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直接影响林农的生态保护行为,而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对林农的生态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林农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行为间起到了中间作用。据此,提出林区农户生态保护管理的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2.
贵州毕节,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过去由于人为的破坏,使这里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年人均纯收入仅一百多元。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贫困地区极为关注,多次到毕节视察,倾注了满腔热情。1988年,国务院决定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把脱贫致富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为毕节地区解决人口、生态、贫困三大难题指明了方向。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里出现了奇迹,近300万农民在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中摆脱了贫困,这是西部开发的序曲,是可持续发展的动人乐章。本刊特稿《毕节变奏曲》再次向人们揭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了首批33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使较大生态空间斑块形成闭合区域,在空间属性上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和单一性,并加以有效保护,使生态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屏障。从现有文献和同江市"多规合一"实践看,由于历史遗留、追逐利益和监管不力等诸多因素,生态空间甚至核心区域内有耕地和较大面积的生活聚居区挤占生态空间,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可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迁出生态空间居民工程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路径实现生态空间完整性。与此同时,采取加大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空间完整性的认识、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及加强中俄生态保护合作等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利益补偿的法律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长江流域水生态补偿实践主要以水质、水量和水能三类可量化的流域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形态出现,是"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模式,其目标利益是流域整体生态保护效益,通过政策或区域政府间的协议、以财政转移支付为手段完成政府、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利益传送,其实质是一种行政治理措施、是基于权力的利益矫正,并没有将该补偿资金精确对应到真正的利益供应主体或受害主体,也就没有完成利益归宿的最终分配。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利益补偿应当在效益补偿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保护产权利益补偿"模式,使生态保护利益从生态效益的结果行为端向原因行为端传递;产权主体特定性的识别,产权利益行为(增益或损益)与流域生态效益的连接,以及涉水产权法定即利益法定是构建长江流域产权利益补偿的法律要素。  相似文献   

5.
何喆 《环境教育》2023,(9):39-41
<正>学校教育应当转变传统德育与智育相分离的观念,采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融合,进而建构生态文明在学科内、学科间、超学科的三重维度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关乎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是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结果表明:1国外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环保计划或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后农户参与该政策的意愿及其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研究提供研究视角、研究体系和方法借鉴。2实质上,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农业补贴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3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测度模型,探析不同模式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的异质性,进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开展多层面和不同尺度的典型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未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五年来,安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时提出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在有一种危险的趋势,就是退耕还林政策在停滞不前。有许多地方,以造福民生为理由,肆意扩张本来需要退耕的土地,或者默许农民继续耕作山坡地。好像田地面积扩张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得到了保障;农民种的地多了,民生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似的。  相似文献   

9.
<正>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10.
赵亚虹 《环境教育》2013,(12):34-34
洛阳市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个中心,广泛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行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1.
明晰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既是健全我国生态补偿政策体系、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的关键,也是调动各方生态保护积极性、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现实需要。本文首先评述了关于生态补偿价值目标的研究进展,认为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欠缺,亟须补充;其次对于国际上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选择,从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农民减贫脱贫、推动城乡生态公正以及提高农民生态参与意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反思国内生态补偿价值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与价值目标导向:①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面向多元价值目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②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④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公正;⑤加强生态补偿政策宣传激发公民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直接从退耕还林中受益的农民,已经由“要我退”成为“我要退”。在造林前普遍进行的必须要达到高标准的“水平沟”整地中, 习惯于在黄土丘陵上粗放耕作的农民,学会了在黄土地上的精雕细刻,并且告诉我:“这水平沟就是树娃娃的摇篮,可以挡风还能够拦截地表水,这叫蓄水保墒,根深叶茂。”和林的“水平沟”2.4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环境是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角,应认识政府与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角色,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可持续。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失衡问题凸现。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广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推动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安徽省岳西县正处于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对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持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靠什么整合西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西部开发的长期战略,就是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幸福的新西部。如果没有一个创新的机制,是很难实现这些目标的。其次,在今后五到十年,要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取得明显进展,新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   要建立一个创新的经济,必须要有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西部大开发不能走传统的老路,要依靠科技力量,走市场化道路,立足本地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包括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以及各种市场制度的创新。   西部开发,建设创新经济,产业上要发展技术经济、生态经济。21世纪的全球经济是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经济,技术的投入和含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西部大开发,也不能偏离这一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一是要加快信息开发,这不仅有利于西部的对外开放,也有利于提高西部经济的信息化程度;二是要发展有地区特色的科技优势,如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应用技术;三是要发展生态、环保以及服务型经济。西部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过去的生态和资源破坏都很严重,因此要采取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四是对传统工业应采用高新技术进行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对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五小”企业实行破产关闭。……  相似文献   

16.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毕节人奏响了这动人的变奏曲,这是开发祖国西部交响乐章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落后省份,承担了保护自身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法律法规、基金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好消息     
《环境教育》2012,(10):8-8
三江源9.5万多名农牧民饮水困难得解决青海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8月底,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三江源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实现了局部改善,区域内9.5万多名农牧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据介绍,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退牧还草4936万亩,治理黑土滩300万亩,防治鼠害8796.5万亩,退耕还林(草)9.8万亩,封山育林292万亩;完成生态移民14477户、70724人,建设  相似文献   

19.
图说这五年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后,安徽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将打造"生态文明的安徽样板"摆在重要位置,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个生态文明的安徽样板呼之欲出。时代催人奋进,使命激荡人心。五年惊艳再回首,我们从表情包里为安徽环保点赞;喜迎十九大,我们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去拥抱环保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干流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退耕还林(草),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机遇面前,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尤其是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阐明在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退耕还林(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草)对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论述退耕还林(草)应掌握和处理好改善生态与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方式的关系,探讨退耕还林(草)中合理的林草比例及科学的林草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