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硫酸铁、硅酸钠、硼砂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采取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Si/Fe摩尔比、Si/B摩尔比、聚丙烯酰胺浓度三种因子对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最优制备条件为:Si/Fe为1.5/1、PAM浓度为250mg/L、Si/B为3.5/1;采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时,最佳投加量(以SiO_2计)为90mg/L,最佳pH值为8.5~9.0,絮凝效果明显好于聚合硅酸硫酸铁。  相似文献   

2.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AlCl3·6H2O ,FeCl3·6H2O ,Na2CO3,盐酸和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n(Al)∶n(Fe)∶n(Si)摩尔比的系列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 (PAFSC) ,采用Fe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 ,考察了熟化时间、制备工艺及n(Al)∶n(Fe)∶n(Si)对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 ,铁和聚硅酸摩尔数的增加 ,PAFSC中铁的形态由低聚物向高聚物转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处理硝基酚类印染废水,改性絮凝剂n(双氰胺+尿素):n(氯化铵):n(氯酸盐):n(甲醛)=1.0:1.2:0.06:1.5。染料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随着改性絮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投加1000mg/L絮凝剂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85%、84%,该改性双氰胺絮凝剂具有很好的脱色和COD去除效率,其经济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镁铁复合絮凝剂的表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eSO4、MgO和H2SO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镁铁复合絮凝剂(PFMS),考察了PFMS的结构和Fe(Ⅲ)分布形态,为了考察自制PFMS、自制聚合硫酸铁(PFS)与工业PFS产品的絮凝性能差别,选择高岭土模拟浊度废水、直接耐晒黑G模拟染料废水和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分别进行了去除浊度、色度和COD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Mg2+未参与聚合过程,但引入Mg2+提高了PFMS的稳定性.PFMS对浊度去除效果略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余浊<5NTU;在碱性条件下,PFMS的脱色率、COD去除率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两个治理印染废水的综合物化流程:(1)SE—J型絮凝剂絮凝→气浮→次氯酸钙氧化→炉渣吸附;(2)SE—型絮凝剂絮凝→气浮→活性炭吸附,并对每个处理过程进行了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流程(1)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87%,色度去除率达88—92%,废水经流程(2)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9—92%,色度去除率达97—98%。经两个流程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分别接近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高分子淀粉、铝盐、铁盐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ST。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评价PST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PST的最优制备条件为Al3+/淀粉(质量比)=1:1、Fe3+/淀粉(质量比)=0.1:1,pH=1,60℃恒温磁力搅拌器反应4 h。在以上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高达87.86%,脱色率为95.40%。  相似文献   

