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部分国家环境教育立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欧洲环境教育政策框架 环境教育在欧洲国家法律和文件中是广泛存在的。这种广泛存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环境教育进入欧共体议事日程之时。1988年,在当时的欧共体教育部长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一项专门针对环境教育的决议。决议在强调了环境教育与培训在实现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开展指导原则,其目标是“增进公众的环境问题意识以及环境问题解决意识、为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和谨慎合理利用资源建立基础”,指导原则包括四条: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产;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环境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无论是产业环境还是生活环境 ,要可持续性优化 ,就必须重视其中的关键因素———教育。21世纪既然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1世纪的环境就应当是可持续优化的环境 ,21世纪的人就应当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人 ,那么21世纪的教育就应当是能满足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就必须实施全民教育 ,其中包括而且应该包括环境教育环境问题首先是教育问题环境问题曾是人类在20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之一 ,也是人类面对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所共同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环境解说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解说是解说和环境教育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解说开始认识到可以通过对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解说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这样便促使了环境解说的形成和发展。现在环境解说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生态中心等场所。自200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王民教授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做了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北京思博学校环境教育中心.北京动物园等环境解说案例研究。本刊希望通过对环境解说理论与实践的介绍,达到推进我国社会环境教育开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对环境教育进行立法,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环境教育法应当如何在法律体系中进行定位。对于整个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从环境法和教育法两个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元楣  王民 《环境教育》2009,(11):17-20
一、澳大利亚联邦层面的环境教育行动计划 澳大利亚在环境教育领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环境教育政策方面出台过不少有关的文件,如2000年发布的“为了可持续的未来: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这部行动计划强调了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在内各机构组织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合作;特别关注原住民及其生存环境;提出环境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环境问题上而应注重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教育既要遵循教育整体系统的发展规律,又因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这包括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全球性、科学性、综合性、道德性、多样性、实践性。 环境教育的社会性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人类长期向大自然掠夺索取造成的。人类在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中,逐渐认识到,在造成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 (如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等 )中,总是以人类活动为开端,又以对人类的影响为结果的。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解决与人类自…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事业关注的重点之一。美国和日本的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在总结两国立法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教育法制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环境教育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国外环境教育立法 国际上,最早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是美国,它早在在1970就已公布了环境教育法,后又在1990年重新出台了国家环境教育法。目前国际上对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立法的国家有美国、巴西、日本和菲律宾四个国家。我国台湾地区也已公布了环境教育法草案并已提交讨论。而在尚未对环境教育立法的国家中,也有一些通过各种方式对环境教育进行了法律约束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是当代以至今后人类面临的一个比突出的问题,环境的恶化一再提醒人类必须善待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全民的环境意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的基础前提,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环境教育创新模式:浅谈高师环境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借助于教育手段 ,使学生认识环境 ,了解环境问题 ,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 ,逐渐养成爱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可见 ,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 ,又是国情教育 ,更是人类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因此 ,环境教育的开展和普及 ,有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作为创新教育的排头兵 ,环境教育自身也必须进行改革 ,构建创新模式。具体做法为 :一、组织创新的教学内容1…  相似文献   

1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环境教育在这其中又是如何发挥及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环境保护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环境教育与实践,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概念、历史和现状、基本原理、特点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我国环境教育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以推动我国环境教育法尽早出台,为环境教育事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教育不仅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系统在环境教  相似文献   

14.
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由于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某种滞后,所以必然会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对各种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前文第6条指出 :“历史已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为了现在和将来的世代 ,保护和改善环境与和平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已确立的基本目标一样 ,是人类的至上目标 ,而且它又是与这些基本目标相协调而实现的目标。”即宣言强调指出了“发展”和“环境”必须相互协调。同时宣言还指出 ,为保护和改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育是不可欠缺的。以此会议为契机 ,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是人类重大的共同课题达成了共识。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因而饮食文化作为以饮食为载体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全部物质文化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任何文化都要依托于一定的环境,饮食文化也不例外。饮食文化在受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要对环境产生反馈作用,尤其是饮食文化中的糟粕引发了种种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无疑是人类自身。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饮食文化,并从饮食文化这一视角来开展环境教育,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饮食文化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一直令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我们也应深  相似文献   

17.
辛晶 《环境教育》2009,(3):59-60
学术界已经公认了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质,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此观点,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也对此加以肯定。我国近年来也不断推行渗透性环境教育模式,即环境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各学科教学过程的渗透。这种特点是由环境教育的特性决定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交叉知识成分,因此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需要一系列学科知识作为背景,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内涵。  相似文献   

18.
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 《环境教育》2000,(4):8-8,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加强环境教育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领域 ,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 ,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历史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 ,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历史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挖掘目前的各种历史教材只是史实的罗列 ,还缺少对…  相似文献   

19.
赵丛君 《环境教育》2014,(11):13-15
2014年11月4日,来自环保部和当地政府的官员、国内著名环保专家等50位代表齐聚在厦门召开的环境教育立法研讨会,就如何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国家环境教育立法,环境教育法的制定方式、方法、机制与平台进行了交流、研讨。发言内容涉及我国环境教育的方方面面,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贺领 《环境教育》2013,(7):69-70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地沙漠化严重、气候异常、"白色污染"随处可见、野生动物减少和森林被砍伐等问题既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又制约和影响到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