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溢油处理剂     
一、油轮事故溢油及处理技术海上石油运输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油轮事故溢油,如同油罐、输油管破裂以及海上油井事故一样,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石油倾泻在大海中,流出油量集中,危害最大。据估计,每年因航运作业及船舶失事而泻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150万吨,其中油轮事故溢油就有50多万吨。1978年3月,“阿莫戈、卡迪兹”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区触礁失  相似文献   

2.
(一)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每年约有500~600万吨油流入海洋,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海洋船舶运输,而船舶事故性污染占据了相当的比重。1967年3月18日,利比里亚油轮“托利·凯永”(Torrey Canyon)号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所载9.3万吨科威特原油流入海里,严重污染了英吉利航道、法国北部海岸以及比斯开湾,引起世界航运界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巨大震惊。防治船舶大面积溢油的问题开始提到了各国政府的面前。七十年代是世界油轮船队大发展的年代,油轮溢油事故也更加频繁。1976年  相似文献   

3.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重要的是从防污工作实践中了解和掌握船舶造成污染的各种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一、油轮装油溢油 发生的事故一般较大,溢油量少则几百公斤,多则几吨,或几十吨。事故多发生在装油开始、换舱和扫线三个关键时刻。作业开始发生溢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供、受油双方联系不周,协调不一致,受油方尚未开阀,供油方都已先开泵,造成爆管溢油;二是输油管老化,承受不住正常压力而  相似文献   

4.
1988年度长江港务监督共调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82起,其中外轮9起,国轮69起,拆船4起,罚款金额共计人民币79355元。据统计85年23起,86年52起,87年67起。88年与往年相比,污染事故明显上升。其中,地方小型船舶和油轮污染事故较突出,为此,长江航政局要求长江全线各港监做好89年度船舶防污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5.
船舶是海洋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船舶的正常作业、疏浚、海上倾废、海难事件等都可将大量污染物排入海洋。在船舶造成的各种污染中,油污是最主要的。目前,每年因为油轮事故、船舶排放含油压舱水、油田开发及沿海工业等排放入海的石油约有600多万吨。其中因船舶排放不当造成石汕入海的约占22%,因船舶意外事故造成石油入海的占30%。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日益重视海上船舶油污问题并认真求索,从技术、管理和法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船舶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若干船舶油污的国际公约已经问世,它们或是防止海上船舶油污的国际规定,或是关于处理油污损害事故和赔偿方面的国际规定。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海洋油污染来自各种渠道。其直接与间接流入海洋造成污染的油量约占世界产油量的3%,其中油轮造成的污染占总污染油量的25%以上。油轮油污染除营运中洗舱水、压载水、舱底水所造成外,由于突发性爆炸事故而产生的跑油是主要。  相似文献   

7.
据IMO有关资料介绍,由于海运损失,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总量的最低估计为147万吨。其中,来自油轮货油舱压载水约70万吨;油轮事故及近海石油开采活动溢油约47万吨;来自机舱污水和残油约30万吨。可见,防止船舶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防止机舱污水和残油直接入海。人类为此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于1983年生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的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便是重大成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船舶防污设备和执行环保有关条例越来越严格,国际海协(IMCO)制定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我国制定的“防止港口和沿海水域污染暂行办法”,规定400总吨以上非油轮和150吨以上油轮必须装备油水分离器。努力防止船舶油污染水域环境,是环保部门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介绍长航船舶造成油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水(洗舱水,压舱水,舱底水)及其治理情况,并侧重对舱底水的处理方法,使用油水分离器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使用性能,提出个人看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海洋石油运输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巨型油轮的增长,增加了海上的石油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次的油轮(以艘计)发生搁浅、碰撞和触礁等海损事故。每年因船舶失事而流入海洋的石油平均约5万吨。因装卸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及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漏油约占总装卸量的万分之一。此外,每年混在压舱水中排入海洋的油达70万吨。通过船底污水排  相似文献   

10.
停靠在港口的船舶和油轮以及码头原油储运地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往往会对港口内及外海海域造成严重污染。对于港口内溢油要做到"及早围控,安全第一,清除彻底",这就需要一个适宜且清晰的处置预案。通过分析港口溢油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港口溢油的具体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沿海的“埃索.瓦尔迪兹”油轮触礁事故造成严重海域污染。这是美国最严重的一次海损污染事故,也是世界上污染损害最大的事故之一。虽然事故的直接原因尚未见到官方的正式结论,从事故发生后的舆论报导来看,船长处理不当造成触礁,而溢油后码头当局甚至当地海岸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事故统计指导小组根据劳氏船级社提供的原始资料报道:1983年油轮重大事故率自1968年以来再次达到较低水平。 所谓“严重事故”,系指:1.火灾、爆炸、碰撞、搁浅、触损、恶劣气候或冰况造成的船损;2.使船舶失去适航性的船体破裂或可疑的船体缺陷;3.死亡;4.污染(数量不限);5.需要援助的故障或船舶全损。  相似文献   

13.
船舶污染是指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运,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害影响,在法律意义上可分为排放性船舶污染和事故性船舶污染。船舶污染的危害性不仅涉及物质财富,而且给海洋生物、海滨环境、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污染大气加重温室效应等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一) 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油轮的数量急剧增加。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1979年国际海上石油运输量达17.5亿吨。近年来,由于频繁发生的油轮搁浅、触礁、相撞、沉没等海难事故,尤其是船舶营运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故意排放或无意泄漏含油污水,对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并消除船舶排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海损事故造成的污染,1973年10月8日至11月2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会议,在《1954年国际海上油污公约》及其多项修正案的基础上制定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油轮货油舱在装油时溢出货油而造成污染港口水域事故的发生,减轻船员监舱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保护,交通部广州海运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79年底开始研制浮子式油轮满舱报警器,并于1981年底在供油船上生产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与处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与处罚原则沈德富(江苏省南通市环保局南通)引言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和停泊或修理时违章排污造成(江、河、湖、海)水体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程序和处罚原则是船舶防污监督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类属于环境污染事故的一种,具有政策性强、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九七三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一九七八年议定书的要求,油轮及同类船舶上的含油废水,只有经过专用舱处理并且船上具备自动排放监控系统时,才可排放入海。同时,石油排放率不得超过60升/海里。排入海洋中的石油总量,对于一九七六年六月一日以前建造的油轮而言,不得超过这项残油所属的该种货油总量1/15,000,对于晚于该时间建造的油轮而言,不得超过这项残油所属该种货油总量的1/30,00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交通部船舶防污管理经验交流会于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在大连港召开,全国开放港口的29个港务监督4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交通部郑光迪付部长在开幕会上作了重要讲活。大连港务监督报告了他们十年来在防止船舶污染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成绩和经验,会议就防止船舶污染的现场监督、对油港油轮的防污管理,港口污染源的调查和监督,对拆船工作的防污管理,对船舶污染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档案管理,以及防污监督管理中使用科学设备手段等经验进行交流。并参观了海面浮油回收船“港监清2”的布设围油栏和回收作业等的表演。  相似文献   

20.
陈军 《环境》1994,(9):27-27
海洋污染以石油为最,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1000~1500万吨,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海上油田泄漏、油轮事故、船舶航行和大气降水。油田泄漏、油轮事故则是突发性的灾难,一次泄油几千乃至几十万吨,油膜覆盖海面,污染海滩,制造了大片“海洋沙漠”。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水中缺氧,水族与海鸟沾油可以毙命,鱼在油膜底下则死亡或停止繁殖;油膜能吸收80%的阳光辐射。致表层水温比常日升高3摄氏度左右,阻碍了海水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少海面蒸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