7.
Fenton试剂处理活性艳红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Fenton试剂对活性艳红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硫酸亚铁摩尔比以及pH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及COD去除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色度及COD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反应温度为50℃。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在双氧水(30%)的用量与硫酸亚铁用量之比为1:3.1时,去除效果最好;最佳pH值为4.5。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此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铝盐和铁盐与聚硅酸形成复合絮凝剂可以优势互补的特点,制备了不同n(Al):n(Fe)摩尔比的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PAFS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当n(Al):n(Fe)=1:3时,PAFSS对腐植酸的絮凝去除率可达92.9%,且形成的絮体粒度最大,其中位粒径为110滋m。PAFSS的红外光谱图中有M(Fe和Al)—O—Si振动峰出现,表明金属盐和聚硅酸成键聚合。通过对腐植酸溶液和絮凝出水的Zeta电位测定,及对PAFSS絮凝腐植酸的絮凝过程中的粒度变化的在线分析,结果表明PAFSS具有较强的电中和性能,且絮体具有较强的抗破碎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非均相电Fenton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沉淀法制备活性炭负载Fe/Ni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了SEM、EDX、BET表征,确定了最佳Fe/Ni比为4∶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4 h。将填充有该负载Fe/Ni催化剂的活性炭的阳极篮作阳极,不锈钢片作阴极,以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印染废水进行电Fenton法催化氧化处理,得到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制备的TiO2进行结构表征。详细考察了照射时间、废水初始浓度、TiO2用量、pH、光源种类、H2O2、H2O2/Fe2+对实际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3h时,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为95.9%,脱色率达100%;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与印染废水的初始浓度成反比关系;TiO2光催化剂最佳用量为80mg/L;印染废水最佳降解的pH为6.0。当添加辅助氧化剂H2O2用量为600mg/L时,能进一步提高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特别是H2O2和Fe2+共同作用下,COD去除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1.
染整废水难生化降解、水质多变 ,CODcr、BOD5、色度和 SS分别为 70 0~ 10 0 0 m g/L、2 0 0~ 30 0 mg/L、30 0~ 80 0倍和 10 0~ 2 0 0 m g/L。采用原有的混凝物化处理工艺 ,出水 CODcr和色度分别为 380 mg/L 和 110倍 ,远不能达到 GB42 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应用混凝—弹性立体填料生物膜 SBR法组合新工艺 ,具有投资少、流程短、控制方便、运行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量少等特点 ,出水 CODcr、色度和 SS分别为 115 mg/L、6 7倍和 2 5 m g/L ,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赵靓  吴绍祖  付东康 《环境工程》2012,(Z2):545-550,562
印染废水污染严重,通常经生化处理后出水依然难以达标,还需进行深度处理。采用4种絮凝剂(无机多元聚硅酸盐、双氰胺-甲醛缩合剂、硫酸铝及这三种絮凝剂的复合剂)对某印染厂废水的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并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子荧光光谱仪(EEM)对出水前后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并利用MTS法对四种絮凝剂去除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絮凝剂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Ⅰ级排放标准,且复合剂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37.5%、TOC去除率71.6%、色度由40降至25)。EEM结果表明,复合剂不仅对蛋白质和腐殖酸类物质的去除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絮凝剂,而且能够去除的难降解类有机物种类也属最多(包括去除三甘醇,磷酸三丁酯等5种主要污染物)。其产生良好效果的原因在于无机絮凝剂电中和能力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吸附架桥性能的协同作用。此外,细胞毒活性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硫酸铝使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细胞毒活性增加10.5%,其他三种絮凝剂则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细胞毒活性减小。  相似文献   

13.
混凝法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有机氯农药废水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无机混凝剂PAC及其与有机高分子混凝剂PAM (J 3450 ,J 1 1 50 )复合使用的混凝处理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混凝反应各种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 ,水质 1、2的COD去除率分别为 38%、40 .6 % ;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98% ,2 0 %。混凝处理后 2种水质的B/C值也得到了提高。在各影响因子与COD去除率的关系曲线基础上 ,分析了废水中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污泥 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取得了满意效果。在低温季节半年多的工程运行中 ,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 5 67± 40 0mg L ,平均色度为 416± 3 7 1倍时 ,出水平均CODCr浓度 79 7± 6 0mg L ,去除率为 84 1± 1 7% ;平均色度 5 2 8± 4 0倍 ,去除率为 85 2± 1 3 % (置信度为 95 % )。处理成本低 ,仅为 0 79元 m3,污泥产量小 ,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生化处理的印染废水,仍然具有一定的色度.本研究使用混凝剂和Fenton试剂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沉淀法和Fenton试剂法中加药比、投药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Fenton试剂法效果明显优于混凝沉淀法,色度去除率达到92%.Fenton试剂法的最优参数如下:加药摩尔比(双氧水:硫酸亚铁)为1:3.1,投药量为500 mL膜出水投加10 mL浓度为10 g/L的FeSO4+0.126 mL浓度为30%的H2O2,pH值为4.45,反应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17.
王博  付宁  马放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8):83-85,101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三种絮凝剂进行了比较,提出研究和开发絮凝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絮凝剂就成为必然,并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和纯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分析和合成途径的探索;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对畜产废水有机物的去除、对废水中COD、BOD的去除、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应用、对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9-110,113
印染废水因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采用微电解-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工程实验,微电解预处理使废水中的COD大幅去除,并显著提高其可生化性;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