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是我校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孩子们对环境美的追求,使他们自觉地爱护和保护环境。这门课程的内容都是由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尤其是河流、森林、沙漠、草原等自然景观是教...  相似文献   

2.
1.加强在校幼师学生的环境教育,塑造未来“绿色园丁”幼儿师范院校直接为幼儿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是向幼儿园输送“绿色园丁”的“绿色摇篮”,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绿色家长和绿色公民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从夯实环境理论知识,丰富环境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使其能真正成为一名未来的“绿色园丁”。(1)夯实环境理论知识: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编写具有幼儿师范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并有利于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幼儿师范学校作为中等师范…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课时多,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如何在小语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呢 ?  1.挖掘。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本身就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就应该好好挖掘,即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①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去分析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变得凶猛暴烈的原因,让他们知道黄河含…  相似文献   

4.
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重大国策。《高中地理》比较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环保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采用“实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紧扣教材内容,引用全国各地发生的较为典型的、重大的以及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环境纠纷案件,在对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保护环境的法制教育。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利用)一节时可引用如下“案例”:1994…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以来,我们学校以“环境课程一学科渗透一课外活动”相联结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实验,构建环境教育网络,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一、构建环境教育网络1.开设环境课。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利用地方课程在五六年级开设一节环境课。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制定了“环境教育实验方案”;成立了环境教育实验室,校长亲自担任主任;编制小学环境教育纲要”,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原则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请市环保局组织人员从“地球、国土、身边环境、资源、人口、粮食、污染”八个方面编写…  相似文献   

6.
陈锋 《环境教育》2002,(2):21-22
现行浙江省编初中《自然科学》综合教材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概念,专门在《自然科学》第五册中辟出“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等大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旨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生态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1 教学目标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帮助他们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和环境道德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生成自觉…  相似文献   

7.
项目学习树——美国环境教育的伟大创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目学习树的内涵项目学习树(PLT:projectlearning tree)是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学者如何教育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设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利用森林和树木作为通向自然,保护环境的窗口,帮助人们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有关知识,同时了解人们自身生存的地球;它是各个学科间的教育活动的资源,为教师们、环境教育家提供研究场所和服务计划;它通过强调“如何考虑环境”的训练,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作出明智的决定;如今项目学习树的方案遍及全世界50多个国家,如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瑞典、巴西等。项目学习树的使命与目标项目学…  相似文献   

8.
卞华 《环境教育》2000,(5):9-10
在我国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阶段,其课程设计是以学科为基础,按学科设课的。每门学科都有独立的教学大纲,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每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都是根据规定的课程和它的课时来安排的,是十分严密和饱满的。严格地执行教学计划,是每所学校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既不可能专门设课,也不可能影响各学科本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而现有小学各学科中,均有不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结合环境保护内容,进行渗透环境教育,是目前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学校在成都市的中学中率先开设了“环境教育”选修课,从课堂教学、课外考察、课外小组活动教学等多方面开展了有效的研究,且收效显著。现就课外考察活动教育模式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和体会。 一.考察型环境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 课外考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这种教育活动与其他课程一样,需要理想的教育模式来实现。针对考察型环境教育具有以考察活动为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且开放性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框架结构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其教学程序是:教学动机─教学设计─实地(考察)教学─…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召开“全国绿色学校表彰大会”以来,上海市环境教育工作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新创建了50多所绿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绿色学校总数已超过200所,其中3所全国绿色学校,36所市级绿色学校和170所区、县级绿色学校。以“绿色学校”为抓手,进一步拓展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上海在探索确立学校环境教育渠道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教育目标定位,分主渠道、辅渠道两大块,分别包含必修、选修及活动若干科目或项目来进行。并注意几个要点:一是列入主渠道的学科教学目标要与环境教育目标有响应性;二是要通过课程的多领…  相似文献   

12.
怎样上好环保课武汉市红领巾学校卞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安排的。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的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及课的安排,小学的环境教育只能是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我认为,环境渗透...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培养具有环境意识、懂得基本环境知识、能采取适宜行为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球小公民,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一个努力方向。目前,我国的学校环境教育的推行和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实施“综合主题”课程,以环境教育的若干主题为线索,将各学科或各领域教育内容综合在一起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主要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在活动课程体系中组织一些综合主题式的环境教育活动,都是很好的环境教育方式。然而我认…  相似文献   

14.
刘健 《环境教育》2002,(3):23-24
渗透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方法。所谓渗透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学校课程中的地理课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科目之一。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在地理教育中更深入地推行环境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在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就地理课程性质而言,提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基本理念中…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世界环境日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少先队组织以“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在北京市太平路小学,1500名少先队员以地球村小村民的名义宣誓:“保护环境,我们有责;节约回收,我们有责;帮助伙伴,我们有责!”由此拉开了全国少年儿童“手拉手”环保行动的序幕。“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活动是中国少年报社在去年底首倡的,旨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用一点一滴的小行动来保护环境,自觉回收废弃物中有用的东西如易拉罐、废纸、牙膏皮等,把回收款集中起来,用于创建全…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激发学生关注环境,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小树立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加到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我校近三年来从发挥学校优势入手,把开展环境教育作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周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学校特色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觉悟入手,通过把环保教育与贯彻小学生守则、深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新三字经》、《社会公德四字歌》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和道德观念。通过课堂学科教学的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懂得一定的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造福人类的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背景"该给地球退烧了"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在"校园科普活动"课程下进行的一个专题教育课程。校园科普活动课程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Beijing Youth Science & Technology Club)组织试点中学来进行,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承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保护环境,珍惜地球家园的意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作为试点学校,把"校园科普活动"作为必修课在初二年级开设,每班一学期,每周连堂  相似文献   

19.
童勇 《环境教育》2001,(3):28-28
活动内容   1.设计思路   地处江南水乡的洛阳镇,“水”、“河”情系千万家,水污染是本地区最突出、最迫切的环境问题。我们以“在环境中的教育”为基本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发现具体的环境问题。设计此活动方案,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了解本地区河流大面积污染的现状,在具体的环境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的环境道德素养,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并向社会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水乡的“水”环境有一定的改善。   2.活动准备   (1)从校图书馆、镇图书馆及镇政府等单位借阅一些有关历…  相似文献   

20.
黄佳庆 《环境教育》2023,(10):75-77
<正>本文旨在利用智能技术赋能小学科学课程,以环境知识为基础、以环保实践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指向,助力环境内容的渗透,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必须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环境意识的关键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新时代环境教育应以小学科学课程为载体,以智能技术赋能为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