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报告在研究青岛市大气环境中 SO_2污染的状况、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并对污染原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本报告研究结果对青岛市大气环境中 SO_2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靖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经济繁荣城镇化建设取得成绩同时,由于工业和民用设施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却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了大量的颗粒物污染。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五年内,我国多数大型城市的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数值都呈现上升状态,这不但显示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朝着加重的趋势发展,也显示了对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治理的急迫性。2012年冬季以来,北京、天津等城市相继出现了较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中大气环境颗粒物PM2.5的指标严重超标,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青岛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主要污染因素,对青岛市大气污柒防治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青岛市大气污柒严重,是由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造成的.为此,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对策,应是以煤炭燃烧利用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北京的大气污染是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的代表,具有明显的烟煤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相结合的复合型污染特征,北京市PM2.5的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为了进一步研究北京市PM2.5的特性,对北京市PM2.5的污染特征、化学组成、源解析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颗粒物发生源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估算各发生源在造成污染中所做的贡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就以下事项作一归纳。 1.颗粒物大气污染的特征 1.1颗粒物的发生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发生源如表1所示,分为自然发生源和人为发生源。另外,从颗粒的产生过程,又分为粒子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一次生成颗粒和一旦作为气状物质被排放,经过物理、化学变化而颗粒化二次颗粒。其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两年来中国重污染天气频发,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呈现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当前环保新形势下,需要人防加技防,才能事半功倍的治理雾霾。就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来看,由于受技术条件、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大气环境质量受气象条件、外来输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治理的成效很难得到量化和具体化,从而导致参与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青岛市环保局日前出台"夏控"方案,环保部门将以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PM_(2.5))控制为重点,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夏季大气污染."夏控"活动将持续到9月30日.针对产生臭氧的两项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青岛市环保部门将继续推进石化、有机化工、涂装、包装印刷以及橡胶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强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油气污染防治设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涵义及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概念对防治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不同于颗粒物本底值。本底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颗粒物的浓度值,而背景值是个相对值,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可能已经受到了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主要包括城市本地源排放和外来颗粒物,二是颗粒物扩散的天气和气象因素。将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背景值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城市本身的排放,城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采用监测一定高度处大气颗粒物,结合气象因素确定城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次颗粒物和积聚区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应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机理研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国内对固定源细颗粒物研究还较为薄弱,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测试方法.由于基于大气环境的稀释测试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烟气排放至大气环境的物理化学过程,所以该法正成为研究固定源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基于大气环境的固定源细颗粒物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与分析,指出该测试系统应向小型化、便携式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浓度、不同湿度、不同温度固定源细颗粒物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呈现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对主要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是制定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近30个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六类源:扬尘(土壤尘、道路尘、建筑尘);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SO2、NOx、VOCs氧化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和相对贡献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大气颗粒物控制措施的实施,城市PM10污染状况已明显改善,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受关注,在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时,各类燃烧源和二次颗粒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质量的物元分析评价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评价法用大气象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应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方法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大气颗粒物PM_(2.5)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1年1~4月沈阳市环境空气中PM2.5自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1月和2月污染严重,日均值超标率达到50.0%~64.5%。1天中PM2.5有2个峰值,最大值出现在上午8~9时,次之出现在22时,15时浓度最低。冬季PM2.5污染严重的原因是冬季采暖燃煤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气象扩散条件差导致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选取某大型发电企业进行实测,根据测试数据计算颗粒物去除装置对颗粒物的分段去除效率。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91%、湿法脱硫装置除尘效率为60.51%、湿法脱硫装置出口相对静电除尘器进口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99.61%、湿法脱硫装置出口颗粒物浓度是静电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的4.18倍。此外,也依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各除尘段颗粒物去除效率的主要成因,这些成因主要包括各除尘段功能、脱硫剂与脱硫副产品的颗粒物、脱硫装置运行平稳性等,期望本研究成果能对电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关系调整、重新设计及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思路调整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人类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对其来源、组分及形成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详细的综述了这部分内容,并对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分离和分析方法都做了介绍。更深层的认识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脱除手段是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ICP-OES法测定大气和废气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波消解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相结合,对大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微波消解条件及ICP-OES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大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铝(Al)、钡(Ba)、镉(Cd)、铬(Cr)、铜(Cu)、锰(Mn)、钼(Mo)、镍(Ni)、铅(Pb)、锡(Sn)、锶(Sr)及锌(Zn)等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对方法的检出限进行了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0.04 mg/L;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测定,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59%~7.14%之间;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测定,质控滤膜中各元素的回收率在89.6%~119%之间,颗粒物参考物质中各元素的回收率在85.1%~107%之间,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 TSP、污染源废气实际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自然通风对办公室内气溶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办公室间歇开窗自然通风可降低空内颗粒物和微生物的浓度,用TSI公司的气溶胶自动分析仪和FA-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上午9:00室外大气颗粒物浓度高于室内,不宜开窗;10:30左右,室内颗粒物浓度增高,开窗自然通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类型已由SO2与PMIO混合型污染,逐步转变为以扬尘为主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通过对我市市区空气质量状况、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提出控制或削减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物元分析法,在大气污染普查基础上,以郑州市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的数据为准,构造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求出关联函数值,进行了大气监测点的优选,并与用模糊聚类选出的点位相比较,来验证郑州市目前已有测子丫建立的合理性,并以此证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pollution in China has attracted much public attention. Occasionally, th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sharply in a short time period, which is defined as a “particulate matter explosive increase”. Heavy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not only reduces visibility but also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human health. Hen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iscover the caus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explosive increase. During this campaign, th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free radicals were measured at a tall building on the campus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itionally, we examined a series of chemicals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particulate matter explosive increase in a smog chamber to determine its potential factors. Then, we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particulate matter explosive increase in the presence of free radicals. We found that, among the potential inorganic and organic sources analyzed, a mixture of organic and SO2 in the research region had a major effect on particulate matter explosive increase. Moreover, free radical oxidation has a large effect, especially in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particul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