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甲醇燃料汽车排气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燃用纯甲醇(M100)的BJ492Q型四冲程发动机的台架试验中,用堇青石蜂窝金属钯催化剂进行了排气净化试验。在发动机的混合比调整和负荷特性试验条件下观察了排气中甲醇、甲醛和一氧化碳的净化效果,观察了发动机的怠速起动和暖机过程中催化剂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发动机排气经催化净化后,排气中甲醇、甲醛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别降低到3—17ppm,1—13ppm和0.01—0.30%;净化率分别达到93—99%,92—98%和80—99%。在发动机怠速起动和暖机过程中催化剂可点燃发挥净化作用。制作了催化箱,在武汉213型越野客货车上初步考察了其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氧化催化转化器对甲醇压燃尾气中甲醛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台经过改装的压燃式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模式进行了台架实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1800r·min<'-1时发动机尾气中甲醛的排放特性,对比研究了负荷、甲醇掺烧比、排气温度.催化转化器对甲醛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采用DMCC模式,低负荷运行时,尾气中甲醛含量随甲醇掺烧比的增加而增多,在甲醇掺烧比为46%时.甲醛排放量达到180 x 10<'-6(体积分数),催化后可以减少25%~45%;在中,高负荷运行时.甲醛排放量随甲醇掺烧比的变化基本不变,高负荷比中负荷运行时甲醛排放稍高.但尾气经催化处理后,甲醛排放反而增加,最高增加1倍.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果与排气温度密切相关,当排气温度在大约300°C以下时,催化转化器可以降低甲醛排放量;当温度为300°C~410°C时,催化后尾气中的甲醛排放较催化前有所增加;当排气温度高于425°C时.催化后尾气中甲醛排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以催化转化法控制和净化汽车排气的方法已在很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在我国也得到重视,现处于试验阶段.此法的关键是催化转化汽车排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_x)的催化剂的研制.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催化剂的组成来看,发达国家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以铂、钯、铑、铼,钌等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但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回收又很麻烦,且有些贵金属目前尚无法回收,因此使这些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由此人们开始了降低催化剂成本的研究,首先提  相似文献   

4.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甲醛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一台加装独立的甲醇供给系统的自然吸气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DMCC)进行台架试验.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技术,全面研究并总结了甲醛在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如转速、负荷、排气温度(改变柴油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位置)和不同甲醇替代率的情况下的排放规律以及甲醛和未燃碳氢(HC)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DMCC模式下的甲醛排放主要受到负荷、甲醇替代率、排气温度3方面的共同影响.在中等负荷排温在240~380℃之间时,DOC促进甲醛的生成;在高负荷排温在400℃以上时,DOC减少甲醛排放.在同样工况下将DOC位置移近排气歧管对减少甲醛排放有显著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当排气温度超过400℃,DOC后的甲醛排放体积分数降低到(10~15)×10-6左右,与燃用纯柴油的甲醛浓度相近.另外,未燃碳氢和甲醛的转化效率的规律有一定的关联.当排温高于320℃以后,尽管HC迅速下降到比原机还低的水平,但甲醛排放浓度却比较高.当排气温度超过380℃并将DOC位置移近排气歧管,此时,HC与甲醛的排放将同步减少直至接近零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柴油车的排气污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别介绍了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的还原、碳烟颗粒物的氧化以及同时去除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各种催化净化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采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研究了甲醇替代率和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耦合微粒催化转化器(DOC+POC)后处理装置对该发动机烟度和微粒数量、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甲醇替代率的增加,发动机烟度和微粒数浓度、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核态微粒浓度显著降低,聚集态微粒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相比于DOC+POC对纯柴油发动机排气烟度25%左右的净化效率,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下DOC+POC对排气烟度的平均净化效率在60%以上,最大达到96%,显示了该后处理技术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下清洁排放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近年来,甲醇作为一种最有希望的代用燃料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尤其是作为内燃机燃料已部分进入实用阶段。甲醇作为燃料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在贮存、运输各个环节中的蒸发、事故性散溢和内燃机排放对大气和水质影响以及发动机尾气的光化学反应性。国外资料及我们做过的大量试验表明,甲酣燃料与汽油相比对减少环境污染有利;对生态系来说,要比相同水平的汽油影响小。 本中心自1980年起,根据国内甲醇应用研究的情况与几个单位协作,对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纯甲醇燃料的汽车和发动机的排放性做了研究,并且对M_(15)燃料使用过程中蒸发排放到大气里的甲醇、甲醛浓度进行了监  相似文献   

