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环境保护规定是提高自由贸易中的正环境效应,同时避免或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保障,已经逐渐成为新型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的重要内容。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新型自由贸易谈判,试图在协定中丰富环境条款,例如环保原则、国际环境公约、环境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环境产业和服务、环境合作和能力建设等。我国也开始在自贸谈判中纳入环保要求,基于最新的政策要求,我国应积极赶上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推动贸易与环保政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环境保护规定是提高自由贸易中的正环境效应,同时避免或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保障,已经逐渐成为新型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的重要内容。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新型自由贸易谈判,试图在协定中丰富环境条款,例如环保原则、国际环境公约、环境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环境产业和服务、环境合作和能力建设等。我国也开始在自贸谈判中纳入环保要求,基于最新的政策要求,我国应积极赶上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推动贸易与环保政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余敏友  刘雪红 《绿叶》2011,(11):68-73
尽管WTO中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不系统、不明确、不具体,但各成员在采取与环保有关的贸易措施时,只有遵循WTO的相关协议和原则,才能解决环境贸易争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成为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贸易纠纷。面对国际绿色贸易中的诸种争议,中国应当扬长避短,通过建立绿色标准体系,构建绿色贸易法律体系,参与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制定等途径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的多边环境协议涉及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RTAs的环境条款类型、制度基础与制度选择问题,RTAs环境影响评价问题,RTAs的环境合作问题,RTAs环境标准、环境法实施与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以及RTAs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问题等。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结合一直具有争议性,区域贸易协定在文本上达成的环境标准与贸易的结合要得到真正的实施,后续的努力至关重要,这些努力包括环境对话与合作、环境保护资金来源、公众参与等。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9,(1):5-5
在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各项职责,主要污染物减排、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着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下气力解决一批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保体制机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农村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可为协调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着眼制度建设,健全环保长效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本文阐述了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五大内容:构建政绩考核机制是前提,构建环境管理机制是根本,构建资金筹措机制是关键,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是重点,构建公众参与机制是动力。  相似文献   

7.
新《环境保护法》下石油石化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按日处罚上不封顶""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设备"等处罚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石油石化企业将形成更加严厉的倒逼机制,文章探讨新《环境保护法》对石油石化企业环保工作的影响: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观念转变,强化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突显领导责任、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通过将"环保优先"落到实处,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强化配备并运行必要的环保处理设施,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强化环境管理等,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绿叶》2016,(8)
环保督察成为当下的热点,核心是要解决"中央政策落地"问题。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首次提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议题,规定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对省区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督察工作,而且要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本文从环保督察的意义、实践途径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讨论,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或某一政策,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倡议与行动,均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国环境风险,这将倒逼国内与国际社会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构建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政府不仅要发挥生态环保的示范作用,还要建立横向若干部门和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跨国合作制度,鼓励企业、NGO组织与民间力量、智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0.
冯永锋 《绿叶》2014,(4):15-20
正如果每个人关注环境保护的过程总是顺畅而通达的,那么公众的环境意识就到了一个普遍易得的时代。民间社会的责任在于发现政府所不能为之处,然后发动社会来共同解决。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需的启蒙、引导、协助、路径开发等,应更多地向民间社会寻求力量。为此,我们应从过去的环保"政府依赖"走向"民间依赖",利用当今的新媒体通路,实现快速响应,建立真正的公众参与环保互助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水资源实施的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不明确,在监督管理中没有完全独立的权限,基本上属于一种协调机构,因此完善我国的跨区域水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尽早完善水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立法、明确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成立跨区域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构、明确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水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执法地位等方面作出了探讨,以利于更好地保护跨区域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民事司法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司法手段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事司法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兴盛为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专业性、便捷性、可接近性决定了行政处理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独特作用和适用空间。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经验和灵活多样的纠纷解决途径的基础上,从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专门立法、纠纷解决机构设置、纠纷解决方式、行政处理的纠纷范围、行政处理救济的程序保障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环境邻避形势严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当前纠纷解决机制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为了有效化解冲突,环境邻避纠纷解决机制先后经历了萌发期、探索期,并逐步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现阶段环境邻避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存在制度局限,诉讼解决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诉讼积极性不高、立案难、举证难、审理难等问题。为此,结合环境邻避纠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环境邻避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建议:一是预防为主,建立贯穿项目建设始终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体系,增强公众意见反馈的强制性;二是分类化解,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需求的纠纷解决程序,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希望通过建立"预防为主,分类化解"的精细化纠纷解决机制来推动环境邻避冲突的有序解决。  相似文献   

14.
Multiple negotiating rounds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 and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since 1947 have conferred economic benefits through liberalized international trade.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also points to linkages between liberalized trade and damage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 ecology, and natural resource base. Ironically, the increased economic well-being conferred by trade liberalization ultimatel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the interim environmental damage due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that is controversial and needing amelioration. The proposition here is to promote further trade liberalization, but only as long as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are satisfactorily addressed. Trade liberalization should not be permitted at the expense of adequ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Future WTO rounds need to address both development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issues in a net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setting.  相似文献   

15.
The courts have provided the traditional battleground for conflicts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terest groups and those whose actions in some way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judicial process is a time-consuming one in which all sides usually must concede to some points. Environmental disputes involve complex scientific issues which the court system is not set up to comprehend, so that the process gives the parties to a dispute the sense of having lost control of their own destini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rties to environmental disputes are turning to negotiation, or mediation, as an alternative in which they can be active parties in the settlement-making process rather than the victims of a court-imposed solution When do the parties to a dispute choose a negotiated settlement over a court battle? To what extent does each party make the concessions necessary to reach an agreement? These questions can be answered by the game theory that provides 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will apply game theory to two environmental conflict cas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pertinent to the analysis of all environmental disputes will be raised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系列水事纠纷解决方式所组成的整体,该机制是民事主体或行政区域水资源权利受到侵害,以及遭受水污染侵权损害的重要救济途径。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对水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已作出规定,但是这些法律规定较为分散、不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运用该机制解决水事纠纷的效果较差。为了保障水事纠纷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完善我国的水事纠纷解决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WTO环境服务贸易谈判和中国的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服务的定义和范围是环境服务贸易谈判的关键。环境服务贸易谈判中必须区分并协调好全球环境服务需求与中国环境服务需求的关系。从中国和全球的共同利益出发,谈判中需要尽快重新定义环境服务;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服务清单;建议WTO应该明确将环境改善,至少是全球环境改善,作为WTO环境服务谈判的目标,而非仅仅靠成员自己的贸易利益驱动谈判。  相似文献   

18.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区具体环保工作的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作为争议焦点事件的临沂治霾工作,引发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二者关系问题的讨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政策,需要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管理机制。更好发挥以环境财税体制和排污权交易为代表的经济杠杆作用,实现污染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举,推进环境微观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协调统一,同时做好严格执法与完善立法的最优响应工作。  相似文献   

19.
贸易与环境体戚相关,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将面临来自环保的各种问题。本文在阐述了国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同时,也分析了大量对外贸易对国内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