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人们在紧张的劳动或剧烈的运动后 ,会感到浑身肌肉、关节酸痛、精神疲乏。为了尽快解除疲劳 ,恢复体力 ,有人就买些鸡、鸭、鱼、肉、蛋等大吃大补 ,以为这样可以补充因疲劳造成的营养损失。其实 ,这样做非但不会解除疲劳 ,恢复体力 ,而且还会危害身体健康。现代营养学证明 ,鸡、鸭、鱼、肉、蛋等动物食品中 ,含磷、硫、氯等酸性元素较多。这些食品进入人体后 ,能与多种酶起作用 ,氧化成带阴离子的酸根留在体内 ,使体液呈酸性 ,这类食品称为酸性食品。另一类食品如蔬菜、水果、豆类、茶叶、咖啡等、含无机物钾、钠、钙等碱性元素较多。该食品…  相似文献   

2.
1.空腹不能吃柿子。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曾在手术中发现大如拳头的胃柿石。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3):48-48
一到春季 ,不少人会出现一种总是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被作“春困”。“春困”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 ,它能引起各种事故。如汽车司机出现“春困” ,在驾驶车辆时 ,就会因昏昏欲睡和头脑不清 ,造成判断失误而发生车祸 ;生产第一线的工人 ,如果出现“春困” ,再加上机器轰鸣声 ,会产生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 ,其危险性会更大。克服“春困”现象的有效办法是坚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晨起床后用冷水洗脸 ,然后做广播操 ,打打拳 ,跑跑步 ,或到野外散散步 ,呼吸些新鲜空气。因为野外空气中富含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一、焦炉烟尘中的主要危害物据报道,焦炉每炼1t 焦炭约产生9kg 烟尘.其中煤尘占5kg,其余为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化物及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3—甲基胆蒽、7,12—二甲基苯并(a)蒽、二苯并(a,b)蒽、二苯并(a,h)芘、二苯并(a,i)芘、茚并(1,2,3—cd)芘等。目前,人们评价焦炉烟尘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是苯可溶物 BSO、粉尘及苯并(a)芘BaP,我国以评价苯可溶物为主。苯可溶物  相似文献   

5.
一到春季,不少人会出现一种总是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冬天,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血流量减少,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而进入春天后,随着气温的暖和,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因而一时无法适应.便出现了“春困”现象。  相似文献   

6.
苯是一种特殊气味的无色易挥发液体。苯在工业上一般用作为燃料、化学试剂和溶剂。由于苯会散发出很毒的易燃蒸汽,故在工业使用时有严重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1)可产生急性麻醉作用,并对皮肤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从而产生急性中毒现象;苯的显著特性是能损害长期接触者的造血组织,导致不同程度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和慢性中毒。2)引起火灾和爆炸。苯蒸汽在很大的浓度范围内可与空气形成易燃或易爆混合物。防护措施:(1)防止逸出泄漏,虚有密封措施,并附设排气通风设备;(2)敞开作业应防止苯蒸汽污染空气;(3)定期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俗称黄色炸药,能耐受撞击和摩擦,在制造和贮藏过程中比较安全,但遇突然加热,则会引起爆炸。它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是意外爆炸对人的伤害,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工时产生的粉尘和蒸气通过皮肤吸收或口吸入引起中毒;若把它与具有吸湿性的硝酸铵混合使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三硝基甲苯的毒性作用与其它硝基化合物相似。人们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三硝基甲苯面容”,即面色苍白,口唇和耳壳呈青紫色,手、臂和脸部皮肤出现桔黄色斑。早期还有气急、头痛、疲倦、无味、早晨呕吐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消…  相似文献   

8.
徐枫 《劳动保护》2023,(4):92-94
铁路工人修建铁路线时,会根据生活需求形成聚集性铁路社区,这是属于铁路工人的“半封闭社会”。“铁路三角线”内街巷密布,“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及“九小”场所比比皆是,消防安全隐患较多,消防救援难度大。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铁路三角线”为例,对其消防安全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问题的一系列措施,以期提高城市的整体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9.
吃羊肉不可随心所欲,讲究健康最重要,一些情况下是不能吃羊肉的。1、部分病症忌食羊肉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2、不宜与醋同食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与羊肉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打折扣。3、忌与西瓜同食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4、忌与茶同食茶水是羊肉的“克星”。这是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  相似文献   

