对1988—2013年中国四大林区的林业固碳效率变动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效率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四大林区间的固碳量及固碳价值差异较大,固碳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南(1 870.69×108元)、东北(1 335.41×108元)、南方(842.73×108元)、北方林区(407.35×108元)。2)1988—2013年不含碳汇产出的林业生产Malmquist指数较低,为0.958;而把碳汇纳入林业产出进行考量,全国林业Malmquist指数整体有所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推动,年均增长速度为0.6%;其中南方、东北林区固碳效率处于提升状态,而西南林区和北方林区呈下降趋势。3)西南和南方林区固碳效率随时间变动呈现倒"U"型态势;四大林区中南方林区效率均值最高,为1.036,其次是东北林区,为1.020。4)我国四大林区地区间固碳Malmquist指数没有出现σ收敛,相反,还存在绝对β发散现象,即四大林区地区内的林业固碳效率绝对值和增长率差异并没有随着时间而缩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总被引:179,自引:13,他引:179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生态经济价值为14060.05×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别为2519.45×108元和11540.60×108元,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6倍。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的耦合和应用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被对积雪分配及其消融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雪和融雪作为对北方流域水文与生态具有贡献意义的两个地表过程,与森林植被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森林植被通过地表遮荫、林冠截留、改变风场格局等方式来改变林区地表积雪分配格局,同时可通过改变林区太阳辐射收支平衡、地表粗糙程度等影响地表融雪速率及其时空分异。在分析积、融雪变量与森林植被相互关系以及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林冠几何、林木空间分布、植被类型、森林经营活动等方面归纳了影响积雪分配及其消融速率的主要因素,概括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今后林雪关系、雪水文过程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空间网格化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核算森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其数量及空间分布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论文以中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以影响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的气候(气温、降水)、地形(高程、坡度)和植被因子(NDVI)为辅助,利用降尺度方法估算了1 km×1 km格网分辨率下的中国森林生物量,并从不同空间尺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生物量总量约为13.56 Pg,平均生物量密度为65.3 t/hm2,各省森林生物量总量差异较大,总量较高省份主要集中于西南和东北内蒙古地区,其中西南地区(西藏、四川、云南)最高,为4.5 Pg,占总量的33%;东北内蒙古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次之,为3.58 Pg,占总量的26%;2)在省级尺度构建的森林生物量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回归关系可用于栅格尺度下森林生物量的降尺度估算,多尺度验证分析表明网格化估算结果基本合理;3)中国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区域分异规律明显,大致以东北至西南为界,与水热条件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生物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西南地区(横断山脉)、新疆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和东南武夷山等地区。  相似文献   

19.
Recent interest i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 in the Yukon has coincided with growing public awareness of climate change,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how forestry plans are incorporating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the Strategic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for the Champagne and Aishihik First Nations Traditional Territory (CATT) and the Teslin Tlingit Traditional Territory (TTTT) are examined for evidence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For each plan,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also recognized as wa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are identif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increment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additional adaptation efforts. A typology for classify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according to how they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CATT and TTTT plans. This typology, which may be useful to any future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s on how successful these or othe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have been in addressing and managing the risk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consists of a matrix that categorizes plans into one of four types; (1) proactive-direct, (2) proactive-indirect, (3) reactive-direct, and (4) reactive-indirect. Neither of the plans available for the southern Yukon explicitly identifies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ies and actions that will be taken to reduce those vulnerabilities and manage risks. However, both plans have incorporated some examples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at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appropriate climate adaptation responses. Even in a jurisdiction facing rapid ecological changes driven by climate change, where there is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awarenes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estry planning processes have yet to grapple directly with the risks that climate change may pose to the ability of forest managers to achieve the stated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J. L. InnesEmail:
  相似文献   

20.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山  周良 《环境导报》1998,(3):35-37
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标赋分和加权平均法,对宝华山林林公园进行评价。结果认为,该森林公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较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