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疆环科院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的子课题——《天山北坡经济带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于201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等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充分肯定了本课题取得的成果,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达到了结题要求。课题组在收集大量资料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社会经济与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区域生态环境状况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思路,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RS/GIS技术解译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为信息源,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结果得出: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呼图壁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沙湾县、石河子市、奎屯市、玛纳斯县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米泉市、阜康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良好、一般及差的县市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9.8%、27.89%和32.29%。这种生态环境质量分异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靳银燕  王莉 《新疆环境保护》2010,32(3):29-33,37
根据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位优势以及北坡地势南高北低、干旱少雨等地理气候特点,结合乌昌地区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目标,将乌昌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北部荒漠防护林。对构建片、带、网相结合的绿色屏障,阻挡沙漠南移,改善乌昌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为解决干旱地区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做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面临开发与保护的巨大挑战,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流域式生态共同体,区域统筹协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根本关键。本研究导入区域协同治理理念,提出构建梯度式渐进学习环境协同治理框架,并采用数据进行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的多情景测度与评价实证检验了梯度间以及梯度内部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的潜在影响。最终,从中央、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提出梯度式学习视野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美丽中国生态位维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运用构建的美丽中国生态位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1—2015年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上具有可行性;(2)长江经济带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和综合生态位因区域不同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分为高值区、中值区、低值区三大区域;(3)长三角区域、长江中游区域和长江上游区域因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生态位匹配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4)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生态位空间差异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7月下旬,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同意,由自治区环保厅、科技厅、科协主办,新疆环科院、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办公室、自治区科协院士工作办公室共同承办了第二届"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院士新疆行活动。7月24日-8月1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科院、东华大学等单位的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气象局等单位的15位专家,围绕"塔里木盆地周边区域沙尘治理""新疆纺织服装工业绿色发展"、"准东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三个主题开展调研,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重大  相似文献   

8.
喀拉峻草原被联合国专家誉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美草原”,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新疆天山》的组成部分。该地有着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是天山中部北坡典型代表地段之一,是原始西天山五花草甸草原和野生珍稀动植物的基因库,建立喀拉峻自然保护区有深远的科学及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状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精髓。目前,总磷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水体首要污染指标,总磷超Ⅲ类的断面比例达到18.3%,主要的一级支流中,沱江、清水江、岷江、乌江总磷平均浓度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上下浮动,污染相对较重;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主要受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影响,主要涉及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同时结合总磷污染特征分析,提出了涉磷工业企业治理、磷矿管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防治、规范监测方法等治理措施,为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袁合涛 《四川环境》2023,(1):196-202
汉江生态经济带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使生态与经济同步高质量发展,笔者在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汉江生态经济带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效,实证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出以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交易、生态技术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高质量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化发展机制和洁净化责任管控机制。可以为汉江生态经济带或同类区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打好自治区"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遵照国家要求,安排部署《"乌—昌—石""奎—独—乌"区域及伊犁地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21-2022年行动方案》和《新疆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专项任务,在巩固和扩大"乌—昌—石"、"奎—独—乌"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伊宁市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控,加大天山北坡区域大气污染同防同治力度,旨在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已经近两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沿线省市的发展质量,更是全国范围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进展与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统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空间管控、绩效考评等角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和主要途径。研究发现,地学调查与评价是做好地质遗迹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和创建的重要依据。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核心地位。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用系统思维统筹治理。从法治视角指出,丝路经济带生态治理的举措是打造"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区域协同不仅强调区域治理的过程和效用,还强调通过区域治理达成的内部同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和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用机理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单向链式作用路径,资源消耗强度、贫困差异和生态环境质量为最关键因素。②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响应"跳跃式作用路径,产业结构为最关键因素。③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状态—影响—响应"的中断式作用路径,生态资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化为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内陆干旱区的湿地则因其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更具有巨大保护价值。艾比湖湿地在我国内陆荒漠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其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一系列以土地荒漠化为代表的生态逆向演替,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锐减的生物多样性使其不可更新资源的能值投入远远超过其可更新资源,同时,肆虐的盐尘严重危害着天山北坡经济带甚至更远地区工、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能值角度评价环境的贡献,注重其生态效应,以期引起人们警醒,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技术扩散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环节,也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有效措施。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对城市工业企业生态技术扩散效率进行测算,分别从整体和区域异质性角度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企业生态技术扩散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规制与生态技术扩散效率存在倒“U”形关系,环境规制对生态技术扩散效率还存在多重影响路径,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在影响路径中分别起着中介作用,且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的链式中介显著。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工业集聚和生态技术扩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因区域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为此,依据研究结论及环境规制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永续绿色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全国工业主体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足迹赤字较大且产业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将较少涉及的区域分工因素纳入到空间模型分析框架,以探究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虽然我国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能源足迹强度和产值变化状况表明长江经济带能源利用的集约度在增强;(2)长江经济带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呈空间正相关关系;(3)长江经济带区域分工对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具有抑制作用,而其他控制变量则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均GDP对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的贡献度最高;(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三方面均存在着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郁冬梅 《四川环境》2022,(2):207-212
农村生态建设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环节.生态法治建设作为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经济带中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带动长江经济带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例举案例、分析现状份研究方法,以皖江城市带农村地区为切入点,列出了当前该城市带农村生态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连云港市香河生态园1700亩水产养殖塘尾水,秉持"节水、节能、高产、优质、生态、美丽"理念,构建31.7万m2(475亩)湿地—塘生态净化系统;采用"自然沉淀+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塘湿地"工艺,削减水体污染物、改善水质,实现尾水回用和无害化排放,保障区域水生态环境和水源地水质安全。项目的实施响应了区域居民的消费升级新需求,探索了区域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对我国其它地区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是未来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也将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机会,更是关系到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从城市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城市人口、经济、污染分布的不平衡和分异性分析,利用已有的经验研究结论,找到识别国家战略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核心问题的依据和判断标准,最终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市、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