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针对镇X区原油开发过程中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现状,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硫化氢抑制剂LY-05。分析了LY-05的主剂、助剂的主要成分及性能,测定了其脱硫率、杀菌性能、与其他助剂的配伍性。实验表明:当LY-05的投加浓度≥800 mg/L时,脱硫率90%,杀菌率为100%,该硫化氢抑制剂与清蜡剂、破乳剂、杀菌剂、阻垢剂、缓蚀剂等助剂配伍性良好,不影响其他助剂的性能。在镇X区5口油井现场应用表明:该硫化氢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硫化氢治理效果,投加后油井硫化氢浓度全部降至10 mg/m~3以下,脱硫率≥96.0%。  相似文献   

2.
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 500~4 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 200h-1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S油田原油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排空气体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情况,经过脱硫方法比选,确定采用活性炭精脱硫剂干法脱硫工艺。介绍了脱硫工艺设计、脱硫工艺流程,通过计算说明了工艺设计的依据。脱硫工艺投用后,调储罐脱硫塔和气浮选罐脱硫塔脱硫效率达100%,厂区周围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为未检出,低于0.01 mg/m~3,达到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一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液,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相似文献   

5.
南堡油田中心采油平台先后利用杀菌剂、脱硫剂等对硫化氢进行治理。文章通过对某井H_2S浓度及单井水质的检测,分析了其H_2S的产生原因,将H_2S治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加注杀菌剂、加注脱硫剂和加注高压生产水。提出利用自身显弱碱性的高压生产水替代药剂来治理H_2S,取得显著效果:套管H_2S浓度逐步下降并稳定在0,注水停止后H_2S浓度回升至80mg/L左右,流程中其它设备中H_2S浓度几乎不反弹且保持在安全范围浓度内。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仅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而且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设施简单可靠,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机理,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提高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和石灰石利用率,减少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低脱硫剂的消耗量具有指导意义,在流化床脱硫系统设计、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7.
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35、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对苯并芘(BaP)的增溶能力和对BaP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g/L时,其洗脱效果:Brij35(71.3%)Rhamnolipid(49.9%)SDBS(43.2%)CTAB(13.1%)。通过计算与比较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比(MSR)、表面活性剂在土壤表面的饱和吸附量,几种表面活性剂中确定Brij35为最佳清洗剂。同时探究了液固比、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洗脱时间对土壤中Ba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洗脱条件为:液固比101,Brij35 10g/L,反应温度20℃,洗脱时间24h。此条件下Ba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2.4%。研究证实了Brij35能促进土壤中BaP的分离以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8.
开展实验室模拟苯酚废水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废水曝气量为0~3L/min的条件下,随着曝气量的增大,COD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初始浓度不变,光照时间为1h的条件下, 调节pH值在3~11,苯酚废水COD去除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pH值为11时, COD去除率又开始增 大,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下COD去除率高;随着二氧化钛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增大,当二氧化钛投加量 为10g/L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二氧化钛最佳投加量为3g/L;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由75mg/L增加至300mg/L,COD去除率由78.2%降低到58.1%;反应温度的改变对COD和TOC的去除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细菌抑制石油集输系统硫化氢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采用DNB(反硝化细菌)抑制硫酸盐还原工艺,降低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浓度的本源微生物治理H2S模式。该工艺在实验中采用两级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串联来实现。实验表明:在一级反应器成功启动后,其水中的S2-浓度达到120mg/L,SO42-的浓度为200mg/L,硫酸盐转化率可达75%以上;二级UASB启动以后,出水S2-降低至20mg/L以下,去除率约83%。进一步实验表明SO42-/NO2-质量浓度比、ORP(氧化还原电位)均会对SRB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气体的控制具有参考价值,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现场实验,能使油井H2S浓度平均降幅达到87%,有效降低了长庆油田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捕集利用储存的需求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机遇,某公司开发的新型脱硫剂提升了其脱硫脱碳的性能,但其对脱硫塔内部树脂基玻璃鳞片内衬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存在应用风险。为了研究乙烯基玻璃鳞片内衬防腐涂层耐新型纳米脱硫剂腐蚀老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展含不同浓度新型脱硫剂的浆液浸泡模拟试验。通过对浸泡试验前后的涂层样品进行宏观质量与外观、表面微观形貌、巴氏硬度、耐磨性能和力学强度测试,分析了涂层腐蚀老化行为与规律,揭示了其可能的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浆液浸泡试验时间的增加,涂层样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老化现象,样品质量吸水增重,表层出现鼓包现象,SEM结果表明表面局部粉化,样品巴氏硬度、耐磨性能、力学强度均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本研究建议在树脂基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的实际应用中应提高性能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鳞片种类以及树脂基材料,将有利于新型纳米脱硫剂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普光高含硫气田水中H2S去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探讨了通常用于水中H2S去除的方法,对比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NaClO为主要脱硫剂的处理方法。通过对采出水的脱硫氧化剂优选试验、NaClO连续脱硫试验,并将试验研究结果应用于普光高含硫气田水脱硫处理。试验证明:采用NaClO可以安全、高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H2S,处理后的气田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小于1mg/L。  相似文献   

