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T i/RuO2-IrO2电极做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不同条件(pH、电流密度、C l-初始浓度、苯酚初始浓度)下电解处理人工合成苯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较大、废水pH为中性、苯酚初始浓度较大的条件下电解废水,有利于苯酚的降解。当向废水中加入C l-时,可使废水中苯酚得到有效的降解,但若条件控制不好,会生成毒性更强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BDD电化学氧化苯酚废水时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初始浓度及pH与降解效率的关系。经正交实验表明,这4个因素影响权重为:电流密度>初始苯酚浓度>Na2SO4浓度>初始pH值。在正交实验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阳极电流4.5A,初始苯酚浓度为0.47 g/L,Na2SO4浓度为15 g/L,电解液pH为7的条件下,经4 h电解处理,苯酚被完全降解。BDD对垃圾渗滤液有良好降解效果,能有效去除COD和氨氮,并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4.
H2O2引发的UV/Fenton苯酚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方法对废水中微量苯酚的去除效果,应用传感技术分析了降解过程中H2O2浓度变化,及其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机理,考察了影响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因素,确定了最佳降解试验条件为:H2O2 0.075~0.30mmol/L,Fe3+ 0.1~0.15mmol/L,pH值 4~5.在此条件下,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的含酚废水反应2h,苯酚降解率达到95%,矿化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模拟废水对硝基酚(p-NP)的电化学降解情况,实验中以Fe-PTFE-nano-PbO2/Ti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讨论了电流密度、p-NP初始浓度、电解质(Na2SO4)浓度、溶液初始pH这些因素对p-NP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电流密度越大,生成的·OH更多,去除效果越好;p-NP初始浓度越小,电解速度高于扩散速度,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产生的更难降解的与p-NP竞争有机物中间产物越多,反应速率越低;Na2SO4浓度越大,SO42-产生的中间产物因具有氧化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有机物的降解;溶液pH越小,析氧电位越低,越不容易发生析氧副反应,提高降解效率,有利于有机物降解。实验中电流密度20 mA/cm2,p-NP起始浓度100 mg/L,Na2SO4浓度0.02 mg/L,pH为5.1时条件最优,有机物降解效果较好,120 min时p-NP去除率99.23%,COD去除率77.38%,矿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UV/FeEDTA/H2O2体系在碱性条件下降解2,4-二氯苯酚废水,探讨了pH值,H2O2,FeEDTA以及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对250mg/L的2,4-二氯苯酚废水,最佳处理条件如下:pH=8,[H2O2]=20mmol/L,[FeEDTA]=1mmol/L,此条件下,反应50min后,2,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6%。  相似文献   

7.
铁阳极电凝聚法处理活性红241染料废水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染料废水过程影响电能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染料废水温度、电解质浓度以及染料浓度的变化均能对能耗和脱色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电流效率受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电解质浓度的影响较大,受染料废水温度和初始浓度影响不大;对于浓度为50 mg/L的活性红241染料废水,在电流强度为12.5 A/m2、电解温度为25 ℃、硫酸钠浓度为0.01 mol/L、pH为7.53、电解时间为60 min的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脱色率达92.7%,电能消耗为1.53kWh/kg dye,电流效率为94.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探讨了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声能密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及规律.实验发现,超声波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溶液声能密度及空化反应时间.在较低的pH值,较大超声声能密度的条件下,可有效降解低浓度对硝基苯酚废水.  相似文献   

9.
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Fenton法对含苯酚废水进行处理,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并向阴极不断通入空气,电解过程产生的H2O2与阳极溶解的Fe2 形成Fenton试剂,Fenton试剂在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羟基自由基,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苯酚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电解质浓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进水苯酚浓度.单因素分析得出电-Fenton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2左右,反应时间为60 min,电解电压选10 V,Na2SO4的浓度为30 g/L,进水苯酚浓度为150 mg/L.在最优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为82%.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电化学体系对4-氯苯酚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构建了4 种电化学反应体系,考察了各体系降解4-氯苯酚的效果.结果表明,以Sb-SnO2/Ti 和Fe 板为双阳极、多壁碳纳米管气体电极为阴极构建的新型电催化-电Fenton-电絮凝复合反应体系中,4-氯苯酚的去除率最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体系各主要参数对4- 氯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浓度>曝气量>pH 值>电流密度.在阳极电流密度为20mA/cm2、曝气量为1.3L/min、pH值为3 的条件下,初始浓度100mg/L 的4-氯苯酚在电解10min 时的去除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Ti/SnO2-Sb2O5/PbO2阳极电化学氧化降解苯甲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TI/SnO2-Sb2O5/Pbo2在两室电解池中氧化降解苯甲酸的性能,主要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初始苯甲酸浓度和支持电解质这四个参数对TOC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初始苯甲酸浓度为0.5 mmol/L,支持电解质(Na2SO4)为0.1mol/L的条件下,经过6 h反应...  相似文献   

