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分解CO2,SO4和NOx技术--脉冲活化一次全部分解CO2、SO2和NOx有害气体。应用超高压脉冲在ns内使气体全部成为活化分子。在定向作用下,分解成无害单一原子气体分子O2和N2气,单质固体微粒S和C。在以Ni为母体的B种催化剂下,大幅度降低了活化能。在180℃的常压条件下分解率均在75%~90%。  相似文献   

2.
应用超高压窄脉冲模拟治理工业烟气(常压、烟气温度180℃).CO_2、SO_2、NO_x分解率均在80%以上,把有害气体分解成单一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O_2、N_2和单质微粒S、C;同时收尘效率高达99%.是工业上治理烟气污染的高效、低成本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脉冲活化一次全部分解CO2、SO2、NOx及同时除掉烟尘技术。应用超高压窄脉冲使反应器内有害气体全部成为活化分子,在定向作用下分解成无害单一原子的气体分子N2、O2,单质微粒C、S;粉尘充分荷电,在超强电场作用下除掉粉尘,它成为C、S的载体。在180℃常压条件时,在以Ni为母体B种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大幅度降低,分解率为75%~90%。   相似文献   

4.
高能等离子体分解CO_2气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治理温室气体CO_2,本工作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利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的高能量(20~50eV)非平衡等离子体作用于CO_2气体分子,使CO_2分子化学结合键断裂,在定向化学反应作用下,将CO_2气体分解成单原子气体分子O_2和单质固体微粒C。CO_2分解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炉膛吸着制度射(FSI)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相结合同时脱除SO_2和NO,在夹带流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在800-1200℃下喷射石灰石/尿素吸着剂或石灰石/铵盐吸着剂能同时脱除SO_2和NO。石灰石/尿素吸着剂表现出最高的脱硫脱硝能力,当Ca/S=2和N/NO=2时,其SO_2和NO脱除率分别能达到90%和80%。主要的NO脱除是NH_3与NO反应生成N_2所致,少量的NO脱除率(10%)是在CaSO_4的催化下,CaO与NO反应生成Ca(NO_2)_2的结果。本文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脱硫脱硝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研究了[SO_3 ̄(2-)〕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半胱氨酸的再生。实验表明:烟气中SO_2可以全部脱除;随[SO_3 ̄(2-_)]的增加能增大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对NO的吸收,但有一定限度;氧化产物胱氨酸可用H_2S/SO_2/OH-(Na_2S/Na_2SO_3)体系还原为半阶氨酸。使此过程循环,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温度、SO_2浓度、颗粒大小、石灰石类型和样品的微观结构影响着直接硫酸化反应过程。这一反应过程能用缩芯模型来描述,并对SO_2具有一级反应特征。本征反应和产物层扩散控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是85.2kJ/mol和41.5kJ/mol。在800℃、2000ppmSO_2和反应101min的条件下,Igzlaberga和Forsby石灰石的CaCO_3转化率分别可达84%和72%。在初始2min内已煅烧石灰石(CaO)的硫酸化反应速率与石灰石的反应速率稍高,随后二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对脉冲放电烟气除尘与脱除SO2和NOX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的结果表明,烟气中的飞灰对SO2和NOX吸附脱除2%~5%,吸附脱除量随着飞灰浓度和烟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为4Wh/Nm3和烟气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小于3秒,飞灰与水蒸气的协同作用使SO2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23%和33%。同时,脉冲放电使反应器对飞灰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收集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9.
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条件下CO2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常温常压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对温室气体CO2的活经与轮,分别考究了纯CO2气体,CO2-H2,CO2-CH4体系中CO2的轮。纯CO2气体放电,CO2主要分解为CO和O2,CO的选择性在70%以上,随着脉冲电压峰值的增加,CO2转化率,CO2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分解SO2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应用等离子体分解有害气体SO2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总结出SO2浓度,气体流量以及烟气温度SO2分解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脉冲叠加正、负直流电压产生的等离子体分解SO2的能耗和分解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耗能低,SO2分解率高。每消耗1kW·h电能可分解1.61-1.97kgSO2气体,分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氨与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除SO_2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氨与等离子体脱除SO2的协同效应,对比了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在氨气注入前后SO2脱除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单独作用时,SO2脱除率仅为9%~15%,而氨与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时,SO2脱除率可达90%以上(f=1.0).并从化学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氨与脉冲电晕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SO2脱除率的原因,还考察了氧含量、温度对协同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察中高温热处理对含氮沥青基活性碳纤维[PACF(NH3)]脱除SO2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1100℃尤其是在1000℃下热处理可显著提高PACF(NH3)脱除SO2的能力.当在30℃下模拟烟气中SO2、O2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002ml/ml、0.1ml/ml和0.1ml/ml,气体流动速率为100ml/min时,0.25g的3种不同比表面积的PACF(NH3)完全除去SO2的时间分别从热处理前的0.25h、1h和1h延长到热处理后的1h、2h和3.5h,SO2穿透后的稳态浓度从热处理前的73%、54%和38%下降到热处理后的32%、24%和10%.脱硫活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增强了PACF(NH3)对SO2和O2的吸附作用,加速了SO2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考察Cu2O、CuO、Cr2O3、Fe2O3、MnO2、Ni2O3、V2O5等金属氧化物对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分析了NOCOCO2N2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Fe2O3、Ni2O3、CuO等对NO的去除显示出较强的催化作用。金属氧化物存在条件下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较为复杂,NO/CO气相直接反应、低价氧化物对NO的还原作用、金属氧化物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及金属氧化物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等都可能存在。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以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为主,而Ni2O3的预还原试样对NO的直接分解反应表现了极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PAN-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ACF-PAN(ACF-活性碳纤维、PAN-聚丙烯腈)和改性处理的ACF-PAN吸附SO_2,借助IR、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ACF-PAN改性处理及吸附SO_2前后表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型ACF-PAN吸附SO_2的活性中心为表面结构中的含氮官能团以及引入的金属氧化物,其吸附机理是活性氮催化或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从1990年起开展了SO_2和NO_x,两个项目的环境空气监测质控考核,迄1995年,有53个单位的374人参加了考核,SO_2和NO_x的考核合格率分别为89.5%和94.3%。NO_x考核步骤简单,干扰因素少,而不同浓度的SO_2考核合格率则相差较大。此项考核目前有项目单一、局限于实验室方面,以及操作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环保局增加短期SO_2标准美国肺协会(ALA)曾于1992年控告环保局,要求重新审查SO2标准。按照法院规定的审议SO2国家地面大气质量标准(NAAQS)的期限,美国环保局长CarolBrowner于1994年11月批准了对SO2标准的三项增订,...  相似文献   