12.
以污泥厂剩余活性污泥作为原料,采用KOH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及时间、热解温度、洗涤温度及方式在污泥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品红吸附量及产率作为污泥活性炭的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烟气中O2、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及脱硫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3.
季铵盐复合型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烷基卤化物与喹啉等原料合成的喹啉季铵盐,当其与有机胺、适当溶剂、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作为油井酸化作业的酸化缓蚀剂。该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阴、阳极过程起抑制作用,因此使用的温度范围宽(60~150℃),盐酸浓度高(15%~34%),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是油田较理想的酸化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油田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因素防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庆油田为例.针对生产过程中硫化氢、凝析油、伴生气、污水等几个主要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各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建议、急救措施、应急处理方法及储运注意事项,确保长庆油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氯甲烷替代三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用流动注射法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清洁水和废水样品测定,同时降低了试剂对环境、人员的危害.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0.009mG/L,加标回收率为87.8% ~ 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3%.  相似文献   

16.
湿式氧化法气体脱硫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相氧化法脱除H2S具有脱硫效率高,可将H2S一步转化为硫元素,大多数脱硫剂可以再生等特点,目前研究过的液相氧化法有百余种,其中有工业价值的20余种。文中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液相脱硫工艺:砷基工艺点基工艺和铁基工艺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光化学氧化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红  杨勇  季民 《四川环境》2006,25(1):11-13
本试验采用UV/H2O2光氧化法处理含有较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模拟废水,研究了H2O2投加量、pH值、光照时间、紫外灯光强对LAS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化学洗涤实验,以自制的表面活性剂为主洗涤剂,复配碱性无机盐,确定了最优的洗涤剂配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温度、洗涤时间、固液比、搅拌速度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情况下对含油污泥除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QH501和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E02配比1?2,浓度2 000 mg/L,碱性无机盐Na2SiO3浓度为900 mg/L;各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固液比>搅拌速度>洗涤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洗涤温度70℃、固液比1?4、洗涤时间40 min、搅拌速度70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洗涤后污泥含油率可由12.56%降低至1.34%,除油率高达89.3%,含油率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B65/T 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月桂酰氯、乙二胺与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羧酸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采用IR、1 HNMR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合成所得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27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剂低2~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5mN/m。  相似文献   

20.
石南A集中处理站在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中发现大量硫化氢气体,给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通过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产生硫化氢的机理进行调查,确定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温度、酸碱度和矿化度等影响SRB生长的因素,对比差异变化,通过现场试验对杀菌剂种类和加药量进行了调整,确定油用杀菌剂DL-328最佳投加量为50g/mL,水用杀菌剂JXSH-1最佳投加量为20g/mL。措施优化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硫化氢得到了有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