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防治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环境污染,推动医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全面调查VOCs的排放源头、排放方式、防治措施,对比分析了各种末端处理技术的优劣,确定了医化行业有机废气(VOCs)防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飞灰吸附非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检出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厂燃煤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SOX、NOX 及多环芳烃类 (PAHS)污染物。本文通过贵阳电厂飞灰吸附有机烃类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首次发现并检出了大量非PAHS 类有机污染物 ,其中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非有机酸类化合物 ,从而证明燃煤过程是上述非PAHS 类有机污染物形成和排放 ,尤其是酸雨前体物质之一———有机酸生成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丰富了关于煤粉燃烧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生成排放的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都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由于TOC的测试已经仪器化,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在用COD和TOC作为评价水质的共同指标的同时,考虑逐步过渡到以简便、快速的TOC测定代替费工耗料的COD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国内外对各种有机物COD和TOC的转化率以及各种不同水体两者的相关性均作了不少的研究,并对制订各自所研究的水体的TOC排放标准,提出了建议。我们对化工局所属三十家有机污染排放大户的总排口废水,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上海树脂厂、天原化工厂、上海焦化厂和染化二厂等的排放废水的COD和  相似文献   

4.
采用车载式尾气测量系统对国Ⅱ、国Ⅲ、国Ⅳ轻型汽油车在实际道路排放的尾气进行样品采集,并采用GC-MS、GC-FID对尾气中烷烃、烯烃、苯系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的VOCs排放因子随排放标准的提高显著降低,国Ⅱ、国Ⅲ、国Ⅳ3种车型的排放因子分别为49.62、21.65、6.72mg/km.苯系物占测定VOCs组分的比例最高,占到总VOCs的47.43%~60.52%.由排放的VOCs估算获得不同标准车型的臭氧生成潜势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24.64~234.14mg/km和13.24~125.32mg/km.在对国Ⅲ车型进行的不同速度的实验结果显示,轻型汽油车尾气VOCs排放因子及相应的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均随实验车速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城市有机混合垃圾经模化后,在过剩空气系数α?2,温度在700~900℃条件下焚烧的气态排放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呈碱性,主要污染物NH_2的排放浓度最高.HCl次之,NO_x<100ppm,SO_x<1ppm,H_2S<10ppm.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VOCs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质彬 《广州环境科学》2009,24(4):22-24,31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类复杂成分挥发性有机废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该类有机废气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并且出口浓度达到国家现行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对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今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困难的状况,开展了利用管式炉焚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实验。研究了工业废液及苯酚溶液在不同气氛、温度下的燃烧效率、COD去除率、NO_x及SO_2等排放特性。研究表明:焚烧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温度越高,燃烧效率和COD去除率越高;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生成的NOx主要是快速型NO_x。  相似文献   

8.
特非那丁格氏工序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合理工艺,使生产过程废物最少化是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分析特非那丁格氏工序污染物产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将过去排放的有机溶媒回收套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并开展臭氧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VOCs的排放.结果表明:沥青VOCs的组分组成以烷烃和OVOCs为主,正十一烷、正十二烷、乙醛、庚醛为沥青排放VOCs的高排放物质.OVOCs和芳香烃是沥青臭氧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烷烃和芳香烃是沥青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沥青VOCs对人体健康存在明显风险,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间二乙苯、1,2,3-三甲基苯、反式-2-乙烯,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苯、乙醛、三氯乙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齐山大道海绵化改造为例,将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内降雨和超标雨水两个标准下雨水排放系统设计有机衔接,探讨解决城市道路雨水排放和径流污染控制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设计方法,以期为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化学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其产生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由此出现的技术是环境友好的技术。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绿色化学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几乎每都直接与化学和化学工业污染污染有关,如何减少化学和化学工业所造成的污染是许多环境保护工作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内涵,提出了实施绿色化学理论教育和绿色化学实验教育的具体措施,绿色化学及绿色化学教育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物理化学与环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化学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污染中的化学规律。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被运用到环保中 ,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污染的形成机理 ,研究O3层的破坏机理 ,为环境检测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This review gives an introduction into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describing in the first part general principles, focusing on terms lik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self-assembly, and supramolecular function. In the second part those will be illustrated by simple examples from our laboratories.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s the science tha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the world of molecules and nanotechnology.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occur between 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which by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self-assembly form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entities. It is also termed the "chemistry of the noncovalent bo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is based on geometrical complementarity based on the "key-and-lock" principle with nonshape-dependent effects, e.g., solvatization, being also highly influential. Self-assembly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well-defined aggregates. Hereby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arget ensemble is controlled by the symmetry features of the certain building blocks. Finally, the aggregates can possess special properties or supramolecular functions, which are only found in the ensemble but not in the participating molecules. This review gives an introduction o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nd illustrat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by recent examples from our group.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利用教学中的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而使学生们重视环保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吸收了传统化学化工、环境、物理、生物、材料和信息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代表了化学化工科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及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阐明了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绿色化学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角度来重新和改革传统化学。文中评述了近年来对原料、化学反应、产品、催化剂和溶剂的绿色化开展的一些主要研究及目前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流层二氧化硫光化学氧化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三维非静力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相连接构成一个数值模拟系统,模拟了中国地区对流层臭氧与其前体物的分布以及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模式扬地面源排放、大气输送和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反应和云雨过程。结果表明:日间,O3浓度主要由NOx和NMHC的源排放和光化学反应过程支配,大气辐射是光化学反应强弱的决定因子,其强度可使SO2、O3和SO4^2-的生成浓度呈现不同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的O3对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化学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受NMHC浓度的影响很大,较高浓度的NMHC使O3浓度上升,但同时增加了对OH等自由基的消耗,使SO2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quantum chemistry comput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f multi-air-staged combus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oxygen in the combustion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coal char. In the reaction pathway,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happens first, and is followed by NO adsorption. Afterwards, the ring-closure reaction takes place, leaving the nitrogen atom trapped in the inner char molecule. This reaction route effectively inhibits NO formation and achieves the aim of controlling NO emissions. In the staged combustion experiments, the consumption of O2/NO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CO2 concentration. The quantum chemistry computation successfully interprets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trends displayed in multi-air-staged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20.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是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运用一套原理和理论来减少或者消除对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利用的一门学科。绿色化学工艺的目标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原料、产物、副产物、溶剂和试剂等的产生或应用。催化技术是绿色化学工艺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手段,简要介绍了绿色化学与催化的关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典型实例,并列举了几种新型绿色催化剂,详细分析了其环境友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