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谢军  罗春祥  许小菊 《安全》2010,31(2):22-23
2008年12月24日9时许,唐山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当班工人共44人,共造成44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高炉煤气泄漏造成中毒、爆炸等事故是高炉炼铁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炉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条件:形成煤气中毒区、人在中毒区、煤气进入呼吸道。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要想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必须针对造成事故的各个条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生了中毒事故,应采取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12日,我厂发电分厂在停炉抢修2~#锅炉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的锰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致使6人中毒,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1.事故经过 12月10日,发电分厂有人发现距2~#锅炉约15m的停用煤气管道放散管顶部冒少量煤气,估计是发电分厂煤气进口水封失效所致,曾电话要求锰铁分厂将高炉煤气出口之水封注满水,以切断煤气泄漏;12月12日3时许,厂煤气转送站发现该站高炉煤气压力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你好:高炉煤气净化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高炉煤气净化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煤气泄漏。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主要预防措施有:(1)常压高炉的洗涤塔、文氏管  相似文献   

5.
煤气既是钢铁厂的副产品,又是重要能源,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它们的有效发热成分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遇到火可引起爆炸,又能引起中毒,所以在煤气生产、净化、输配、储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煤气事故发生。煤气事故主要有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这里主要介绍煤气中毒的危险性以及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检测监控报警技术装备现状。  相似文献   

6.
广西柳钢主要煤气种类为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其中焦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为6-9%,高炉煤气为10-30%,转炉煤气高达60—70名:接触煤气,特别是高炉、转炉煤气,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各单位应用一氧化碳报警仪在煤气作业岗位进行监控,自1991年启用一氧化碳报警仪以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比未使用前大大减少。起到较好的监控效果。随着柳钢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煤气发生总量增多、综合利用煤气的生产设备增加、煤气危险源点普遍存在。需要大量的一氧化碳报警仪进行监控:但是,对一氧化碳报警仪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公司按OHS体系贯标要求。落实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的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武钢大容积焦炉使用高炉煤气加热的安全管理办法 ,通过对焦炉地下室、煤气交换系统、加热集散系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确保其开工初期到正常和平过程中无中毒、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何兴菊 《劳动保护》2002,(12):36-36
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CO气体)是钢铁企业在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回收和利用。但是,由于煤气的特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其中毒机理为:CO气体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血红蛋白转变为碳氧血红蛋白,此时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致人缺氧死亡。某厂近年来连续发生数起煤气中毒死亡事故,反映出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和安全防护措施上的不力。笔者就其中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焦化企业焦炉地下室一般都存在高炉、焦炉煤气管道及各类煤气附件,涉及到的煤气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等.通过对焦炉地下室涉及到的煤气危险特性的分析.依据相关标准提出焦炉地下室煤气安全要点,为焦化企业焦炉地下室煤气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SHXF35-1.25/250-AQ型锅炉炉膛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通过对现场破损情况、燃烧控制系统、控制线路等分析着重阐述了锅炉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燃烧器前控制阀门机械故障和控制系统失效,导致鼓风吹扫过程中大量高炉煤气泄漏进入炉膛,当炉膛内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进行点火操作,高炉煤气遇明火瞬间发生炉膛爆炸事故。结合实际应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燃高炉煤气锅炉安全使用的建议和相关措施,对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宝银 《安全》2003,24(2):15-15
1煤气中毒的概述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气一般含有20%以上的一氧化碳、少量的氢和甲烷,发热值一般为2900KJ/m3—3800KJ/m3,其中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5mg/m3时人在4h—6h内中毒,在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h内中毒,12500mg/m3时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你好!煤气输送中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煤气输送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煤气泄漏,易发生爆炸、中毒和窒息。(2)未定期对厂区内煤气输送管道进行监控,易发生爆炸、中毒和窒息。主要预防措施有:(1)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切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你好!冶金企业发生煤气泄漏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发生煤气泄漏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发生煤气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主要预防措施有:(1)煤气区域操作室、休息室配备固定式煤气报警仪。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2月5日凌晨2时56分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2 200 m~3)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175.532万元。事故经过2018年2月3日,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松山公司)按计划对7号高炉(2 200 m~3)G037插板阀进行更换;4日21时左右,更换作业完毕进行检漏;5日0时30分左右漏点处理完毕;2时40分左右,能源环保部告知炼铁厂高炉分厂,能源环保部所有检修项目已经完成,具备引送煤气条件;2时56分许,能源环保部2  相似文献   

15.
煤气排水器是一种用于收集并排出煤气(燃气)管网中的冷凝水、积水和污物的附属设施,也是确保煤气输送管网和用户使用安全稳定的重要设施。但在日常中经常会出现因排水器水封高度不足或缺水导致煤气排水器击穿,引发大量煤气泄漏,甚至是发生人员中毒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在管网末端,因为煤气中冷凝水的析出较少,排水器内极易发生缺水现象,经常需要人员对该设施进行巡查并进行补水,带来很多潜在的事故风险。因此,重点研究了如何设计卧式煤气排水器的自动补水装置,希望从本质安全考量,有效解决煤气末端用户排水器缺水可能引发的煤气泄漏、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密闭空间作业中因煤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造成多人死亡的事故屡有发生,在事故救援中,有些又因施救人员的盲目和无知,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伤亡人数剧增。笔者从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救援原则,为同类生产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是一座装备先进的大型高炉。1991年建成投产。1994年9月19日,连接煤气上升管和除尘器之间的煤气下降管,在距离除尘器23.1m处下沿,出现宽达75mm的裂缝,高压煤气向外喷射。如裂缝继续发展,将发生上百吨重的钢管从几十米的高处落下,或煤气爆炸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及时对煤气管采取了抢修和加固措施,控制了事故的发生。为了评价这些加固措施的可靠性,研究加固后的煤气下降管会不会继续下弯,导致新的断裂,在高炉恢复生产过程中,对煤气管进行监测,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你好!煤气发生炉检修中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煤气发生炉检修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检修时未安排监控人员,易发生中毒和窒息。(2)检修时未对电源开启装置进行隔离,易发生中毒和窒息。(3)检修前未通风排出剩余燃气,易发生中毒和窒息。  相似文献   

19.
正煤气具有中毒、着火、爆炸三大危害,在工作和生活中极其危险,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在冶金行业中,煤气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等,几乎覆盖到了各个生产单元。本文根据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相关内容,对照  相似文献   

20.
正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煤气可分为水煤气、半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煤气的使用在工业中非常重要,在所有的工厂事故中,煤气事故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最易造成群死群伤。防范煤气事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保证煤气设备设施的完好。本文主要根据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煤气设备设施的有关条款,结合煤气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列举了煤气设备上常见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