17.
烟气中SO2/NOx同时吸收催化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同时脱硫脱硝的要求,对以CUO为主要活性组分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过程进行研究,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分别为450℃和2h。当反应温度为400℃,空间速度为2×10^4h^-1以及CuSO4/CuO摩尔比和Cu/S分别保持在1.46和0.83以上时,SO2和NOx的脱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燃料消费、燃料的含硫量和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因子,计算我国各地区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结果指出,我国原煤含硫量为1.12%。1990年全国SO_2和NO_X的排放量分别为1751.8万t和842.2万t,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即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浙江。这些地区平均排放强度大于7t/km ̄2·a。还估算了全国1950~1990年SO_2和NO_X历年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酸雨与大气中SO_2的污染王国华,陈桐伦(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酸雨是一个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复杂的降水污染现象,SO_2又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对某年产10万吨硫酸厂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厂每年向大气排放废气量约16亿标准立方米,其中S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张晋华  王雷 《环境科学》1999,20(3):26-29
测定在室内培养情况下南京水稻土中挥发性含硫气体的释放。结果表明,该土壤中产生H2S、羟基硫(COS)和二甲基硫(MDS)气体,当土壤中加入胱氨酸后,检测到甲硫醇(CH3SH)、二硫化碳(CS2)、COS、H2S和MDS气体,除DMS之外,这些气体的释放量随胱氨酸添加量而增加。据此推测,水稻土中胱氨酸的分解可能是CH3SH、CS2、COS、H2S等4种气体产生释放的来源之一,在厌氧条件(充氮淹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