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X一01 970125,论《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履行策略/薛达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6,16(5)一323~327 环信X一58 《生物多样性公约》已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中国是《公约》缔约国之一。《公约》对各缔约国规定了若干义务,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移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遗传资源的取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取得与转让等。针对上述关键条款的义务,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在此领域的已有工作成就和现状,在国家水平上提出履行《公约》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全体公民都有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义务,中小学生自不例外。2000年,由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牵头,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与上海地区43所具有野生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议定书,完善管理体制及资金机制,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仍未得到遏制,"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难以如期实现。本文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存在的主要挑战,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政策建议,为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一览1997年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举行3次会议。1月3日在国家环保局举行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第六次会议。会议主要议程有:1.通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情况;2.进...  相似文献   

5.
论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18~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地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的通过成为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本文介绍了本议定书的谈判过程,并分析了议定书的主要条款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18~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地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的通过成为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本文介绍了本议定书的谈判过程,并分析了议定书的主要条款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际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面临的威胁,重点阐述了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能力建设、财政措施。文章还概述了中国自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成立了20个部委组成的履约协调工作组,并在其领导下积极参加缔约国大会及其相关会议,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开展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调研等,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最后还表明了中国政府履约的积极态度和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捷 《世界环境》1997,(3):11-11
ChineseActionsofImplementing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NEPA)WangJie我国是较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国家环保局牵头,外交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20个部委参加的中国履行性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几年来,国家环保局与有关部门一道积极参与了有关公约的国际事务,组织和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且回约协调组加强副门协调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6月,经与各部门协商,重新调整了各单位协调组成员。新组成的履约协调组由国家环保局解振华局…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我国生效实施20周年。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意义.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面对新挑战应采取的措施。本刊特邀请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的专家进行权威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主页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主页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法规、规划、计划、履约工作动态等信息,是《生物多样性公约》资料交换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主页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并应用 Front Page 98 进行系统开发.该主页可访问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数据源点.为使主页内容具有新意,需经常更新主页.  相似文献   

12.
It is estimated that between 25 000 and 75 000 plant species are used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Only 1% is known by scientists and accepted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Part of the moder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lants discovered and use by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even though the economic benefits are not equitably shared.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1992 (CBD) mandates that contracting Parties, to preserve and maintain knowledge, 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embodying traditional lifestyles relevant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promote their wider application with the approval and involvement of the holders of such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s and encourage the equitable sharing of benefits arising from the utilization of such knowledge, 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healing,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re well known and the need for protection of this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a cross-cutting issue at the moment involved in discussions from different institutions,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echanisms are not able at the moment to protect those form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believe that they are subject of biopiracy which is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or biological resources. It is neccesary to work with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to provide legal tools, and various forms of protecc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to achiev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solution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制度建立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种类较齐全,覆盖面较广,功能体制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得建立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保护区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难以用现有手段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而协议保护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协议保护在中国的初期应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中因经济开发造成的保护困境和协议保护的特点及范例分析,阐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实施协议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体制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首先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认为所谓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通过有意识地限制和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干扰破坏,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和恢复.因此,在本质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业已失衡的关系,其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其后,讨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剧烈的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特别针对保护体制中的多部门管理和协调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区设立和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多头管理的体制下,各部门职责、权利和资源分配不明确、不匹配,保护区管理中重减轻管、事企合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环境因子、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筛选和情景分析,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指示生物的风险阀值分析,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环境影响和环境投资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决策意见。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戴亚南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4):11-13,10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关系往往难以协调。本文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别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反而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基于生物多样性开展的旅游业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忧虑与不安。1972年在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典型非木浆造纸二噁英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开展二英履约减排的六大重点行业之一,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减排要求.非木浆在我国原生纸浆生产和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比例,其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元素氯漂白工艺被认为是造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的重要来源.非木纤维制浆将在我国长期存在,摸清该领域二噁英排放情况,对于我国履约和实施二噁英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竹子、麦草、芦苇和蔗渣这4种非木纤维的典型制浆企业的漂白全过程开展二噁英排放情况的检测,并结合各企业的浆水平衡数据,得到我国应用氯化碱处理次氯酸盐(CEH)三段漂白典型工艺的草浆、苇浆、竹浆及蔗渣浆生产的外排水所含二噁英的浓度(以I-TEQ计,下同)分别为:41.8、72.7、7.46和19.7 pg.L-1,尽管都在国家规定的新排放标准附近(30 pg.L-1),但随着我国对制浆造纸行业吨耗水要求的日益严格和以上新标准的实施,相关浓度很容易超标.为了实现国内、国际环境管理的要求,认为我国有必要尽快推动该行业研究并应用二噁英减排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best environmental practices,BAT/BEP).同时,结合监测数据,还初步估算了非木浆元素氯漂白相关的二噁英排放因子,可为联合国环境署补充相关因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In its Article 2,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policymakers gave themselves a long-term dynamic mandate under uncertainty. Taking the example of forestry activ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esent article discusses whether land-base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asures in the context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for human-induc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covered under the UNFCCC's ultimate objective. Both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ntervention act over long, yet finite timeframes. The article argues for taking a dynamic 100-year timeframe as reference for present-day activities. It concludes that increasing biotic carbon storage is legitimate for measures that contribute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s long as it does not serve as a pretext for neglec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Among all forestry options, the list of priorities should be avoiding deforestation and devegetatio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afforestation. The problem of saturation can be encounte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orestry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wood products and bioenergy. Concluding, the article gathers criteria for forest climate activities in the post-2012 regime. JEL Classification: Q23, Q54; Q57; Q58  相似文献   

20.
欧盟是各个成员国之间为消除贸易的环境障碍,首先在环境保护的共同标准上进行协商和签订条约,所以乃是以环境为中心,覆盖资源保护问题。现在欧盟已成为超国家的地区主权的实体。欧盟的环境保护局已经成了一个大袋子,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甚至与工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都包括了进去。它的好处就是有利统一协调。欧盟的环境保护在40多年中,走过了从各成员国自行负责到形成共同的法律和行动,从工业环境为主到全面生态环境保护,从治理污染到主动预防,从国家到区域到全球行动,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欧盟将变得更为活跃和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