8.
柴油/甲醇二元燃料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一台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利用FTIR研究柴油/甲醇二元燃料发动机不同甲醇替代率下的非常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模式下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未燃甲醇、1,3-丁二烯及N_2O的比排放与纯柴油模式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甲醛、未燃甲醇及N_2O的比排放随着负荷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转速的增加,未燃甲醇的比排放趋势相差不大,排放量也无明显差别;CO_2的比排放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工业尾气污染约占大气污染负荷的20%,汽车排气污染占10%。这些排气中的污染物除一次直接危害人体和生态外还可生成危害性很大的二次污染物。催化净化工艺可以使排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转化,如将一氧化碳、各种烃类、醛、酮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汽,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980年北京工业大学与有关单位协作,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剂活性物质采  相似文献   

10.
低贵金属含稀土复合型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3种低钯含稀土复合型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CO、HC的起燃温度分别在182℃~210℃之间;完全氧化温度在230℃~250℃之间。具有起燃温度低、活性高的特性。高温处理后,T50%和T100%仅上升了8℃~24℃,说明热稳定性良好。少量贵金属Pd分浸法以及在活性氧化铝涂层上使用无机胶粘剂的制备工艺能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改变汽油—甲醇和汽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混合比造成排放废气中所含微量成分变化的特征。当甲醇的混合比例增加时,甲醛和甲酸的排出浓度增加,乙醇增加后,甲醛。乙醛及甲酸的浓度均增加,但当甲醇和乙醇都增加时,则有氰化氢和氨排出浓度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试验,探讨了在怠速工况时减少汽车一氧化碳排放浓度的原理和方法。文中,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证明按传统的“最佳调整法”调整怠速并不能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浓度。文章提出“最低稳定浓度”法的概念,认为应按此法调整怠速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怠速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文章还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关于我国汽车排气净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贫燃发动机由于燃烧充分具有比燃料利用率高、动力输出高、HC和CO排放量少等优点,但在燃烧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NOx。目前,研究新型贫燃条件下NOx的净化催化剂成为当前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脱除贫燃条件下NOx净化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浸渍于载体上的铁、锰、铜氧化物是一种氧化催化剂,可作为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净化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用于甲醇燃料的尾气处理实验中,由于反应器温度的瞬时突变(这种现象在净化汽车排气中时有发生),使催化剂的活性完全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DMCC),后处理采用氧化催化转化器(DOC)耦合微粒氧化催化器(POC),对其排放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纯柴油模式时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体积分数在除怠速外的其它工况都小于5×10-6,但甲醛在怠速工况时排放体积分数较高,为11.7×10-6,苯系物的排放体积分数在各个工况下都小于6×10-6;DMCC模式时,外特性时甲醇和甲醛排放均与柴油机相当,其它工况下甲醇和甲醛的排放体积分数大幅增加,都超过了250×10-6,甲苯的排放体积分数要高于苯的排放体积分数;后处理器DOC+POC对甲醇和甲醛的催化效率均超过94%,对苯和甲苯的催化效率均超过75%.经过后处理器之后的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物的比排放量为0.125 g·k W~(-1)·h~(-1),原机的比排放量为0.209 g·k W~(-1)·h~(-1),DMCC模式的非常规排放物要优于原机.  相似文献   

16.
汽车排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为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大多采用催化氧化法净化处理,而后才排入大气。为制备一种低温活性催化剂,载体载有钾、一种铁族金属和贵重金属。实例:将200毫升球状氧化铝(比表面积50米~2/克)用金属盐溶液浸渍法,使其载有氧化钾0.05、镍0.1、铈0.2摩尔/升和  相似文献   

17.
柴油自卸式卡车排气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光  吴华 《环境保护》1992,(9):17-18,24
本文对柴油自卸式卡车排气净化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柴油催化装置和水洗箱不仅对碳烟、CO、HC有较好净化效果,而且对NO_x也有一定的效果,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污水中的许多有毒物质(如醇类、胺类和甲醛等)是很难用活性氯进行氧化处理的,尤其是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开发新的、更为有效的污水净化方法是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所开发的处理工业有机污水的方  相似文献   

19.
邱志光  叶尤楠  张志 《环境科学》1980,(4):38-42,78
催化燃烧是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反应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它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效能高,燃烧速度快等优点。 最近国外催化燃烧已广泛用于汽车排气的净化。汽车尾气中烃类和一氧化碳通过装在排气管道中催化净化装置进行燃烧而成为  相似文献   

20.
王金安  汪仁 《环境科学》1994,15(2):45-48
利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对甲醇深度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所有催化剂上氧化时均产生副产物甲醛及甲酸甲酯;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Cu-O/r-Al2O3的活性最优,其最佳负载量为10%-20%,不同的制备方法中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最好;贵金属催化剂中Ag/r-Al2O3的活性较好,其甲醇氧化的T50,T95分别只有135℃和190℃,而且伴生的甲醛及甲酸甲酯浓度也较低。不同催化剂的活性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