10.
夏季天气炎热,发动机因自身过热而引发故障的现象也曰益增多,有时在路上开着开着就发现车盖下冒起团团热气,停下打开车盖一看,水箱里的水已经“烧开”,还不时往外喷溅。这就是俗称的“开锅”。开锅原因详解析造成汽车开锅的原因很多,高温天气、空调超负荷运作、散热元件故障……夏季气温居高不下,发动机散热势必受到影响,加之在市区开车,频繁起停步则会加剧发动机部件摩擦而导致温度上升。尤其是空调长时间运作排出大量热量,恶化了散热系统的散热状况。如果风扇、散热器等元件.出现故障,也会影响发动机散热,从而导致水箱水温在短时间内大幅…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工作,既需要硬件设施,更需要软件环境。随着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以及各项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安全投入将会越来越大,硬件设施也会有较大的改善。硬件设施虽然会慢慢好起来,但软环境更需要硬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常有这种现象,有的安全生产条件各方面都比较好,其现代化程度不可谓不高,却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事故。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单位的“硬件”虽然都已到位、齐备,但应该与之匹配的软环境却没有跟上,出现“软”、“硬”脱节的现象。安全生产中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生产经营单位片面追求硬件安全…  相似文献   

12.
1.多放些蔬菜 火锅佐料不仅有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还必须放人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索,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人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旧时代的戏文里,常出现有人身买卖的契约、合同,俗称“卖身契”。那种订立人身买卖契约的事,如今已成为历史了。然而,在经济活跃、市场流通日趋繁荣昌盛的今天,由于劳务合同、工程合同、承包合同、招标合同等大量出现,一条违法的“生死合同”常常堂而皇之地塞进合同...  相似文献   

14.
生猪在被宰杀后,其肌肉组织需要经过包括僵直、解僵、后熟等在内的一系列过程之后,才能转化为可以食用的肉品。研究发现,动物死亡之后机体会产生乳酸。倘若不通过及时的冷却处理,那么积聚于肌肉组织的乳酸就会使肉的品质受到损害。这种猪肉在烹调时难以煮烂,不但味道不鲜,而且营养成分也难以被人体所吸收。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处理中涉及的法规、标准较多,导致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办理中法律适用、自由裁量、证据采纳等方面较繁琐,久之办案人员采取“打包”适用程序法进行处罚,因而出现办案墨守陈规、依葫芦画瓢的现象,对违法企业行政处罚的震慑力尤为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然循环的小热水炉,俗称“土暖气”。它的构造简单,不需要任何动力设备,很适合散落住宅和商业网点使用。 可是,这种简单的低压的“上暖气”爆炸事故却时有发生。道理在哪里呢?我们研究中发现,这主要是采暖系统形成了封闭(即烧了焖罐)造成的。这里,我们把形成闷罐的原因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 一、因为炉子没有设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管路和设备。这样,一旦炉内有空气聚集或水循环回路被焊渣等杂物堵塞,就会形成炉体局部过热。由此增大的汽化压力无法直接迅速排泄,为爆炸造成了条件。 二、补水箱容积太小。水在受热膨胀后,因补水箱容积过小,必…  相似文献   

17.
防苯液     
我厂油漆组老师傅学习了兄弟单位的经验,试制成功“防苯液”(防苯手套),基本上解决了苯从皮肤渗入人体的问题。 过去油漆师傅擦锈、刷漆,一般都使用汽油甲苯,有时会产生皮肤发痒、过敏等反应,同时会引起苯中毒,白血球降低.现在在工作前先用防苯液擦双手(3分钟后即可开始工作),等于戴上一副无形手套,收到显著的效果。工作结束时,用清水洗手就可将防苯液和污垢等一齐洗去,而且感觉良好。 防苯液配方及制造方法:先将7公斤蒸馏水加温到40~50℃,然后加2公斤干酪素,加温到70~75℃。保温30分钟后,再加进0.2公斤无水碳酸钠,这时要防止结块和起泡。…  相似文献   

18.
“三违”是指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生产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它是煤矿安全生产最大的危害,是事故发生的祸根。“三违”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三违”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三违”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完善“三违”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劝君莫超载     
时下,只要稍加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在你的周围经常会出现一种见怪不怪的“怪”现象——“超载”。车辆运输中有超载现象。有的货车竟超出额定载重量的2~3倍,令旁观者目瞪口呆,令乘坐者提心吊胆。而那些开超载车的驾驶员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还会毫不掩饰地说:“不超载不挣钱。”  相似文献   

20.
如何消除──人体疲劳当你经过一定时间繁重的体力劳动、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后,会感到周身不适,精疲力尽。这种人体疲劳现象每个正常人都会有过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人体疲劳程度的不断发展,对健康潜伏着巨大威胁,长期积累的慢性疲劳往往会导致机体的胸腺、肾上腺等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