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的农药使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上海市郊大棚生产中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揭示了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农药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所使用农药的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危险级农药仍在使用,而高效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品种很少;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较高,超标率可达10%;食用受农药污染蔬菜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主要为绿叶蔬菜,农药主要是甲胺膦。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现阶段的农药环境污染主要与农药的生产、使用及管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有机氯农药禁用后我国农药生产使用的特点、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农药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环境影响、对人体危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经常通过喷酒农药防治病虫害,达到蔬菜生产的高产和稳产。文中采用了气相色谱法,对鞍山市郊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鞍山市郊有机磷农药的污染状况,提出了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适合大棚蔬菜的农药评价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使用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共筛选出77种适合于大棚生产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其中杀虫剂35种,杀菌剂25种,除草剂17种。为使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应优先使用高效农药,最理想级的农药用量为〈49.5g/hm^2,理想级为〈163.5g/hm^2,被评为危险级和较危险级的23种农药,不应在大棚蔬菜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1 概述农药是农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生长调节剂、熏蒸剂和保鲜剂等的总称。我国生产的农药已达2 0 0种左右 (不包括农药混剂 )。按化学结构特征 ,农药可分为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氯农药、菊酯类农药以及无机类等农药。由于农药门类品种较多 ,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单元反应过程和单元操作过程十分广泛 ,凡化工单元反应如氯化、氧化、还原、硝化、氨化、磺化、歧化以及单元操作如反应操作、抽提、萃取、蒸馏、分离、冷凝、干燥等均有涉及 ,既有连续生产(如光气生产 ) ,又多是间断性生产 …  相似文献   

6.
汤建明 《福建环境》1997,14(4):20-20
农药在生产、销售和使用中因管理不严而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该文阐述了加强技术监督,规范农药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及管理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及管理现状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单正军,朱忠林,华小梅到1990年,我国生产各类农药148个,年产22.6万吨(药品),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以杀虫剂为主,产量达17.8万吨,占总产量的78.7%,杀菌剂占11.1%,除草剂占9...  相似文献   

8.
兰溪农药厂制订防灾抗灾应急救援预案浙江省兰溪农药厂陈耀南兰溪农药厂位于兰溪市城镇北郊,厂区附近人员密度大,全厂面积12万米2,是以生产化学合成农药为主的中型化工企业,产品和原料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由于化工特点所决定,加之近年来新工人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9.
农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及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药本来是指农业生产中为防治病虫害所用的杀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菌剂的统称。现在,农药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农药使用的范畴,农药还广泛用于公共卫生、家庭卫生等方面。1993年,世界公共卫生方面所用的杀虫剂就高达106万吨。农药并非特效毒药,它几乎对所有...  相似文献   

10.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保证企业全面发展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公司尚荣昌宋东升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原宁阳农药厂为核心层改组而成的国有农药化工企业,是一个以农药生产为龙头,拥有7大系列50余个规格产品的集团化企业,是全国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产基地和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8,自引:3,他引:55  
从农药的急性危害和长期、潜在效应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主要特点,分析造成农药环境危害的因素,指出调 整农药产品结构和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是当前有效控制我国农药环境危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土壤中农药的分析及其降解途径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土壤中农药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的应用研究概况,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华北地区北京、太原、呼和浩特和石家庄4个城市生活污水中的21种农药浓度,计算了污水中的农药残留量,结合蔬果加工因子和蔬果消费量,近似推算城市蔬果上的农药残留量,评价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4个城市的生活污水中,石家庄21种农药的综合千人均残留量最高,为454.89mg/(千人·d),呼和浩特最低,为63.69mg/(千人·d).所检测的21种农药中,多菌灵的残留浓度相对较高,为224.22~1328.07ng/L,千人均残留量为49.98~424.98mg/(千人·d),多菌灵在4个城市的农药残留中占比均最高,为51.35%(北京)~93.43%(石家庄),其他占比较高的农药包括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这体现出华北地区蔬果农药使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根据生活污水中的农药残留推算蔬果农药残留量,石家庄多菌灵的蔬果残留量最高,为5.04mg/kg.北京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的蔬果残留量也相对较高.通过日均潜在摄入量与每日允许摄入量比较,这些农药残留的长期健康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农药污染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在作物上的消解规律和农药起始残留浓度的研究建立了农作物农药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其评价因素选用农药起始残留浓度,农药消解速度,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间隔期和评价标准等4个参数。应用此方法评价了常用农药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的污染程度,得到了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0种农药在14种作物上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药的消解速度是有差异的。其消解速度,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有机氯,百菌清与DDT相近。同一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消解速度也有明显差异,主要与作物比表面积、生长系数等因素有关。农药在设施作物上的消解速度较露地作物缓慢,且残留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农药在贮藏作物上的消解速度相当慢,这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6.
湘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采集了湘江流域51个样品,用AES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HCB)、滴滴涕(DDTs)、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有机氯农药(OCPs). 结果表明:HCB和DDTs的检出率为100%,氯丹和灭蚁灵的检出率较低,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未检出,说明HCB和DDTs曾在湘江流域广泛施用. w(OCPs)平均值为145.49 μg/kg,其中w(DDTs)占w(OCPs)的90.9%,且有些土壤样品中w(DDT)/w(DDE+DDD)较大,说明DDTs曾作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杀虫剂施用过,并且近期仍然有输入. 农药残留量与农药的施用量成正比,农药施用量高的衡阳地区,其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最高. 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不同,表现为旱地中的残留量高于水稻地,蔬菜地中以辣椒地的残留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中均匀布点,采集土壤样品75个,对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表明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μg/kg、52.76μg/kg,含量范围分别在1.35—803.72和2.73—1036.90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广州地区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较高。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六六六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滴滴涕在菜园土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而农药污染问题以废水最为严峻和突出。现有农药废水防治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对于不同的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体系。在此研究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出发,研究建立了农药废水治理技术筛选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SPE-HPLC检测谷类中多种残留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同时检测谷类作物中氯嘧磺隆、快杀稗、灭蝇胺、苯噻酰草胺、甲氰菊酯五种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5种农药在0.02-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4-0.9997,该方法存0.02-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施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中施用时,由于实际用量低,加上作物的沾附、土壤与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及其存在形态的变化,其实际浓度与毒性已降低到对稻田养鱼及邻近鱼塘的水生生物不再有危害的程度。描述了溴氰菊酯在整个模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消减规律。研究了溴氰菊酯在不同加工剂型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鱼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特点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