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射性废水按其放射性强弱,通常分为高水平放射性废水(简称高放废液),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简称中放废液),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简称低放废液)三种。最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又把放射性废液分为两类:即高放废液和非高放废液,而非高放废液中包括中放废液和低放废液。本文介绍几种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着放射性物质即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前者,其一是从地球起源时代就存在着的,其二为自然界核反应所生成。后者多为核武器试验及原子能设施所产生的。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受到射线的辐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均未能幸免。同时,由于放射性核素在外环境中能通过各种途经迁移至人体。  相似文献   

3.
通常所讲的环境放射性测量分为两类:1)为了贯彻执行放射防护规定的测量和2)示踪测量。放射性物质污染海洋、大气及其它需要观察的生物和各种污染材料的测量,主要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发现一历史遗存的放射性物质暂存库,经多方努力,该暂存库内的放射性废物得到有效处置。介绍了处置工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及其效果,并对处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经验表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交替工作的衰变池的衰变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放射性医疗废水。为了得到正确的设计结果,作者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以及衰变处理系统的水力条件提出了放射性医疗废水衰变处理系统的公式设计方法。为了简化计算程序,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放射性医疗废水衰变池的图解设计法。利用这个方法可以根据给定的原始设计数据直接从有关的计算表或曲线图中查得所需的设计值,从而避免了繁复的迭代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 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 ,得出最佳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可使印染废水的CODCr与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 90 .2 %和 99.1%。该方法具有去除率高、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桑皮纤维是一种资源可再生纤维素纤维,但在脱胶制取桑皮纤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环境,限制了桑皮纤维的开发利用。采用调节pH值、絮凝、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化学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7%以上,色度降到5倍。此方法处理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混凝-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混凝—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得出最佳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印染废水的CODcr与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0.2%和99.1%。该方法具有去除率高、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流感常用药盐酸金刚烷胺的产量不断增大,然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得不到有效处理,引起较大污染。以盐酸金刚烷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胺化废水和溴化废水为原水,利用Fenton-超声联合工艺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初始pH、H2O2投加量和H2O2/Fe2+的投加比和声能密度等操作条件对于金刚烷胺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处理条件下,Fenton-超声联合工艺对金刚烷胺制药废水中TOC去除效果最高达到65.6%。超声和Fenton的联合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果,Fenton-超声联合工艺对金刚烷胺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比单独超声和单独Fenton处理效果之和高18%,大大提高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桑皮纤维是一种资源可再生纤维素纤维,但在脱胶制取桑皮纤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环境,限制了桑皮纤维的开发利用.采用调节pH值、絮凝、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化学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7%以上,色度降到5倍.此方法处理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磁黄铁矿氧化机理及酸性矿山废水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黄铁矿是矿山尾矿堆中最为常见且分布很广的一种硫化铁矿物.由于硫化物矿物氧化后不仅产生酸性废水,还会释放出大量可溶的、生物可利用形态的微量金属,并且酸性环境会进一步增强这些有毒金属的移动性,因此是造成矿山周围水体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为了阻止或降低磁黄铁矿的自然风化反应速度从而达到源头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目的,首先必须研究它在各种条件下的氧化机理、氧化产物和氧化速度.对近年来国外在磁黄铁矿晶体结构、反应活性以及酸性矿山废水的产生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3种丙烯酸类鞣剂超滤(UF)、反渗透(RO)分离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其在废水深度处理中膜去除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鞣剂在分离参数:浓度为200 mg/L,超滤的操作压力(P UF)为0.11 MPa,反渗透的操作压力(P RO)为0.4 MPa的条件下UF-RO分离,效果最好。其次,丙烯酸类鞣剂对膜通量影响较大,导致产生的清液较少,所以用UF、RO处理含有这类物质的制革废水时,应尽可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最后,丙烯酸类鞣剂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时,粒径分离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3.
对电镀镉工艺流程中出光、钝化及退镉进行了原理分析,得出上述工序必然会导致含镉的铬废水的产生。并提出了采用按铬废水处理后再通过添加重金属捕捉剂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电镀废水的处理质量,达到了标准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管酸洗废液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管酸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 ,主要包括酸洗废液、清洗废水。一般对钢管酸洗中的废水集中采用石灰乳一段 (或二段 )中和处理 ,不仅操作麻烦复杂、花费大又产生大量的污泥 ,而且还浪费宝贵的化工原料硫酸及其亚铁盐。诸暨净化剂厂经过几年的科技攻关 ,成功地利用钢管酸洗废液批量生产 FM混凝剂 ,不仅大大减轻了钢管厂的治污压力 ,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达到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目的。1  FM混凝剂的生产及试验1.1 酸洗废液的来源及组成酸洗废液采用诸暨市健力钢管厂年产 2 .5× 10 4t的酸洗槽废液 ,全年约 15 0 0 t,主要成分为硫…  相似文献   

15.
吸烟烟雾对人呼吸道危害已为科学界所公认,烟雾对呼吸系统疾患及肺癌发病关系的影响已经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USDH-EW(1975)认为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之比为10:1。 至今,已确认烟草成份中有害物质很多,但对烟草中放射性物质的摄入量及吸入烟雾中放射性微粒所引起的辐射危害的研究,仅开始于六十年代初期,许多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代芝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22-23,31
研究了在静态下的絮凝沉降法处理含铁废水,实验了不同操作条件对铁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去除废水中的铁高达99.97%,处理后的残液中,铁含量小于0.5mg/L。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矿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减压膜蒸馏法处理石煤提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减压膜蒸馏设备处理石煤提钒废水,分别比较了废水经预处理前后,料液温度、流量、渗透侧真空度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缩倍数情况下膜通量的变化。实验表明,进料温度升高会使膜通量增加,温度为65℃时,热效率最高为70.1%。提高料液流量或真空度都会使膜通量增加。废水经VMD处理产出的淡水电导率均在10μS/cm以下,脱盐率可达99.98%以上。在温度为70%、流量为60L/h、真空度为0.095MPa时,石煤提钒废水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膜通量为11.359kg/(m^2·h),浓缩10倍时,膜通量仍有3.185kg/(m^2·h)。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制了一个生物膜电极,用以测定未处理废水、一级沉淀废水及二级处理城市废水的BOD。其优点可快速获得测定结果,能在20分钟内完成测定操作,与惯用的五天测定法比较,全部的相关系数γ~2为0.84。  相似文献   

19.
厌氧接触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啤酒废水含有麦糟、糖类、酵母体、啤酒残液、洗涤剂和其他一些污物。据报道,国外每生产一吨啤酒可产生废水8~20吨,国内一般为20~30吨。啤酒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多,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恶化环境。近几年来我国啤酒产量又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因此,啤酒废水的处理已是一个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啤酒废水属于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国外已有用好氧或厌氧生物法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处理的先例。我国上海、杭州、北京和天津等城市的有些设计院和环保所与有关啤酒厂协作,也进行过一些啤酒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低浓度含汞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汞废水是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铜山制药厂采用硫化钠——明矾化学凝聚沉淀法处理红汞生产中产生的含汞废水。经过一年多运行,由于含汞废水中成分复杂,存在多种形态的汞化合物(有机汞、无机汞)、金属汞以及其他有机物和离子,对酸化pH值和硫化钠量不易控制,会使硫化汞形成螯合物溶解,处理后废水中汞浓度0.05~0.5mg/l,很难达到排放标准。为了探索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治理途径,通过多次实验,选用了离子交换树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