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保护学经历了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两个阶段。生态保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对生态有意识的保护,属于环境科学和应用生态学,包括自然保护、农村生态保护、城市生态保护。科学基础包括生态学、农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但专门的学科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学科体系中生态监测与调查是基础,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评价是关键,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是重点。  相似文献   

2.
王行坤 《绿叶》2014,(10):47-52
生态思想家蒂莫西·莫顿在《生态思想》中认为,人类彻底以人的形式改造了自然,世界已然终结。我们需要"往大处着想"去思考人与人以及人与非人存在的关系,人与非人存在处于同一个共生网络之中,共享着一个世界,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在这个意义上,不存在一个与人对立的大写的自然。莫顿通过对自然的去自然化,想象了一种新的生态学——黑暗生态学。他所做的是对"自然的资本主义人性"进行去自然化,号召一种更关注他者、包容他者的康德式伦理学。然而,为了提出一种真正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的生态观,黑暗生态学或许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在经济与政治制度上进行更为艰难的思考。从这个意义来说,生态思想依然处于来临之中。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六日至十三日在南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许涤新、于光远、马世骏、侯学煜等同志,以及从事自然科学、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共一百二十七人。会上讨论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根据十二大的文件精神,用生态经济的观点探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问题。生态经济学是与一门生态学和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从学科的作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生态环境进行着各种物质交换。协调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人类需要开创"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研究从系统生态学、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循环经济的生态学理论渊源,概述了由此衍生出来的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与产业生态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生态行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行政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行政学分支学科,学术界常常将其与行政生态学相混同。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行政的发展历史、理论渊源、定义、基本内涵进行阐述,使其区别于行政生态学,希望能够对生态行政学科的建立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6.
在简述文明、生态学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一些原理,重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改变,生态文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学的原理,如限制因子原理与生态幅理论、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生态保护,我们公民做的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我们还可以从中实现自我和相互学习。公民生态学,最早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Krasny教授及其同事提出,是一门强调公民自下而上的适应与转型的环境管理学科。2008年康奈尔大学成立了公民生态学研究实验室,2015年春季,开始在慕课(MOOC)上开设公民生态学课程。在Krasny教授的学生李悦博士的努力下,中国的学员也得以有机会通过微信公众号(Cornell CEL)免费学习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学的角度说,“环境”是指某一区域内的生物学、化学和自然因素的总和。人作为生态中的一类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但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只有人具有知性,是高度智化、社会化的生物,从人文主义者到当代思想家无不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自然,人也是环境评价的主体。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似乎与生态学意义上的人与其他生命具有平等关系的观点相悖,甚至成为肯定人的利己倾向和人类行为的任意性的理论根据。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和掠夺由来巳久,征服与主宰大自然的妄念至今还支配着人类的行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过程。那么,一  相似文献   

9.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生态体育的产生不仅经历了生态、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还受到学校体育多维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体育的发展经历了生物有机体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展,人类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等三个阶段。探究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能为体育更有效的发展提供保障,而且能为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隐侠 《绿叶》2011,(10):111-115
生态学是工业革命以来兴起的一门学科,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理解,自然而然成为生态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生态学在不停地发展,生态学家对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唐丽  章靖 《环境教育》2024,(5):76-77
<正>让学生以“生态”为切入点,在“生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生物科学、生态学、化学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特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探索,促进学科融合。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普洱市一地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积极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等国家、地区政策号召,普洱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从儿童视角构建课程、整合主题,融合学科;结合日常校园生活组织活动践行环保,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取向;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实现生态课程与德育实践的对接。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它能够超越狭隘的个体、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引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优秀的人类核心道德。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态环境地质学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南,以人类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原理、现代人地关系思想及生态伦理学为科学技术观,从地质科学角度对“主态环境地质学”等术语的定义及生态环境地质调研的内容与任务进行了探讨。认为生态环境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具有客观实体性质的生态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确认了全球社会-生态问题(过度消费,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并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重点要关注精神、道德、心理、生理和人的智力开发(而代替以消费为导主的理念)。讨论了人类发展指标不足所涉及到的因素(寿命预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出了测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指标,即:健康人口的比例。生态效率也被建议作为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精神,根据生态中心立场(社会-生态幸福)。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体制政策而实现环境和人类健康、公平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欧洲"生态学校奖"项目是由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倡导的一个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项目,现已遍及50余个国家。该项目从1994年发展至今,"生态学校"在建设与评价上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欧洲"生态学校奖"项目的建设和评估内容与特点,阐述对"生态学校"的几点认识,为未来我国学校参与该项目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3):16-16
产业生态学是生态产业的学科基础。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相互关系。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相似文献   

17.
产业生态学是生态产业的学科基础。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相互关系。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并持续利用。生态产业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主要有十点,即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柔性结构、功能导向、软硬结合、自我调节、增加就业、人类生态和信息网络。广西贵港目前正在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即是按以上十点原则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摇篮、环境创造孕育了人类,人类又变革开发了环境,人类是组成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必然参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和信息流。当前,人口、食物、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问题,陷人类于困境之中。人类生态学就是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文化,它具有沟通现在与未来的双向性。本文分别阐述上述困境的形势,并指出缓解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加强环境意识和生态文化教育。创立生态文化的目的在于协调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期待已久的新疆生态学会今天正式成立了,我代表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会对新疆生态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疆生态学会的成立不仅是新疆生态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生态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因为新疆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新疆自然条件特殊,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别异,新疆的生态问题富于独特性,不同于其他省区。为了认识在不同层次上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种人类活  相似文献   

20.
余谋昌 《绿叶》2014,(2):11-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它由社会全面转型实现。价值观作为世界观的核心,对社会转型起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型——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