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价值的事后修补,该制度及其司法解释明确了要在贯彻最严密的法治观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民法典》中规定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要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必须对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功能定位,对适用要件的模糊性进行明晰,并提出完善的惩罚性赔偿数额确定以及合理的归属管理。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在阐述损害的构成与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确立环境损害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对环境侵权损害后果作出较为准确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直接关系到水污染侵权的违法成本。检讨我国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存在民事责任主体的不足。基于国情,我国应当完善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主体制度,将法人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主体由法人扩大到股东、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人、其他工作人员等,从而在法律上、经济上有效地斩断推动法人进行水污染性生产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建立,是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事物的发展与现有法律规范之间定会产生如何衔接的问题。通过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侵权责任承担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分担不均衡、构成要件不明确的现状,认为原因在于共同侵权认定无标准、违法性要件缺失等,影响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设立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当在完善并明确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明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共同侵权如何界定,确立违法性为侵权责任认定的构成要件,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概述美国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经历了从普通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最初,生态损害仅作为环境侵权损害的一种,由美国普通法赋予公共机构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起诉权,从而实现赔偿请求。由于普通法提供的对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侵权问题及立法现状,通过分析和探究环境侵权的特征,界定环境侵权责任的基本构成以及与环境侵权责任相关的其他重要因素,力图为我国当前的环境侵权立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中,建立在传统社会下的一般侵权损害赔偿原理已经不能妥善应对更为复杂的环境侵权赔偿问题。这是因为环境侵权较传统侵权有三个方面的特殊性。环境侵权中需要适用无过错原则、因果关系推定结果给加害方以及不将违法性作为侵权的必要条件。鉴于此,传统侵权损害赔偿私人化的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环境侵权之中,笔者认为应当将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进行社会化改良。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的构建,需要建立与完善环境责任保险与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两项制度。环境责任保险与环境损害赔偿基金虽然在目的和功能上有些相似,但两者在责任人的归属、法律的范畴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作为环境侵权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偶合环境侵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与共同侵权、共同危险行为存在区别。论文在论证偶合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提出偶合环境侵权人之责任承担应当区分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在此基础上由行为人自负其责或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人内部则根据致害程度来进行分担。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19户村民诉高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审理经过,探讨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运用,指出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对于环境生态利益等公益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将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讨论了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与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应实行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的救济制度,实行利益衡量原则与公害赔偿社会化。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3-105
生态旅游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带来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显露出不容忽视的生态、社会问题。讨论了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利弊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汪斌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1):66-67,70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对无过失责任的规定彼此冲突,没有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缺乏排除侵害的中间调整形式,引起司法实践的混乱,不利于有效保障受害人权益。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立法作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洱海流域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控制人口、建设生态工程、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和推广生态农业等方面实施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程星  於芳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39-143
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与生态变化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土壤含水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含水率的高低可以间接影响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的保护有很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岩溶地区生态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壤含水率的实测着手,探索了土壤含水率与植被类型、土壤厚度等方面的关系, 揭示了喀斯特土壤含水率的发育特征与时段变化规律,从而对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正确分配举证责任,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本文将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重点论述原告和被告各自应对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以及原告的举证责任和被告的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若干问题及实施效果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太湖沼泽化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太湖是上海、苏州及浙东等地区主要水源、水产品供给地,但沼泽化严重,且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在分析其危害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着重从生态规划,局部清淤1水生植被的改造和管理、渔业的持续发展和统一开发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可为类似泊沼泽化的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若干问题及实施效果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尾矿坝地质生态环境风险防护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