12.
文焱  齐晶瑶  李欣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969-3975
针对电催化还原工艺处理氯酚类有机废水受到限制等问题,制备了过渡金属O-NiCoP/Ni2P催化电极,并用于目标污染物2,4-二氯苯酚废水的电催化还原降解.同时,主要考察了2,4-二氯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等因素对O-NiCoP/Ni2P催化电极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为10 mg·L-1,温度为25℃,溶液pH=7,Na2SO4电解质浓度为50 mmol·L-1,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条件下,O-NiCoP/Ni2P电极催化降解180 min,对2,4-二氯苯酚去除率可达到72.2%.同时,催化电极循环使用10次,2,4-二氯苯酚的去除效率保持在72.1%~72.7%,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际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区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苯酚的中度嗜盐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Virgibacillu sp.PDBF2(Gen Bank序列号为KM658979)。该菌株在8%的总盐度下最高可耐受1 400 mg/L的苯酚,能有效降解的苯酚浓度达1 200 mg/L。PDB-F2可在5%~15%的高盐度范围内有效去除初始浓度为500 mg/L的苯酚。培养温度和pH对菌株PDB-F2生长和苯酚降解率具有较大影响,其最佳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30℃、pH 6.5~7.5。PDB-F2在耐盐能力和苯酚降解能力上的优势使其在高盐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光合细菌PSB-1D在黑暗好氧条件下处理2-氯苯酚时的降解规律和影响因素。考察了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氮源、初始pH值、PSB-1D接种量、摇床转速、不同初始2-氯苯酚浓度等因素对PSB-1D生长和2-氯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硫酸铵和酵母膏作为最佳碳氮营养源,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130r/min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PSB-1D处理2-氯苯酚降解率可达61.50%。黑暗好氧条件下光合细菌PSB-1D降解2-氯苯酚的规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随着初始2-氯苯酚的浓度逐渐由20mg/L提高到150mg/L,半衰期由39.36h延长为92.88h,也即2-氯苯酚浓度越高,降解所需的时间越长,降解速率常数Kb亦逐渐减小,由0.01754mg(/L·h)降到0.007458mg(/L·h)。  相似文献   

15.
恒电流下电生成活性氯降解活性艳红K-2BP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Pt片作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NaCl为支持电解质,研究了活性艳红K-2BP的电化学脱色降解行为。通过循环伏安法与整体电解获得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经调控溶液的性质考察了不同体系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6、NaCl浓度为0.2mol/L、电流密度为60mA/cm2和室温条件下,30mg/L的活性艳红K-2BP经电化学降解1h,脱色率可达94.4%。pH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率影响较大,初始pH越小,脱色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以IrO2-Ta2O5/Ti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在室温条件下处理苯酚模拟废水。文章基于阶段反应理论,研究了填充床电化学系统降解苯酚废水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进水流速、电流密度、初始酚浓度等因素对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系统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处于扩散控制阶段时,苯酚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反应控制阶段属于零级反应;当起始苯酚浓度为600 mg/L(Na2SO43%),反应时间60 min,进水流速1.1 L/h,电流密度20 mA/cm2时,苯酚去除率可达99.92%,COD去除率为85.21%;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能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质炭负载纳米磁铁矿(nMBC)作为催化剂,采用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氧化降解处理研究,确定n MBC—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揭示其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50 mg/L的苯酚废水,其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为45℃,pH为3.0,H_2O_2浓度为5 mmol/L,nMBC用量为2.0 g/L。反应进行20 min后,苯酚去除率可达约100%。nMBC剂量、废水初始pH和温度等因素均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其中pH决定苯酚去除率,而nMBC剂量是影响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此外,nMBC—Fenton法催化氧化降解苯酚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R~2>0.97)。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实验利用电化学氧化法法除垃圾渗滤液中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系统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氧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电化学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GC-MS分析,探讨渗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包括渗滤液中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升高,COD和NH2-N的去除率均提高;极板间距太大或太小都会降低去除效果,极板间距10mm,处理效果较好,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6%和100%;随着渗滤液中Cl^-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同时高浓度Cl^-和较高的电流密度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有相当强的协同作用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效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都不利于对COD、NH3-N的去除;在添加Cl^-4000mg/L,极板间距为10mm,电流密度为15A/dm^2,pH为8,初始温度为50℃的条件下,经4h的电化学氧化,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88%、100%和98%,苯酚的去除率为82%,电流效率可达84%以上。可见电化学氧化法不仅可有效的去除COD、氨氮、色度,而且对有毒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等)有很好的去除作用,采用电化学氧化作为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可大大改善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难降解苯酚废水的高效处理是污水处理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以椰壳活性炭为基底材料,在其表面负载石墨烯和钛,制备出新型复合负载型催化粒子电极(Ti-rGO/GAC)填充于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用于处理苯酚废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体系处理苯酚废水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液体积为200 mL、模拟废水中苯酚的初始浓度为310 mg/L、极板间距为4.5 cm、电解质(Na_2SO_4)投加量为10 g/L、溶液的pH值为3、粒子电极投加量为100 g/L、施加电压为13 V时,为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体系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电解反应100 min后,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51%、81.25%;pH值对废水中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最大,电压、极板间距和电解质浓度对其的影响效果依次减弱。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技术对处理苯酚这类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苯酚在氯离子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用Ti/RuO2-IrO2三元电极作阳极电解处理人工合成苯酚废水时Cl-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解时间范围内苯酚在阳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废水中Cl-的初始浓度越大,苯酚完全被电化学氧化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其表观速度常数越大,电解中间体的生成和降解速率也越大。采用HPLC、GC/MS等方法鉴定出苯酚在Cl-体系下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有4-氯苯酚,1-氯苯酚,2,4-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各种短链脂肪酸及氯代醇等;最终产物是CO2、CHCl2和CHCl3。依此推导出了苯酚在Cl-体系下电化学降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