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故经过本钢炼铁厂1981年7月五高炉停炉大修。煤气系统见附图。在停炉控料前先“预休风”,割断炉顶φ800毫米放散阀帽和进行除尘器沙封。休风按长期休风程序进行,除尘器清净了沉灰。7点30分开始驱逐除尘器系统煤气,8点10分高炉炉顶点火休风完毕,9点整停止除尘器荒煤气管道蒸气,接着打开除尘器切断阀上人孔,在阀上进行煤气测  相似文献   

2.
谢军  罗春祥  许小菊 《安全》2010,31(2):22-23
2008年12月24日9时许,唐山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当班工人共44人,共造成44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高炉煤气泄漏造成中毒、爆炸等事故是高炉炼铁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某钢铁公司气烧石灰窑生产现场发生一起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作业人员3人死亡,附近高炉上料休息室6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291.23万元。通过使用高斯烟羽模型对事故高炉煤气泄漏扩散范围进行模拟计算,应用计算结果还原事故发生场景,进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你好:高炉煤气净化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高炉煤气净化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煤气泄漏。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主要预防措施有:(1)常压高炉的洗涤塔、文氏管  相似文献   

5.
某钢铁厂一炼钢区域在3个月内多次发生煤气超标报警,但难以准确发现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全面收集报警资料,深入一炼钢区域检查,查找分析煤气超标原因,排除了炉顶部位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密封不严泄漏、带煤气作业以及系统异常情况下紧急放散等可能因素,得出煤气报警与炼钢转炉煤气熄火放散存在较大关联的结论,并组织了柜前事故煤气管放散和转炉放散塔熄火放散或燃烧不充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一致。最终给出了完善煤气放散点火系统、增加红外线火焰温度监测报警的技术对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炉旋流除尘器在检修时,打开顶部眼镜阀,煤气可能外泄.分析了高炉煤气的性质、特点.距离眼镜阀40 m处的煤气放散塔对除尘器的安全使用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二、高炉煤气生产 (回收)与净化安全高炉煤气生产(回收)净化的一般流程是:在热风炉被加热到1000℃左右的热风,通过混风调节以恒定温度送入高炉与炉料进行炼铁反应,产生含炉尘浓度10~40g/m~3的粗高炉煤气,通过上升管、下降管进入重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12日,我厂发电分厂在停炉抢修2~#锅炉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的锰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致使6人中毒,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1.事故经过 12月10日,发电分厂有人发现距2~#锅炉约15m的停用煤气管道放散管顶部冒少量煤气,估计是发电分厂煤气进口水封失效所致,曾电话要求锰铁分厂将高炉煤气出口之水封注满水,以切断煤气泄漏;12月12日3时许,厂煤气转送站发现该站高炉煤气压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镇江焦化厂专业技术人员,打破常规,首次采用明火就地烧除法,消除焦炉回炉煤气管堵塞,获得成功,有效保障了焦炉安全生产。这一安全技术成果在镇江市冶金工业局召开的合理化建议成果发布会上获一等奖。 焦化行业的焦炉回炉煤气管(横管及支管)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被焦油和硫化物等堵塞,造成煤气流通不畅,炉温下降,影响正常生产。过去发生这类情况,往往是采用蒸气吹扫或者是将堵塞的管道拆除,至室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SHXF35-1.25/250-AQ型锅炉炉膛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通过对现场破损情况、燃烧控制系统、控制线路等分析着重阐述了锅炉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燃烧器前控制阀门机械故障和控制系统失效,导致鼓风吹扫过程中大量高炉煤气泄漏进入炉膛,当炉膛内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进行点火操作,高炉煤气遇明火瞬间发生炉膛爆炸事故。结合实际应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燃高炉煤气锅炉安全使用的建议和相关措施,对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兴菊 《劳动保护》2002,(12):36-36
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CO气体)是钢铁企业在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回收和利用。但是,由于煤气的特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其中毒机理为:CO气体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血红蛋白转变为碳氧血红蛋白,此时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致人缺氧死亡。某厂近年来连续发生数起煤气中毒死亡事故,反映出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和安全防护措施上的不力。笔者就其中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产和使用煤气的工业炉窑在检修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考虑到烟囱高度引起的抽力,忽略煤气管网是一个“连通器”,从而导致煤气中毒或发生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现介绍2例。  相似文献   

13.
高炉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条件:形成煤气中毒区、人在中毒区、煤气进入呼吸道。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要想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必须针对造成事故的各个条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生了中毒事故,应采取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柳钢主要煤气种类为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其中焦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为6-9%,高炉煤气为10-30%,转炉煤气高达60—70名:接触煤气,特别是高炉、转炉煤气,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各单位应用一氧化碳报警仪在煤气作业岗位进行监控,自1991年启用一氧化碳报警仪以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比未使用前大大减少。起到较好的监控效果。随着柳钢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煤气发生总量增多、综合利用煤气的生产设备增加、煤气危险源点普遍存在。需要大量的一氧化碳报警仪进行监控:但是,对一氧化碳报警仪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公司按OHS体系贯标要求。落实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的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煤气既是钢铁厂的副产品,又是重要能源,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它们的有效发热成分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遇到火可引起爆炸,又能引起中毒,所以在煤气生产、净化、输配、储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煤气事故发生。煤气事故主要有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这里主要介绍煤气中毒的危险性以及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检测监控报警技术装备现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武钢大容积焦炉使用高炉煤气加热的安全管理办法 ,通过对焦炉地下室、煤气交换系统、加热集散系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确保其开工初期到正常和平过程中无中毒、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厂过去在高炉煤气取样过程中,由于大量高温矿粒喷出,烧伤人员和烧坏衣服的事故屡有发生。为此,自行设计安装了取样防护箱,收到了良好效果,安装一年来再没发生类似事故。防护箱系用厚6mm的钢板焊制,外接在取样阀门上。它在煤气流方向加上两道防护板,外防护板开-φ25mm的小孔(略大于取样管直径),内防护板50mm的圆孔上设有翻板。取样时,取样管推动翻板向上翻转,取出取样管,翻板即自动下落盖住圆孔,挡住煤气流。这样,球阀喷出的高温气流,经两道防护板阻隔而折流向下,通过下挡板的作用又折流向后,从而保证煤气取样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林铁合金总厂,1993年4月24日清理锰铁高炉备用煤气洗涤系统文氏管积灰时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 当天早班,负责清理该文氏管的2人,1人监护,1人进入文氏管内进行清理工作,至9时左右,因已接近出铁时间便暂停清理。待高炉出铁完毕,热风炉放完灰后,2人再次登上平台,仍由1人在管外监护,另1人进入管内继续清理。当后者进入文氏管约数十秒钟,监护者突然嗅到浓烈的混合  相似文献   

19.
正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煤气可分为水煤气、半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煤气的使用在工业中非常重要,在所有的工厂事故中,煤气事故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最易造成群死群伤。防范煤气事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保证煤气设备设施的完好。本文主要根据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煤气设备设施的有关条款,结合煤气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列举了煤气设备上常见的一些  相似文献   

20.
江西氨厂自1979年以来,建立生产计划科、设备管理科、安全技术科联席会议制度,每星期六由安技科召集,对一周来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互通情报,统一认识,防止了三科之间遇事互相扯皮的现象。三科互相协作,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 以往,在事故管理上,安技科管工伤、爆炸等事故,生产科管操作事故,设备料管设备事故。各管各的,有时连事故统计数字也对不上号。自从建立了三科联席会议制度以后,大家共同负起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出了事故,一起分析,共同吸取教训,协力落实改进措施。一次,水汽车间发生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