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6年11月8日至11月30日,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对南通华盛港口有限公司一只2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B罐)进行了开罐检验。在无损检测中发现了累计长约420mm的四条裂纹,对缺陷部位进行了返修处理。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所对某液化石油气站3台32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贮罐进行定期开罐检验。检验项目有内外表面检查、安全附件检查、壁厚测定、磁粉探伤、着色探伤、射线探伤抽查、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在检验过程中,当对1号罐进行磁粉探伤时,磁痕显示,封头与筒体环焊缝内壁热影响区处有3条裂纹,其裂纹部位及尺寸如图。 该台贮罐投入运行时间为1988年10月,罐体材料质16MnR,产品规格直径2400 × 7540毫米。壁厚封头20毫米、筒体18毫米,设计压力18千克力/厘米~2。罐体焊后,进行200~250℃保温两小时的消氢后热处理。该罐检验前为在役状态,实际运行3年。…  相似文献   

3.
(1)概况 某单位1台生产型号为WNS2.8—1.25/95/70-Y(Q)湿背式三回程锅炉,在投入运行的第3个供暖期回燃室(燃尽室)管板发生裂纹、泄漏事故,随即停炉。经现场检验和表面探伤,该高温管板出现2处孔桥裂纹,裂纹由焊趾处引发向管板孔桥区扩展,长度均约8.0mm,深度较浅,约0.3mm,裂纹端部呈圆钝形,2根烟管管端裂纹泄漏,锅炉受压件内部结水垢,腐蚀现象较严重,水垢厚度在(2.0-4.0)mm,管板和烟管水侧水垢达3.0mm,覆盖率80%。  相似文献   

4.
干燥罐是天然气加气站内核心设备。在定期检验中发现大量环向分布的表面裂纹缺陷,深度1mm~3mm不等。对裂纹部位取样分析,分别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检测,探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钢管热轧成型导致微裂纹萌生;容器制造时的热处理为微裂纹扩展提供了条件;容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工况导致了裂纹的扩展。最后从设计、制造、检验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压力容器球罐的首次开罐检测过程中,在焊缝两侧工卡具焊迹处发现有大量裂纹存在。本文从裂纹特征、裂纹处理和裂纹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1000m~3液化气球罐进行开罐检验时发现的焊缝内表面裂纹的成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球罐的宏观检查及材质分析、裂纹产生的环境及机理分析;同时对球罐安全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钦 《安全与健康》2001,(z1):22-23
介绍16MnR钢制液化石油气球罐开罐检验内表面焊接接头经常发现裂纹的概况,分析硫化氢应力腐蚀裂纹本质上属焊接接头氢致裂纹,指出通过给内表面焊接接头进行铝涂层改性防护,可避免液化石油气球罐产生裂纹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波 《安全》2007,28(8):36-36
某氯气使用单位有一台氯气缓冲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该罐在检修中从底部排污阀排出380kg酸液,判断罐体内可能有较大腐蚀,随即进行了内外部检验. 检验结果为,罐体外表面完好无腐蚀.对罐壁50点测厚,在距下封头与简体连接环缝80mm~220mm范围内壁厚减薄较大,测厚值在1.8mm~6.1mm之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台07MnCrMoVR高强钢1000m^3球罐的磁粉检测的情况,对检验中发现的支柱角焊缝裂纹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型球形贮罐开罐检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安全、可靠、经济、省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我厂1986~1988年间,曾先后开罐检验了6台400m~3的贮氧球罐和2台2300m~3。的贮氮球罐,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标准化作业程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获得了劳动部门和检验单位的好评。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开罐作业标准化 1.工程计划的管理模式使用球罐的单位按生产要求、设备状态、检修(检测)力量的均衡来确定开罐检验计划和工作量安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一个常压储罐底板泄漏检验案例出发,结合不同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论证了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高频导波检测技术和开罐漏磁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在常压储罐底板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发现2处疑似泄漏信号的可疑区域,为下一步开罐复核缩小检测范围,高频导波检测、漏磁检测各锁定1处缺陷位置,经真空试漏判断为漏点位置,为常压储罐开罐检测和在线检测提供了又一实际的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HITEN610U2材料制造的5000m^3球罐定期检验的项目及方法,对检验中发现的内外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按照姬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对处理后的凹坑进行了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13.
(1)概况 鞍山市岫岩县某企业有生产轮胎用的硫化罐多台.2001年7月经县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检验9台(于1998年投用).发现4台罐高压进水管或高压出水管与下封头连接的角焊缝部位开裂:2004年又检验硫化罐18台(于2001年投用),发现同部位角焊缝开裂的有11台.开裂部位见图1。  相似文献   

14.
在用液化石油气储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多为表面缺陷,在定期开罐检验中,使用得最多的表面探伤就是磁粉探伤。磁粉探伤容易检出表面裂纹缺陷。但现场操作随意性较大,人为因素很重要,对缺陷检出的干扰和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在正确执行JB/T4730.4—2005前提下,正确选择液化石油气储罐开罐检验的内表面焊缝磁粉检测工艺,对缺陷的检出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1基本情况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特检院)在对某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使用单位)的1台中和器进行投用后首次开罐检验时,在容器内壁发现多处点腐蚀,特检院及时将此情况通知使用单位,引起了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并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参与分析工作。该台设备是2006年6月投入使用的,其运行的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碱法造纸蒸球轴头与极板角接焊缝、球壳对接焊缝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快开门式硫化罐广泛用于橡胶行业。罐口、齿环选用铸钢材料的硫化罐在定检中常发现裂纹,在首次检验中甚至发现缩孔等缺陷。由此,硫化罐定检中对铸钢件的检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1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危害1.1 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单独进行操作,由于技术不熟练可能因误操作造成事故。1.2 阀门操作(开、关)后未进行复查。可能造成误操作。如应开3~#罐错开成4~#罐,未确认阀门是否关闭严密就离开,有可能窜液,此时若开另一个罐进行作业时,未关闭严密的罐就会进液,检查不及时就会造成贮罐冒顶(贮罐容积全部被液相充满)事故。1.3 未执行“进液前、进液中、进液后应对液面计进行三次检查”中的任何一次。进液前不检查液面计,无法确认贮罐液位及能否容纳进液量;进液中不检查液面计,无法  相似文献   

19.
球罐的不停机检验正成为定期检验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实际检验案例中的所用的声发射、TOFD、超声波等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比对,并在缺陷检出率、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进而论证不开罐检验的检验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开罐检验方式的科学性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卧式内燃锅炉的内部检验,发现回燃式卧式内燃锅炉前管板与锅壳筒体采用T形接头,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3.7.2条要求,随对T形接头角焊缝进行渗透探伤检测,发现右侧角焊缝有一长15mm的裂纹。经过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认为高温区采用T形接头是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在对该型式锅炉内部检验时要对T形接头角焊缝增加无损检测项目,并要求使用单位尽快更换锅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