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食品是我省农业产品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阐述了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充分论了绿色食品是我省农业产品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绿色2仪器对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保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江西省自然环境、农业环境及农业资源特点出发,分析了江西省开发绿色食品的优势.通过实施生态——能源工程以及应用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自身环境得以有效保护,从而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营销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新 《环境导报》2003,(8):15-15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生活全面进入小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食品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针对当前绿色食品加快发展的新趋势,农业部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加快绿色食品发展,不断增强绿色食品的制度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发挥绿色食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在带动农产品出口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得到了完善,但从市场营销方面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缺少很好对接,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市场开发相对滞…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寿岩 《陕西环境》1995,2(3):12-14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满足市场上对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需要,我国自九十年代初推出绿色食品。我省也相应开展了绿色食品开发研究并推出了西乡县“牛于仙毫”、“秦绿”茶叶,宝鸡市柳林乳品厂“太白牌”奶粉,陇县的“和氏奶粉”,清涧县的“滩枣”“红枣汁”,洋县的“黑米酒”等绿色食品。这些绿色食品的开发过程中都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监测,检验和审查认可后,方可获得“绿色食品”的称号,并取得“绿色食品”际志。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下列诸环下:l.原料产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5.
针对依兰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种植基地建设,养殖基地建设,山产品采集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建设和销售基地建设及经济效益情况,提出了目前依兰县绿色食品开发已初步形成的标准体系框架并进行论述,评价分析了依兰县绿色食品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困素,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使之逐步走向依兰县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是一种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陕西绿色食品的开发研究情况,分析了今后在全省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人们对生存环境和饮食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 ,“绿色食品”应运而生。绿色食品的开发不只是对单个部门或技术的要求 ,它涉及诸多学科 ,也应遵循多标准。本文简要阐述绿色食品的环境监测现状及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绿色食品开发最早始于1990年。定义绿色食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的统称。同时确定绿色食品的四条标准是:(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这些标准的提出和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绿色食品由于其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在审定过程中环境监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所要阐述的观…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近年来市场上兴起的“绿色食品”浪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所谓“绿色食品”,并非专指绿颜色的食品。它的正确定义应该是:安全、营养、无公害类食品的一种总称。它是农业、畜牧、环保、营养、食品、卫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我国的一些食品受环境污染严重,给人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农业部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八五”期间的拳头产品,并严格确定了三个必备标准:产品的原料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后,受影响较大的产业当属农业,入世对农产品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对绿包食品产业的竞争。青岛城阳区在牢固树立绿色产品观念的基础上,把发展无公害化绿色食品作为调整农业结构,铸造品牌优势的关键来抓。占地400余亩的青岛城阳生态无公害农业园,目前是我市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农业园区,该园区现已建成200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不仅采用以色列滴灌、自动卷帘机等先进设备,还设置了沼气池等环保型设施,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发展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加强对绿色食品基地全过程的环境控制,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开发区的特点,开发区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了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9年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中国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那么 ,西部大开发战略究竟如何实施呢?1西部大开发应把知识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什么是新思路?就是要打破常规 ,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想问题 ,就是按照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想问题。那么 ,西部大开发着眼点应放在什么地方 ,是自然资源大开发 ,还是知识资源大开发?我的思路是 ,西部大开发应该把知识资源开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1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因素土地…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变化又必然制约经济活动,二者相互促进、依存和制约。可持续发展规范了二者间既矛盾又 统一的关系,可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西部地区,如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旨在促进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襄樊市发展环境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区域发展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的玉溪、大理、昭通3个典型地区的发展成本进行测算比较表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降低区域的发展成本。必须从提高通达度和潜势度、提高吸引度、提高市场表现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加强经济基础、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发展成本。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也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本文在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及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问:很荣幸能够请您到我中心来接受这个短暂的采访,我想我们的谈话可以从全球环境状况开始,您认为世界环境目前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既是一个资源大省,也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省,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因此,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的双重压力,在此形势下,只有坚持科教兴国并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协调、组织各地区各社会阶层的行动步伐,才能从宏观上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差距,顺利完成已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Development of decisio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